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財神日,漫談財富
初五財神日,漫談財富
正月初五,民間傳說是財神的生日,也是迎財神的吉日。
黃財神
對佛教徒來說
追求財富,
追求而不貪求。
對於在家居士而言,
財富是維持生計承擔家庭責任
及履行公民義務的物質基礎,
也是行菩薩道的資糧。
《藥師經》中記載:
藥師佛在因地修行時
曾發下十二大願,
滿足我們一切現世的安樂和欲求,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隨所樂願,一切皆遂,
求長壽得長壽
求富饒得富饒」
《華嚴經》中記載善財童子
曾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
其中一位大光王便說:
「若有眾生貧窮睏乏
來至我所而有求索
我開庫藏恣其所取。」
可見,
物質給予也是幫助眾生的方式之一。
然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比財布施更殊聖的是法布施。
法布施,
讓人們掌握脫離煩惱的方法,
因而藥師佛除了施予錢財,
還留下藥師法門,以拔除業障,
「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
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
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大光王贈物的同時,
還說「莫造諸惡,莫害眾生
莫起諸見,莫生執著」。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追求財富不能違背國家法律,
違背佛法戒律。
佛教講三世因果
我們的財富多寡與
市場環境、機遇等客觀因素有關,
亦與自己今生的努力程度及往昔種下的福報等主觀因素有關。
所謂「智慧生財」,是指
福報就像土壤,
肥沃的土壤能帶來更好的收成
要想擁有沃土,
就需要懂得耕耘的智慧,
廣種福田。
福田分為三類,
故可以從三處入手:
一者常懷感恩,知恩報恩;
二者心存慈悲,常行善舉;
三者心存恭敬,禮敬三寶;
除了培植福報,
要想獲得財富,
還離不開當下的努力。
就像土壤雖肥沃,仍需播種耕耘,
方能有所收穫。
因而,
我們還需要積極地接受相應的教育與職業訓練。
獲得財富後,
還需合理分配,開源節流。
開源,
是掌握謀生的各種技術以致富;
節流,
就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
從而使得所獲財富越積越多。
為此佛陀曾告訴我們,
應將財富分為四份:
第一份用於家庭日用開支;
第二份用於投資,細水長流;
第三份用於儲蓄,以備急需;
第四份用於慈善,回饋社會。
文章|文宣組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