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去年還在被催婚的小姐姐,原來已經離了婚
/ 2018.02.19
/ Mon
GIF
1
今天坐在窗前看書的我,看到隔壁家的院壩里站著一個小姐姐,背影有點眼熟,但又不太確定。
我走出去一看,還真的是小雯姐,不過她跟剛認識的時候變化很大。
和小雯姐認識是在去年,那時我們剛搬來這裡不久,跟周圍鄰居也不太熟。
寒假有一天我搗鼓著家裡的老式CD播放機,開始聽老林《學不會》這張專輯。
隔壁小雯姐聽到,驚訝地問我是不是也喜歡聽林俊傑。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她也是JM,說她中學那會兒特別喜歡這個聲音。
那天的那個下午,我們聊了很多,關於校園,關於夢想,關於家庭。
那個時候我們剛認識不久,遠遠沒到可以這般無話不說的程度,但我想每個JM之間,好像都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切感。
2
小雯姐長我三歲,去年25歲的她大專畢業出來已經工作了有段時間。那時候我就聽她說起她父母催她相親結婚的事情。
今年回家我沒見到小雯姐,還以為是忙著工作沒回家。她告訴我,她是今天早上才到的,剛從雲南回來。
原來這一年裡她結了婚,又離了婚。
當初家裡催促得厲害,一來覺得女兒都快26了也該嫁人,二來想著要是這邊拆遷,結婚生個孩子好處更是不用明說。
小雯姐實在招架不住,也沒有個合適的人,最終答應相親,很快就草草結了婚。但不到半年,小兩口就開始出現矛盾,最終勞燕分飛,各自為伴。
一切都在我不能理解的範圍內發展,卻又無可指摘。
3
離婚後她覺得家裡氣氛壓抑,就索性辭了工作周遊中國。
婚前的她也是個獨來獨往的姑娘,加之除了林俊傑之外她還聽多了陳綺貞和張懸,沒少做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的事,然而這樣的日子還是讓她有些吃不消。
我為小雯姐覺得遺憾,也為她覺得幸運:幸運他們沒有孩子,幸運他們都還年輕。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趁年輕早點離婚,30歲之後就離不了了。」
不知何時,我們開始用「離30歲還有多少年」這樣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人生。可以預見,當我們過了30歲生日,就會以「離30歲過去了多少年」來衡量下半生。
4
很諷刺吧,憑什麼30歲是個分水嶺呢?
80後整整一代人,如今差不多已算塵埃落定。
命中該發大財的,早已發了大財。
命中該當中產的,基本當穩了中產。
不成器的欠高端人口,去年底,也被灰頭土臉地趕出了北京,不再做任何妄想。
媒體被80後們完全失去了興趣,來來回回地說了十幾年,翻來覆去,什麼體位都折騰過,跟結婚十幾年的老夫妻一樣,不想再有任何身體上的接觸。
鑒於80後已經變成了無人問津的老油條,於是乎,大家可以將全部精力,傾注到我們90後這代人的身上了。
中國人講究三十而立。這話是說,人到30歲就該頂天立地了。甭管你能不能夠,樂不樂意,總之到了30歲就該活出個人樣了。
我一直覺得這規矩立得莫名其妙。為什麼非得是30歲,不是28,也不是32?可既然大多人都這麼說,那麼,它就是一條亘古不變的宇宙終極真理。
總之,中國人的30歲,就該像《西遊記》里寫的一樣,轟地一聲,從石頭縫裡蹦出來只猴子,無中生有,把觀眾們嚇一大跳——否則,這生日可就算白過了。
5
想想第一批90後,也已經28歲了。28,什麼概念?隨隨便便晃兩圈,就要邁入30歲的門檻了。
而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國人民的主要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七大姑八大姨日益增長的八卦需求和青年群眾單身晚婚晚育不要二胎之間的矛盾。
20多歲的青年人,紛紛得了一種過年不想走親訪友的病。
為什麼還不找對象呢?
面對這直抵靈魂的逼問。你,很難回答。
很多時候父母催婚只知道當時是為孩子好,但是催婚並不等於孩子會有一個幸福的婚姻。
高強度的催婚,反而會適得其反:匆匆相親,匆匆培養感情,感情匆匆破碎。
6
我曾問過我媽,要是我以後不結婚你們會不會怪我。
我媽反問我為啥不結婚,還說一個人生活不容易,等老了生個病都沒人照顧你。我不置可否,但幸好她沒催我。
或許我的想法比較奇怪吧,反正早在那個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到絕大多數人共有的這種生活是不完美的。
我承認這種生活有社會價值,我明白循規蹈矩未必不是幸福。
但血氣方剛的我想踏上更為狂野不羈的旅程,不管怎樣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認為我應該走自己的路,同時堤防那些安逸的、看似皆大歡喜的快樂。
7
夜色襲來的時候跟小雯姐告別,她說她過幾天去海南,一邊工作一邊旅遊,不知道哪裡會是盡頭,但自己開心就好。
對父母的孝順,如果要用婚姻來證明,那她可能暫時還做不到,但她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證明自己可以。
我相信她。
本 期 話 題
有人把
搶車票、被逼婚、沒存款
並稱為年關「三大難」
對此,元芳你怎麼看
我是魚先生,深夜傾聽你
TAG:不吐泡泡魚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