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濤:牡丹情結

龍濤:牡丹情結

牡丹情結

文/龍濤

仔細想想,我喜歡牡丹也是有些歷史淵源的。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如今不曾想起。大意是武則天在寒冬臘月,白雪紛飛之夜與眾臣歡飲醉酒,心血來潮,作詩一首「明朝游上莞,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並焚燒告知百花仙子,要百花一夜間盛開。百花仙子懾於武則天的皇威連夜開放,唯獨牡丹仙子抗命不從。武則天大怒,不僅命人焚燒了牡丹花的枝條,還連根拔除憤擲洛陽。沒想到牡丹一到洛陽就安家落戶了,枝吐新綠,花開燦爛,深受百姓喜愛。世世代代源遠流長,洛陽城也因牡丹而名揚天下了。

一種花被賦予了這樣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更顯現出牡丹與眾不同的錚錚傲骨。後來讀了張抗抗寫的散文《牡丹的拒絕》,讓我對牡丹更是喜愛有加,也因此喜歡上這個作家。沒有暖陽的高照,在陰冷的氛圍里,牡丹不情願接受任何人的朝拜和敬仰,一如她當年不屈的個性。我相信牡丹的「血管」中流淌的是汩汩的熱血,她當年敢於抗命不遵,現今也依舊特立獨行。

牡丹之所以是牡丹,就是因為她不僅有艷麗的花朵,高雅的氣質,更是因為她有高貴的品格。就我而言,賞世間繁花常懷一份淡然之情,唯獨對牡丹則是由衷的讚譽和歡喜。

媽媽家中養著很多鮮花,由於侍弄的好,一年四季總是奼紫嫣紅,即使窗外是天寒地凍時節,家裡的陽台也是一片春意盎然。今年春節期間,那幾盆牡丹花傾心地盛開著,肆意地渲染著佳節的喜慶,而旁邊的那盆令箭花像是受到牡丹熱情奔放的感染,筆直翠綠像劍柄一樣的枝條上居然開了五六朵嬌艷欲滴的紅花,鮮花舒展在陽光明媚的初春里,沐浴在喜慶的佳節里。

小小的陽台任由鮮花們熱鬧著。媽媽說:花旺家旺。

媽媽非常有繪畫的天賦,坐了一輩子機關終於在退休之後有進修的機會,學了工筆畫。每周都會跟著老師學習畫牡丹,家裡添置了許多學慣用具,大大小小的宣紙疊放在櫃頭上,顏料也是五彩繽紛的,柴米油鹽中透露出濃烈的藝術氣息。媽媽學畫非常認真,即使是在爸爸住院期間,照顧完病人,哪怕是半夜也要把第二天交的作業完成好。而且媽媽的確有著非常好的繪畫靈性,學畫不久就能拿出自己比較像樣的作品了,在學員的作品展中,她的畫總會被評為優秀。

源於我對牡丹的偏愛,我開始向媽媽討畫了。隨後的幾天媽媽送給我一幅富貴牡丹圖,爸爸還在上邊題了字,裝裱好後給我送來。我把她掛在家中客廳的牆壁上。一簇牡丹花:黃的驕人、紅的嫵媚、粉的雅緻,層層疊疊的花瓣著實迷人,還有兩隻穿著大馬褲的小蜜蜂嗡嗡地平添了許多的生氣。整個客廳因為有了媽媽的牡丹圖,顯得格外醒目提氣。有客人來訪欣賞這幅畫時,我會驕傲地介紹這是爸媽的合作,常常引得來客大為讚賞。媽媽看我這樣喜歡牡丹花,準備向名師討要一幅畫送給我,我也像牡丹一樣拒絕了。

一次暢遊名山,同游的當地朋友鼓勵我也抽個簽,我虔誠的拿起竹筒小心翼翼地搖搖顛顛,一個竹籤應聲落地,清瘦的師太說我是牡丹命,便不肯多言。先天愚鈍,我到底也不知道牡丹命是什麼,富貴、華麗?執著、大氣?不畏權貴、率真、還是死於絕處而後生?

時至今日,依然喜歡牡丹,喜歡媽媽畫的牡丹。有時候,喜歡什麼,不需要那麼多的理由,就是一種情結。時光荏苒,初心未改。

作者簡介:

龍濤,中國教育學會會員,張家口作協會員,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現就職於張家口市第十六中學。多篇作品發表於《中國教育報》《中國紀檢監察報》《河北工人報》及市級報刊雜誌。

GIF

雪絨花原創文學,以獨特的文字表達個體獨到的發現,盡現漢語言文字之美、思想之明,提倡自然、樸實、本真、唯美。小說、散文要求在5000字內,優秀稿件可以適當放寬;詩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同時,請發120字以內的作者簡介及個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張。投稿請一律按要求格式發到指定郵箱,同時請加主編微信號(驗證時須加註實名並註明「投稿者」字樣),微信僅用於發送文章鏈接及稿費,不閑聊,不接受投稿(稿件要求原創首發,未在其它微信公眾號上發表過,杜絕抄襲,文責自負。能提供與詩文內容相契合的圖片者優先選用,文章請用word或wps文檔,以正文+附件的形式發送;圖片或照片請用JPG的格式單獨以附件的形式發送)。

微信公眾號:xrhycw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絨花原創文學 的精彩文章:

王蘭芳:最後的小腳
陳曄:大師的年夜飯

TAG:雪絨花原創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