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高才博學」之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字子安,唐初著名的天才詩人,他自幼被譽為「神童」。王勃很小的時候就能寫出十分流暢精美的詩歌,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讚為「王氏三株樹」之一。作為隋代大儒王通的後代,家學深厚的他主張「立言見志」的創作思想。偉大領袖毛澤東曾評價王勃的文學成就說:「王勃這個人高才博學,為文光昌流麗,反映當時封建盛世的社會動態,很可以讀。」曾經他以一篇文采飛揚的《滕王閣序》在滕王閣盛會上奪得桂冠。
無論是「山泉兩處晚,花柳一園春」的精巧對仗,還是「百年懷土望,千里倦遊情」的情感表達,都體現著王勃超越他人的文思與才情。滿腹的才華使得王勃在仕途上很順利,並且逐漸得到皇帝的賞識。當時唐高宗見到他的頌詞《乾元殿頌》,發現這篇頌中的歌功頌德,可謂是詞美義壯。最後高宗知道這篇竟然是還未滿二十歲的的「神童」王勃所作的,驚嘆不已地大讚:「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從此名聲大振,並且在仕途上開始嶄露頭角。
一直在宦海浮沉的王勃,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對自己的才華與情思充滿信心,展望未來,重視當下,十分關心自己的親人與至交。從他那首非常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們就能體會到這種細膩的感情: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不愧是「一代才子」,這首精鍊的送別詩成為了送別詩中的名作。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千古流傳,為後人所傳誦。這首詩歌讀來嚴謹工整,對仗精巧,短小精悍。詩中飽含依依惜別的感情同時又有著非常豁達樂觀的態度,其實這也非常符合當時王勃的心境。
首句寫友人杜少府所去之地非常遙遠。「三秦」是指長安附近關中的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個國家,所以後世稱它三秦之地。「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這裡運用誇張的手法描寫送別:茫茫田野護衛著長安城,從京城這裡望向四川那裡濃濃的晨靄蒼茫一片。
接著直言離別的感情「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於作者以及為他送別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仕途而長年奔波,本身就有著十分濃重的愁緒了。面對著此時的離別,心中的愁緒就更加濃郁深沉。開頭的這兩句格調非常高昂,而且屬對精嚴,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疏散。儘管由於當時的律詩還處於起步階段,暫時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所以不能像杜甫的詩歌一樣精巧工整,但是卻有其獨到的妙處與韻味。
接著下面的兩句就是非常著名而且傳唱很遠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此時的境界突然從狹小轉到寬廣,感情基調也由纏綿惆悵逐漸轉到豪邁豁達上了。只要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四海之內,真摯的情感從不消失,即使天各一方,也會像距離很近的鄰居一樣貼近對方。這兩句最終也成為了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真摯情感與偉大友誼的不朽名句。
結尾的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是用委婉的語氣勸慰送別的友人,不要像那苦於相思的年輕人一樣,作別時還要揮灑淚水。這是作者對於朋友的勸誡,也是自我的安慰。通過這句,我們能夠從中體會到王勃對於友人杜少府的真摯情誼。 文|青舟(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人間才傑」盧照鄰·其二: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辛棄疾:世間美人千萬,可獨獨無人似她,卻在燈火闌珊處
TAG: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