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熱:何時才考慮打針?口服與輸液該怎樣抉擇?

發熱:何時才考慮打針?口服與輸液該怎樣抉擇?

孩子生病了,著急歸著急,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做法讓自己後悔。

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 ,

別只摸額頭。

正常的體溫升高。

體溫超過 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熱。

37.3℃~38℃為低度發熱;

38.1℃~39℃為中度發熱;

39.1℃~41℃為高熱;

超過41℃為超高熱。

異常的體溫升高(發熱)

體溫異常升高也就是發熱,與哭鬧後造成的體溫升高是不同的。

發熱時不僅體溫增高,還同時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異常表現,例如面色蒼白、呼吸加速、情緒不穩定、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

由於寶寶個體差異和導致疾病原因的不同,發熱的表現和過程存在很大的差別。

同樣是肺炎,有的孩子發熱不高,有的孩子高熱達39℃~40℃。

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熱可持續2~3天,而敗血症可持續數周。

發熱的起病有急有緩,有的先有寒戰繼之發熱,有的發熱很高但四肢及額頭髮涼。

所以,用手觸摸四肢及額頭很難察覺發熱,而觸摸胸腹部就會感覺到小兒發熱。

發熱何時才考慮輸液,口服與輸液如何抉擇?

什麼時候考慮輸液?

服用退熱葯後幾小時內體溫下降,說明孩子對退熱葯是敏感的。幾小時後,體溫再度上升是發熱的基本過程。

如果體溫越燒越高,說明體內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熱。鼓勵孩子少量多次喝水。

只有進水困難時,才考慮靜脈補液,但不是輸抗生素。沒有研究證實注射退熱藥物的效果優於口服退熱葯。

能選擇口服藥,就盡量避免靜脈輸液。

有家長問:「口服藥物好還是靜脈輸液好?」

一般狀況下,口服藥物會相對安全,因為腸道是一個過濾膜,口服的情況下有些東西會被腸道阻擋,可以通過糞便排出人體。

靜脈輸液則是直接注入血液,如果用顯微鏡觀察靜脈輸液過程的話,你會看到大量的顆粒物都進入到了孩子的血液當中。

能選擇局部用藥,就盡量避免全身用藥。

口服藥、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都是全身治療;外用藥、霧化吸入等屬於局部治療。

孩子的肌肉很薄,扎深了容易扎在骨膜或神經上。即使既沒扎在骨膜上,也沒扎在神經上,孩子肌肉薄,吸收相對差,皮膚很容易形成局部硬結。

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病,醫生幾乎不會推薦肌肉注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能局部用藥就盡量避免全身用藥,當然還要根據孩子疾病的範圍進行判斷。

圖片內容非常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King科學家庭育兒 的精彩文章:

情人節遇上春節,秀恩愛就要有儀式感!
4歲男孩過敏死亡病例,再次敲響警鐘!5種保命法快收藏!

TAG:DrKing科學家庭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