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政權多以先秦大國為國號,為何宇文化及卻青睞「許」
文|小河對岸
我國歷史上許多朝代與割據政權的國號,幾乎都是源於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尤其是先秦時期的諸侯大國,如晉、秦、魏、齊、燕、周、趙等等更是備受青睞。而弱小諸侯的國名,被後世諸侯採用的較少。陳、隨、唐、宋等,雖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力較弱。但陳國為舜帝之嫡裔,且陳之苗裔在戰國時期,還取代姜姓齊國(田氏代齊,古時田、陳同音)。
隋朝的「隋」,為「隨」之異體字,且「隨」為周初大國,史載:漢東之國,隨為大。唐為堯帝之國號,且為晉之別號(晉國始封君叔虞,封地在唐,故稱唐叔虞,後因南有晉水,而改國號為晉)。宋為殷商之後,且是唯一可考據的公爵諸侯,周天子待之以賓禮而不以臣禮。
而許國(原封國在今河南許昌境內,姜姓許氏)不但是蕞爾小國、爵位甚低(唯一可考的男爵國),其國世的源流,相比之下也並不顯眾。但為何隋末時期,宇文化及僭號稱帝,卻以「許」為國名呢?據《隋書》記載:.....其眾多亡,自知必敗,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浩(楊廣之侄楊浩),僣皇帝位於魏縣,國號許,建元為天壽,署置百官。
其一,宇文化及僭號稱帝的時間相對較晚,也沒有穩定的地盤。宇文化及於江都(揚州)弒殺楊廣之後,為順應軍心,而引兵北上,卻被瓦崗軍李密所敗,將卒潰散。宇文化及等逃往魏縣,自知必亡,而想在臨死之前,過把皇帝的癮,便鴆殺了傀儡皇帝楊浩,僭號稱帝。而政權的國號,多系根據其所據地盤,為先秦時期某國的勢力範圍而得來。一則,宇文化及在敗亡之際,無穩定的地盤,不便依此而定國號。二則,隋末唐初,群雄割據,而宇文化及自立的時間卻較晚,以致一些較合適的國號被其他勢力先採用了。
其二,宇文化及的父親,曾被封為許國公,便以「許」為國號。據《隋書》記載:宇文述(宇文化及之父),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頭,役屬鮮卑俟豆歸,後從其主為宇文氏。父盛,周上柱國.以父軍功,起家拜開府。....累遷英果中大夫,賜爵博陵郡公,尋改封濮陽郡公.....平尉迥,每戰有功,超拜上柱國,進爵褒國公...,煬帝嗣位,拜左衛大將軍,改封許國公。「許」雖小而不顯揚,卻系其父的封號,故宇文化及便以「許」為國號。
參考史籍:《左傳》、《史記》、《隋書》等等;
TAG:左史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