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的遊戲:無論是價值投資派,還是技術分析派,終究都要面對一個搞瘋無數數學家的問題——概率
做交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模型,是紀律,是心態,還是命運?是概率,是利潤,是價值發現,還是技術分析?或許它只是一次冒險的選擇遊戲~
埃爾萬是曼哈頓一家大銀行的交易員,他玩股票並從中獲利不少。但他從不滿足,總想摸索出一條無往而不勝的取財之道。正當他偶然在一本科學雜誌上讀到一篇氣候學文章時,他突然直覺股市漲落也許同氣候變化不無關係。自稱掌握了能使他成為金融市場主宰者的神奇公式,他勸說文章的作者賽比爾,為他的發現建模,並創立一個對沖基金。儘管遲疑不決,後者還是信服了埃爾萬。最終埃爾萬將自己捲入一場將失去所有賭注的遊戲……
影片開端,主人公埃爾萬便以「極限飛行」的方式出現,四次飛行,不同的心境,一步步將劇情推向高潮。
作為曼哈頓一家投行做交易員,他年輕氣盛,熱愛極限運動,像華爾街所有的交易員一樣,他從不滿足於現狀。豪車,美女,更多的錢,永遠是他追求的目標。(貪婪的人性預示著一個賭徒的悲慘結局……)
埃爾萬從科學雜誌上讀到一篇氣候學的文章,突發奇想,覺得股市的漲跌起落應該可以用氣候變化的模型來做衡量。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飛到加拿大,找到了在加國排名第一的麥吉爾大學任教的女作者Sibylle Mahler,也是他的前女友。
破鏡重圓,雙劍合璧,他們研究出了一套應用在市場里的模型。埃爾萬立刻說服他的上司大幹一票,結果,市場並沒有像模型預測的那樣立刻下跌,當天埃爾萬就虧了2000萬。等到倫敦開盤的時候,FT指數還在繼續上漲。紐約的早上,埃爾萬和他的搭檔被粗暴地掃地出門。搭檔受不了壓力,在漂亮的家門外飲彈自盡。
然而,在美女同事Sarah的推薦下,埃爾萬很快實現了自主創業,他的自信和野心說服了富豪,新成立的基金叫飛翔基金。Sarah也很快背叛了原來無情的公司。在新基金的募集會上,面對曾經虧損的質疑,埃爾萬說,那是因為他的主導權不夠,如果當時再多給一天時間,他就會賺很多錢。
模型果然是有效的,飛翔基金一飛衝天,搞出了年收益40%的好成績。埃爾萬不僅讓前同事刮目相看,報了一箭之仇,還成為炙手可熱的交易明星。雖然這個時候氣候模型已經不能跟市場匹配,但埃爾萬仍舊我行我素,還向銀行募集到了更多的資金,並爭取到了更高的風險敞口。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為掌握未來世界的人。
市場繼續風雲變幻,隨著模型的失效,埃爾萬和女朋友Sibylle的矛盾也逐漸激化。終於,Sibylle跟Sarah吐露了實情,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模型,那只是偶然的契合而已。只認錢的Sarah很快出賣了飛翔基金。隨著老對手的拋售,市場急轉直下,從一堆裸體女人的身邊宿醉醒來,他虧損了20億,隨之而來的是Margin call,投資人的暴怒,SEC的上門調查。
不肯認輸的埃爾萬自然不甘心接受懲罰,從大廈的頂樓破窗而下,當然他帶了擅長的降落傘。可惜的是,紐約高樓林立,降落傘根本施展不開,他,摔死在了街頭……(影片結束)
電影中有許多細節是不嚴謹的。比如,作為一個有著出色業績,野心勃勃的專業交易員,竟然要求上司遲一天平倉!這是多麼不專業的舉動!要知道,犯錯又不及時進行止損,無異於「慢性自殺」。
再有,縱然交易員的人生是琢磨不透的,他們每天每天面對屏幕,分析各種似是而非的消息,用一個個漲和跌的信號來更改賬戶上的數字,但「賬戶數字」的大小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成敗,更不是全部的人生,真正的交易員世界中,並非影片所詮釋地那般波瀾壯闊,更不會血雨腥風,相反,真正算得上成功的交易人士,更懂得珍惜生命,更能夠淡然的面對生活中的得失。
據說有兩種人適合做投資。一種是聰明而且有野心的,足夠的貪婪才能夠獲得財富;另一種是愚鈍但能堅持紀律的。兩種不同的人格特徵需要建立不同的投資模型。
從市場要素上來衡量,聰明的人更適合做價值發現派,從獲得信息分析信息中佔得先機,享受市場的利潤。而愚鈍的人則適合做技術分析派,用數字量化交易指標,不見兔子不撒鷹,只要能在正確率和利潤率之間找到正數的差額,就可以永遠盈利。
但是,無論價值發現派還是技術分析派,在市場中搏殺,終究都要面對一個搞瘋無數數學家的問題——概率。就像同時向空中拋出100枚硬幣,總有一個會是正面朝上的幸運兒,而你卻很難算準它會是100個中的哪一個。
表面上看,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技術分析,都無法永遠正確。漲還是跌,沒有人能夠每次都猜到硬幣的正反。
隨著社會的進步,投資已經不再是小眾精英的專項。越來越多地人加入到金融市場的遊戲中,幻想能夠幸運的有所收穫。有人將市場里的投資者簡單的分為兩種人:一種自覺天賦異稟,辭掉了工作,靠交易為生,盈利很高,但也會在變幻莫測的棋局中陷入各種窘迫;另一種,或睿智博學,亦或資質平平,但他們擁有專業的交易執照,做在專業的位置,拿別人的錢去冒險,年終總能分到令人羨慕的分紅。
前者被成為自由職業投資人,後者則是職業基金經理人or投資顧問等等。
若前者是十萬塊的賬戶,即使年收益500%,一年收入也就50萬,100萬,高不到哪去;而後者可以操盤十個億的賬戶,通常年收益不會高於30%,但他們的年終獎少說上百萬,多則不封頂。
十萬和十億根本不是一個玩法,但大家賺的都是個比例而已。
同樣,十萬塊的虧損,和十個億的虧損,肯定不是一種壓力。
但是,十萬塊賠的通常是自己的血汗錢,十個億的,誰都不知道具體是誰的錢。
更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在金融市場里,十個億的賬戶總能賺到錢,十萬塊的賬戶絕大多數是在虧錢。這是真是個令人咬牙切齒的事情!
做交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模型,是紀律,是心態,還是命運?
有人說,做交易只是一次選擇而已。
任何選擇,要麼對,要麼錯。排除選擇會帶來的後果,我們有50%的正確率。
把這個50%恆定住,每次選擇帶來的收益,或者虧損,就是我們勝利的兩個元素。那麼,放大收益,截斷虧損,也就可以實現盈利。
如果收益和虧損相等,那麼,取得勝利就是增加正確率,只要高於50%,哪怕是51%就足夠了。
上帝的公平在於,他讓概率和收益相成等於一。
價值發現派,千方百計地為了收益在打聽消息,分析判斷。技術分析派,守著屏幕望穿秋水,試圖從圖形中辨認出一個高概率的模型。
價值發現派,用各種會計指標來演算比較,構建模型,但終究是用過往經驗在做橫向比較,很難說不會錯過機會。
技術分析派,用歷史的價位數據來做數學計算,勾畫圖標,也終究對抗不了新的市場因素或者突發事件,很難做到一勞永逸。
價值發現派更善於耐心等候,等到市場的誤會,大眾的盲點被確認,他們會無比自信地介入,然後狠狠地撈一筆。由於他們每次都是事先介入,恰到好處地退出,他們這種很高利潤率的方法註定了他們只能等到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相反,技術分析派因為有嚴格的數學指標作為指導,他們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不同品種,不同時間周期,隨時隨地,只要有交易信號,他們就時刻準備著。因為對信號的信仰,他們通常會頻繁交易,而且不怕做錯,在交易之前他們會指定退出計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止損。技術分析派這時候的特點是高頻率作業,低利潤率獲利。
沒錯,你所理解的價值投資,是穩紮穩打,見好就收。你所理解的技術分析是,最低處介入,最高處賣掉,得意洋洋。
但做交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概率,是利潤,是價值發現,還是技術分析?或許它僅僅是一次冒險遊戲,在考驗你知識儲備、技術水平、抗壓能力、應變能力的同時,更一次次地檢驗著人性的弱點。
見好就收,輸贏勝負看得淡一些,該賺的錢拿到手,看不懂的不盲目介入,控制好貪婪的慾念,或許你就會成為100枚硬幣中里幸運的一枚。
要知道,1%的盈利並不起眼,但365個1%的累計增加就是一個巨大的增長,可往往每天都能夠增加1%的人並不多。
年節過半,送給大家一首打油詩:
期貨做得好,說明有頭腦。
趨勢做得精,思路肯定清,
多空做得細,肯定懂經濟。
重倉不說話,那是膽子大。
盈虧不吱聲,城府一定深,
敗局不投降,競爭意識強。
虧損不死扛,確定是棟樑。
漲跌都不走,能當一把手。
獻給2018年堅持奮鬥期貨市場的精英們!
祝大家新年財運旺旺旺!
TAG:期貨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