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福臨門」圖案花錢鑄造年代考

「五福臨門」圖案花錢鑄造年代考

「五福」一詞出現的很早,源於《書經·洪範》:「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攸好德」是「所好者德也」的意思,「考終命」即有善終。

2016年曾在中國民俗錢幣學會網站見到泉友發布一枚民俗花錢,收藏者定名為:「元明 白銅贛爐廣穿天官賜福五福臨門」錢,正面為天官賜福圖案,背面為五隻蝙蝠圍繞錢穿的組合圖案,因「蝠」、「福」諧音,故有「五福臨門」之意。

可以肯定的是,此錢的確是一枚品相極佳,難得一見的真品花錢,其形制和繁複的圖案特點符合江西爐的製作特點,銅色發白也與許多江西爐花錢和某些寶昌局制錢的特證相同,故定江西爐應無爭議。只是在鑄造年代上我提出了不同看法,此錢鑄造年代應定為清代早期,其上限年代不會超過康熙,收藏者定為「元明」時期顯然是定早了。此論一出,便引起了泉友們的熱烈討論,之前有不少泉友根據此錢的熟舊成度、廣穿、銅色青白及鑄造形制等方面看認為是明代的,我認為以上這些特徵對其年代判定只能是初步的,其確切年代還要從圖案紋樣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

清代寶昌局白銅咸豐當十錢

首先此錢圖案紋飾較拘謹,刻板,己具有了清代木板年畫的風格,內容己傾向世俗化,與明代畫風生動自然,簡筆寫意的人文風格有所背離。其次錢背麵糰五蝠圖案的創始年代也是判定此錢年代的關鍵。「五福」雖出現很早,但用環繞的五隻蝙蝠圖案來代替五福卻出現的很晚,最常見的是中間配以壽字,寓意「五福捧壽」。這類圖案創始於清康熙時期江西景德鎮窯瓷器上,是一種典型的瓷器裝飾吉祥紋樣,以後歷朝均有燒制,也就是說這類團五蝠紋樣始於清代滿人入關以後。記得跟隨南京博物院著名青花瓷鑒定專家張浦生先生學習古陶瓷鑒定時,他就曾說過:「我真希望有生之年能找到一件明代以前帶有團五蝠圖案的瓷器來改寫歷史,可我找了一輩子也沒找到」。

清代康熙五福捧壽青花瓷盤

民俗圖案與民俗現象不是孤立出現的,是可以互證相通的,團五蝠圖案始於康熙在瓷器鑒定中己是定論,即如果古瓷器上出現團五蝠紋樣,這件瓷器的產生年代一定是清代或之後的,那麼在民俗花錢中出現此種紋樣也就不會早於康熙了。不論是五蝠紋瓷器還是這枚五蝠花錢,又皆出產於江西,兩者肯定存在共同的淵源和聯繫,故或可以認為這類團五蝠紋樣的民俗花錢也應是由江西爐在康熙時期始鑄的!

在民間,鍾馗故里、財神故里、劉海故里等地,現在還流行著一種踩五福的古老祈福文化活動。在西安鍾馗故里歡樂谷山石上就雕刻有蝙蝠五隻,寓義「五福」,據傳說人們按由大到小的順序踩踏五隻蝙蝠後會返老還童,五福臨門,福如東海,按由小到大順序踩踏會福貴雙全,五福隨行,福壽無疆。這類民俗活動中用「五蝠」代替「五福」,想必也是康熙以後的事情了。

鍾馗故里

「五福」也有人稱之為「壽富康德善」,「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是人生在世善始而且善終。能真正得到這五福的人,必定是生性仁善、身康體健、寬厚寧靜、平和待物之人,「五福」合起才是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

(在此感謝泉友們提供的素材)

農曆戊戌年正月初五撰於書齋

作者簡介

陳旭,現為全國文物藝術品評估鑒證專家,中國青銅研究會理事,中國錢幣學會專家庫成員,中國古琴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淄博市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山東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國風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萊蕪職業學院文物保護專業兼職教授。編著有《周村商埠印信研究》、《中國冶鐵發源地研究文集》、《淄博地方票》等專著,參加編撰了《淄博文物精粹》,《齊國貨幣研究》,《叩開藝術之門》等書,並撰寫數十篇各類研究論文,多次接受央視專訪。多年來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與古琴及弦歌的研究與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隨手關上身後的門
忘川渡 連理釵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