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藍藝:培訓心得

王藍藝:培訓心得

培訓心得

四川省新津中學 王藍藝

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至今,我常常問自己:「我們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在課堂上?」今年的語文培訓從理念的高度給我指出了一個更自由,更廣闊的空間。專家和老師們針對我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做了細緻入微的指導,無論從教學理念上、教學方式方法上,都給了我們多方面的啟示,指明了今後語文教學的方向,並讓我們認識到,教育不應該是空中樓閣,它應該是立足於生活的。高中語文教學目標不應只是向大學輸送分數高的學生,而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作為一名基層語文老師,我感到此次培訓收穫頗豐,談談此次培訓中的一些感悟:

一、營造自由開放式課堂

實行自由、開放式課堂教學,對於學生來說,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和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聯想、想像和表現的慾望和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理狀態處於開放狀態,為學生的思維創設一個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為學生展現自我、獲取成功帶來機遇。比如對一篇課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師根據參考書的答案講出來,那學生只能得到一種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師把自己根據教參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學生即使理解也是生吞活剝地機械記憶,而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或能力從而活學活用。若能由同學之間討論,師生共同交流,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那麼學生的理解觸類旁通,集思廣益,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學生也在發自內在地、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對於老師在教學當中要善於捕捉課程資源,不拘於教材和教案,不僅僅是課本,可以自由開放地把你身邊的一切都可以當作是傳授知識的載體。備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通過學生反饋的各種信息,不斷調整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不同的知識基礎、不同知識層次、不同欣賞口味與不同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在學習的過程中嘗到探求知識、獲取知識的快樂。

二、面向「全體」、著眼「全面」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生「發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並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註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後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並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

三、要變「課前備課」為「終身備課」

教學的知識對老師來說是已知的,對學生來說大多是未知,這話一點不錯。但如果教師在上課前對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準備得非常細緻周到,我想也不是什麼好事。第一,它為教師擠占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而滔滔不絕的講說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第二,它會潛在地鉗制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不自覺的以教師為中心,跟著你的思路走。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課前認真備課,翻閱了大量的參考書,對上課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了如指掌,甚至語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參考答案的特色。結果是上課時雖然展示了老師的風采,自我感覺不錯,可學生總是一臉的茫然。我當時真是不明白,為什麼投入的時間與產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現在,我認為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教師的文學知識要豐富,語文素養要豐厚——這就要靠終身的學習和積累,需要教師的終身備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知識在系統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導向作用,但對具體的問題教師無需作細緻的準備。這樣,既能保證上課中教師「導」的作用,又能使得師生面對同一問題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利於師生共同參與交流,利於學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課前細緻備課為終身備課。

四、注重學生情感激發,關注人文精神培養

唐順發老師在輔導中提出「教育的使命在於塑造美好人性,進而建設美好社會」。「天地萬物,以人為貴」,「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我們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學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互相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表現。

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會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但只要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就會得到快樂,我們的生命道路上將會灑滿陽光,我們的青春將不會流逝太快,每天微笑著面對別人,包括我們的學生,那麼,展現在別人面前的將會是最美麗的。學習培訓是短暫的,收穫是深遠而充實的。今後的內化,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浣熊媽媽教小浣熊爬樹的樣子,像不像手把手教你走路的親媽
送女票的禮物專輯——彩妝買買買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