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有機會提前結束五胡亂華,卻因為一個致命原因失敗
我們上一篇文章講了劉裕北伐的故事,這位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代的偉大人物,用兵如神,兩次北伐滅掉三個胡人政權,統一除了河北、西北以外的中原關中地區,堪稱一代戰神。
但是,劉裕最終未能完成統一大業,關於這一點歷來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為什麼強盛一時所向無敵的劉裕最終未能統一中國呢?
劉裕最有機會統一中國是在滅掉後秦的時候,當時劉裕主力雲集關中潼關洛陽一線,僅剩的對手是北魏和胡夏兩個胡人政權。
其中胡夏赫連勃勃實力較弱,而北魏實力比較強,但劉裕剛以數千步車兵組成「卻月陣」大破北魏三萬鐵騎,使得北魏人心惶惶,拓跋鮮卑將領都畏懼劉裕。
河北漢族百姓對於東晉政權還是比較認可的,劉裕北伐到中原關中都受到了北方漢人的大力擁戴,這種景象在河北想必也相去不遠。
可以說,當時劉裕如果全力北伐,繼續深入河北,統一中國還是很有希望的。
那麼,雄才大略的劉裕為何會半途而廢呢?
歷史上對於劉裕終止北伐歷來都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劉裕北伐只是為了積累軍功以便篡奪東晉政權,所以他的北伐「點到為止」,第二種觀點認為劉裕之所以回師是因為實力不濟,無力再打,第三個觀點認為主要是劉裕的年齡太大。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這三點,會發現這些都不是最主要原因。
首先,劉裕曾經有過戰略規劃,他是要先滅南燕和後秦,取得中原和關中,然後聯合南涼滅掉赫連勃勃,聯合鮮卑漢人建立的北燕前後夾擊滅掉北魏,最終實現統一。可見,劉裕北伐不是單純的投機,而是確實想要實現統一。
其次,東晉經過長年積累,經濟和軍事實力很強,相反北方胡人政權四分五裂內部混亂,從硬實力上,劉裕絕對有實力北伐。
第三,劉裕佔領關中是在公元417年,這一年劉裕54歲,5年後他去世了,從年齡上看劉裕確實有理由退兵,但是我們分析問題不能「開天眼」,劉裕不可能知道自己要活多久,所以他當時退兵不是因為年齡原因。
劉裕之所以退兵,主要原因是人才的流失!
那一年劉裕的心腹重臣劉穆之去世,劉穆之長期鎮守建康,是劉裕在留在東晉的主心骨,此人的死迫使劉裕必須回江南,他怕發生政變。
劉裕集團的核心人物紛紛凋零,何無忌、劉道規、劉敬宣、劉穆之的先後去世,導致劉裕集團後繼無人。
如果再算上劉裕東歸後,關中留守部隊的內訌,又導致王鎮惡、朱超石、朱齡石等宿將的被殺。
至此,劉裕集團核心精英死亡殆盡,高級幹部損失慘重,這也直接導致劉裕晚年想要再度北伐卻有心無力,一句話:無人可用了!
劉裕的境遇就如同陸遊所說:「蕭相守關成漢業,穆之一死宋班師。赫連拓跋非難取,天意從來未易知。」
※戰國神將力挽狂瀾,獨守孤城創造戰爭奇蹟
※此一戰差點使得秦國無法統一,名將白起被逼死,三十萬秦軍陣亡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