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跑題了?《舌尖上的中國3》被網友吐槽,但其實問題不在跑題

跑題了?《舌尖上的中國3》被網友吐槽,但其實問題不在跑題

看多了影視劇的人都知道,在影視劇界有個鐵律:第一季永遠是最好看的,到了第二季、第三季,一般水準都會下降。能夠一如既往保持住較高口碑的劇或者綜藝,有是有,如《明星大偵探》。但,很少。

如今看來,這條鐵律放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上似乎也適用。要知道《舌尖上的中國1》在豆瓣上可是有著9.3的高分,到了第二季變成了8.4分(其實個人覺得第二季也還行)。那麼第三季能否保持甚至超越前兩季呢?

從《舌尖上的中國3》第一集播出後,豆瓣上的評分以及其他平台上一些網友的口碑來看,似乎不容易。

吐槽很多,一種觀點認為《舌尖上的中國3》植入廣告太多了。

這個說實話,個人有點不太理解。因為我是從網上看的,除了視頻上的一些冠名外,中間沒看到任何廣告。

還要一種觀點認為《舌尖上的中國3》的槽點在於,跑題了。持如此觀點的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很多很多。

如果仔細審題的話,《舌尖上的中國3》八集各有各的主題,分別是器具、宴席、廚人、食養、小吃、點心、時節、融合。而已經播出的第一集則圍繞器具展開,講述食材與刀、鍋、灶、案、籠、壇等烹飪器皿、器具的緣分。所以,從這一層面來看,人家第一集並沒有跑題。

如果對第一集失望是因為沒有看到心心念念的美食,那大可不必。與其糾結沒有美食,還不如去重溫一下第一季來的酣暢淋漓。

但是,沒有跑題也不意味著第一集就是非常好看的,因為還有一大部分觀眾看完後的最直觀感受是味如嚼蠟。坦白講,從「器」的角度來講述美食,個人認為立意是很不錯的,也契合了導演想要「格局更大」的初衷。但想要把「器」這個話題講好,實在是很不容易。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饅頭都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更可況和飲食有關的器具?很明顯,第一集中導演想說的有很多,石板、石鍋、穿山灶、蒸籠、鐵鍋、菜刀、砧板、罈子、陶瓷等等,加熱的、烹炒的、進食的一應俱全。

但問題也就在於想說的太多,反而給觀眾淺嘗輒止的感覺。例如,在講述竹編蒸籠時,用蒸籠放了幾個包子,拍攝了一下人們大快朵頤的場景就結束了。

再比如,講述銀杏砧板時也是如此一筆帶過。當你以為還在講述砧板時,其實紀錄片已經在講刀工了。至於最後盛放食材的器具部分就更是淺顯了,以至於被網友吐槽是在做廣告。立意是好的,想要通過陶瓷輸出中國飲食文明,但奈何陶瓷的話題實在太厚重龐大了,不是簡單的幾分鐘就能說清楚的。

估計節目組也考慮過這個問題,講深了的話估計就變成第一集全集都在講菜刀,第二集全集講鐵鍋。所以,《舌尖3》第一集涉及的器具基本是橫向的延展,很少有縱向的加深,也因此顯得單薄,缺少中華飲食器具所獨有的厚重感。

總而言之,「度」的把握很重要,而「器具」這一部分顯然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

當然,有人認為剪輯比較混亂,這一點我覺得還好,大概是因為我一邊看一邊記錄的原因?我倒是覺得《舌尖3》第一集的拍攝存在一定問題,尤其是看到展示烹飪技能的慢動作畫面時,原諒我當時不由自主想到了某廚師技校的烹飪廣告。

至於紀錄片中的鑄造鐵鍋大師和大廚,不是不可以出現,而是太多了。從手工鍛鍋行業的榮辱興衰到「花打四門」的傳承學習,讓人不由自主想起《了不起的匠人》。

不過,好在《舌尖上的中國3》解說依然是李立宏,還是挺讓人欣慰的。第一集不甚理想,但願第二集能夠帶來驚喜。

註:文中圖片來源於《舌尖上的中國3》視頻,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謝謝。歡迎文明探討,互相交流,拒絕人身攻擊,謝謝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蝸牛文案 的精彩文章:

又淚目!這位捐贈400多件文物的大師,讓我不想吐槽那英了
除了娛樂圈博士,還有為三大名著配音的他,《聲臨其境》又開掛?

TAG:蝸牛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