張曙光:共生關鍵技術創新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瓶頸
中國財富網訊(單秀巧)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張曙光及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張弛聯名發布了《2017年第4季度和全年宏觀經濟分析》文章。文章指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6.9%,是2011年以來第一次回升,總體規模突破80萬億元,超出人們的普遍預期。而接下來要保證經濟繼續回升,需要在增加創新活力等方面繼續用力。
中國正迎來數字經濟發展歷史性機遇
文章指出,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如火如荼,成為全球主要大國競逐的高地和重塑全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據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提供的數據,現在全球GDP的22%與涵蓋技能和資本的數字經濟緊密相關。另據麥肯錫2017年12月4日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報告》,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佔全球數字經濟40%,中國個人消費交易額7900億美元,是美國的11倍。中國正在迎來數字經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數字經濟的各種業態、各種產品、各種服務模式的蓬勃發展,是由於中國13.9億人口形成的巨大市場規模為業態生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別是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59500元,摺合9100美元,按照國際標準,正處在消費升級的重要階段,需要各種更便捷、更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從供給方面看,我國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激發,數字經濟的發展和創新成為突破這些瓶頸,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方面。
共生關鍵技術創新不足成數字經濟發展瓶頸
數字技術在生產經濟活動中的導入和擴展,形成數字經濟生態,包括共生關鍵技術創新和大數據應用。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大數據應用發展很快,但是共生關鍵技術創新很少。張曙光對中國財富網表示,這是制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
近幾年「共享經濟」發展迅猛,然而,共享經濟是把閑置的資源利用起來,而不是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美國共享汽車之父Zipcar公司創始人羅賓·蔡斯把「產能過剩」看作共享經濟的基礎,認為「產能過剩、共享平台和人人參與」是共享經濟的三大要素。張曙光認為,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創新型國家,既需要依賴市場的自由運作和個人的創造才能,也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一套適合於數字經濟發展的公共治理體系。張曙光稱有人提出了「數字經濟的中國模式」是一種政府和市場「二合一的混合模式」,在數字經濟的創新和發展方面,市場主導,在數字經濟的安全和治理方面政府主導。但也擔心未來可能出現三大隱憂:一是政府過度作為,打破政府和市場之間的有效平衡;二是市場壟斷可能改變長期開放競爭的格局;三是全球化不足。張曙光認為這些都值得重視!
張曙光提出,數字經濟迅猛高歌,業界十分熱鬧,數字經濟實踐早已走在了理論的前頭,人們對數字經濟理論研究卻關注不夠,主要是一些互聯網專家參與討論,而經濟理論家們往往置身事外。比如,數字經濟生產力的問題,其特徵如何,結構怎樣、動態變遷的規律是什麼樣的。再如,研究數字經濟的方法和方法問題,如何運用異質性方法去代替同質性方法,如何從擁有權中心論向使用權中心論轉變。再如數字經濟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價值理論和價格理論、市場理論和交易理論、產權理論和合約理論、組織理論和協調理論、生產理論和共享理論、租金理論和金融理論、勞動就業和福利理論,以及國際分工和合作理論等,都有新問題需要研究。以及數字經濟理論體系如何逐步建立,數字經濟的概念範疇如何創新等,都是經濟理論家們面臨的重要任務。
※意媒:孔蒂今夏離開切爾西 恩里克有望接任
※大雪防凍小心凍瘡 醫生提醒:醉倒路邊可能凍傷致命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