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30載留住廣綠玉雕文化符號
「綠的像葉子,白的似根部,真是神了。」春節期間,肇慶市廣寧縣玉器街迎來了一批慕名而來的遊客,他們對廣綠玉獨特色彩和豐富造型讚嘆不已。
產自肇慶市廣寧縣的廣綠玉與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雞血石、內蒙古巴林石同稱為「中國五大名石」。廣綠玉開採雕刻始於清代中期,很長一段時間裡作為印章石著稱,雕刻擺件的美名則一直隱於竹林山野。
在遊客流連忘返的眾多玉器作坊中,鴻添玉器格外引人注目。今年54歲的鴻添玉器藝術總監黃學鴻,從事廣綠玉雕刻和推廣已有30個年頭。近年來,廣綠玉雕刻擺件頻頻獲獎,背後「推手」之一正是廣綠玉雕省級非遺傳承人黃學鴻。
「年輕」廣綠玉雕刻注入旺盛生命力
「很多人不了解廣綠玉雕擺件的獨特魅力,原因之一是它發展較為『年輕』。」黃學鴻告訴記者。廣綠玉開採雕刻始於清代中期,長期以印章石著稱。與翡翠等硬玉相比,廣綠玉可以稱為軟玉,兩種材料硬度落差之大,導致由翡翠雕刻轉向廣綠玉雕刻的匠人人數較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廣綠玉主要以走外銷渠道。
上世紀80年代,黃學鴻高考畢業後進入廣寧縣玉雕工藝廠。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間,黃學鴻前往南方玉雕重鎮的廣州「回爐再造」,一方面學習翡翠雕刻的各類技藝,一方面思索著廣綠玉雕刻前景。
2002年,為了推動和發展廣綠玉產業,已經獨當一面的黃學鴻放棄了在大城市發展的大好機會,又回到家鄉從事廣綠玉雕刻。
黃學鴻在本土元素融入廣綠玉雕刻之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覺得樂趣無窮。他還將翡翠玉雕中的淺雕、深雕、浮雕、圓雕、縷雕等各種技法融入廣綠玉雕刻之中。這一風格也漸漸在廣綠玉雕刻圈中流行開來,跟隨者無數。
推廣非遺傳承創新不遺餘力
深藏閨中的廣綠玉雕於2007年入選第二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7年,苦心經營廣綠玉雕30載的黃學鴻也當選為省級非遺傳承人。
在黃學鴻看來,非遺保護和傳承需要整合社會多方資源和力量共同參與,才能讓非遺項目永葆青春。2009年,在黃學鴻等人的努力下,廣綠玉雕界成立了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廣綠玉分會。此後,該分會持續向外界推薦廣綠玉雕,並頻頻參展、參賽,其間斬獲獎項無數。
為了讓廣綠玉雕注入新鮮血液,黃學鴻推動玉雕進校園。如今,廣寧中學開設有廣綠玉雕特色課程,廣寧縣洲仔中心小學獲得「廣綠玉特色小學」稱號。
在廣綠玉分會的努力下,本土年輕一輩的玉雕匠人紛紛前往美術院校深造,越來越多的年輕匠人被推薦到四會市翡翠雕刻作坊脫產跟班學習。
廣綠玉作為廣寧特色文化之一,當前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黃學鴻認為,擁有二三百年雕刻歷史的廣綠玉要在傳承和推廣上全面發展,要在傳承中推陳出新,才能竭力發揚廣綠玉特有的文化符號。
TAG: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