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俗記事》耍燈賀春◇陳子煜
鄉俗記事
陳子煜
(十)耍燈賀春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新春佳節到了,村子裡又響起了耍燈的鑼鼓聲。 佛坪有句老話:「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大年三十晚上闔家團圓,熱熱鬧鬧的,取暖的柴火燒得旺旺的也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佛坪人把耍獅子、舞龍、採蓮船和花燈一系列的迎春活動統稱為「耍燈」,耍燈一直耍到正月十五。耍燈講究要耍三年,第三年正月十五晚上耍燈活動結束,燒完當年全部花燈,獅子龍燈以及採蓮船叫「卧燈」。
耍燈時必不可少的耍獅子,佛坪傳統的獅子製作、玩法和講究就和外地大不相同,極富神奇的色彩。獅子的扎制非常講究,先用竹篾製作成獅頭形狀,糊上白紙彩繪而成。獅頭有九個突出的大包,再勾畫上彩,眼似銅鈴,口如血盆,威風無比。獅身則用竹篾捆綁成十二節脊骨,再用蓑草、麻或棕葉縫綴於雙層厚布之上,梳成濃密的獅皮和獅頭連在一起,威風八面而憨態實足的獅子就展示在人們的眼前了。耍燈開始的時候還要對獅子進行開光,獅子做匍匐狀卧在香火前,有主持耍燈的「燈頭」念開光詞:「雌雄獅子左右分,日月星辰鎮乾坤。頭上九頂先天數,獅吼一聲你為尊。雄獅腳下踩繡球,雌獅護崽父母恩......」開光結束之後才起燈,然後才正式開始長達數天的耍燈。舞獅時由兩人配合,一人執頭,一人做尾,在後邊的人跟著獅頭動作,亦步亦趨,行動迅捷,尾巴不停地搖晃。有佛坪童謠說到:「獅子神、獅子神,獅子裡面兩個人,前頭的人放個屁,後頭的人挨著聞。」又有引獅人(因其面具喜慶又被稱為「笑和尚」),身穿對襟衫褲,頭頂大頭童子面具,手拿繡球,在獅前引導,並先開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誘獅子起舞,引得獅子張牙舞爪,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搖頭擺尾。既有舐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跌扑等,模仿動作上也有上樓台、過天橋、跨三山、出洞、下山、滾球等技巧,其動作活潑逼真、惟妙惟肖。
耍燈時的鑼鼓伴奏按著「獅子龍燈採蓮船」的節奏打著韻律,伴隨著花炮聲熱鬧非常。傳統的龍燈的龍體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龍頭用竹篾編架,稻草打底再糊紙再彩繪,耳、口、鼻、輪廓分明,形象生動傳神。龍身長十二節,代表著一年的十二個月。每節用竹篾捆綁成橢圓型骨架,用蓑草或者粽麻填充下安木棒為柄。龍尾則編繪成魚尾形狀,畫有鱗甲。然後將頭、身、尾三部分用繩子連接起來就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了。再製作一圓形「寶珠」下裝木柄,舞動時在前引導,翻騰扭轉頗具風采。
「採蓮船兒兩頭尖,姑娘坐在正中間,一個太公把船趕,鑼鼓喧天慶豐年。」採蓮船又叫「劃綵船」「跑旱船」,採蓮船製作別具一格,是用竹木精心製作而成,下為船形,五、六尺長,上是寶塔亭閣型蓋頂,船高兩米左右,船身皆用彩紙裱糊,彩紙花朵裝飾。前面有旗杆,後面有蓮花燈,四角垂燈籠很是精緻。彩蓮船安排六至七人跑船,船中由一少女扮成船姑娘坐船。又一男子扮成梢公撐篙,一手拿竹篙,一手牽引綵船跑圓場或作蕩船狀,船尾加一丑角,名為「擺梢婆子」,手握旱煙桿隨船而行,還配有幾個扭扭捏捏作態的陪船姑娘。表演中還要演唱,船姑娘一般唱的多為《綉洛陽橋》《十綉廣東城》之類的民歌,艄公一般唱的多是佛坪特有的「花鼓子」,現編現唱:「你們不唱我來唱,嘴巴和舌頭打商量,唱他一個短來,唱他一個長,唱的你人興財又旺。」多為此類應景的祝福語。
耍燈重在一個「耍」字,這一個「耍」字讓看燈的觀眾和耍燈的人各顯其能。以前講究要「燒獅子」,當晚上獅子到來時,主人家便鳴炮迎接,獅子逐隨著熱烈的鑼鼓點搖頭擺尾舞動起來。首先打場子「拜四方」請觀眾讓出舞獅子的場地,然後圍觀的群眾手持花炮,燃放起來,對著獅子「燒」;「花」燒得越旺,鑼鼓敲得越緊,獅子也舞得越歡。曾有人自製花炮,用硝、生鐵末、柳木炭等原料配製成藥,裝入竹筒、棕筒或紙筒中,中心有一根火藥捻。由於威力較大,曾發生過好幾次傷人事件。而且有時花也可能把獅皮燒燃,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燒獅子」行為已經沒有了。
有一些小孩常常鬧病的人家,此時趁機把多病的小孩抱來從獅子口中送入,再由腹中接出,小孩即可四季平安,祛病強身。也有一些人趁人不注意,偷偷剪下一些獅須帶回家中,據說此須亦能治病。也有些讓獅子拆字、猜謎、上高台、天鵝抱蛋等玩法則在表現玩獅人的高難技巧和智力測驗上做文章。更有甚者是在高架上用線吊一紅包,讓獅子在不藉助外物的情況下設法摘取,舞獅頭的藝人設法踩到玩獅尾藝人的肩上,倆人互相配合,站立起來,跳躍摘取,能摘下來,紅包就作為主人的獎賞給了玩獅人。若倆人配合不好,也可能人仰馬翻,引起鬨堂大笑。
曾聽聞過去有一年在佛坪陳家壩,由於耍燈鬥氣惹下了「麻煩」。隔壁村的耍燈對伍過來拜年,本村的獅子龍燈也出去交流,由於爭強好勝,本村的獅子騎在了隔壁燈隊獅子的背上。隔壁村的人覺得不甘心有點無顏,回到村中老燈頭聽到了此事給現任燈頭出了個主意。到了第二年的時候,隔壁村的燈隊又來了,不同的是這次的隊伍中多了一個小獅子。隔壁村的說去年的獅子在陳家壩被騎過以後就有了這個小獅子,今年是來婆家「坐月子」的。如此一行人等就吃住在陳家壩不走了,挨了半個月在陳家壩燈頭的道歉之下才離去。
耍燈的鑼鼓又響起了,定製的獅子、龍燈、採蓮船比傳統手工做的漂亮許多,再不用全村人從年前就開始準備扎燈了。改變,只會是日新月異;不忘,終究是錄於心底。
【待續】
陳子煜 男,陝西漢中佛坪人,現就讀於南方某大學,大四學生。
TAG:嶺南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