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哈爾濱經典大教堂

二十世紀初葉,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和城市規模的拓展,哈爾濱一度吸納了大量的外國僑民。據《哈爾濱市志人口志》記載,1922年,俄羅斯、波蘭、 德國、英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的僑民及無國籍人口數量占哈爾濱人口總量51.69%。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為各類宗教的傳入提供了基礎。

歷史上的哈爾濱,宗教種類之多,教堂寺廟之繁,在中國的城市中實屬鮮見。現今留存下來的宗教建築,不僅構成了與眾不同的城市景觀,也是開放包容的歷史見證。


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聖母領報教堂、聖母報喜教堂)

1941年落成,1970年拆毀。拜占庭式俄羅斯東正教聖母報喜教堂。採用了鮑·馬·圖斯塔諾夫斯基的設計方案,可容1200人做禮拜,氣勢恢宏,建築精美,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宏偉、最壯觀的教堂。位於**街(現友誼路),是東正教北京傳教士團駐哈爾濱代表部所在地。


聖·伊維爾教堂

建於1908年,巴洛克式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軍官街(現道里霽虹街)工廠衚衕。折衷主義建築,設計師為德尼索夫。

原貌


聖母安息教堂

建於1908年,原為哈爾濱外僑新墓地入口,俄羅斯東正教教堂鐘塔。位於新市街新墓地,現為南崗區東大直街文化公園內的電子娛樂廳。

原貌


聖·尼古拉大教堂

聖· 尼古拉教堂,俗稱"喇嘛台",曾經是哈爾濱最負盛名的東正教堂之一。當年教堂的設計方案在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完成,經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   教堂座落在被俄國人稱為"新城區"(南崗區中心)的廣場,中心也稱為中央寺院。建於1900年,由東正教教會建築師鮑達雷夫斯基設計,由工程師雷特維夫主持修建,是由原本推積起來的典型井乾式木結構建築。它正門的聖母像和正殿東方外部的壁畫,是俄國畫家古爾希齊文克所作莊嚴肅穆、富麗堂皇;而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則是從莫斯科運來的。

繼尼古拉教堂之後廣場周圍先後建造了莫斯科商店(今天的博物館)、新哈爾濱旅店(今天的國際旅行社)和別洛夫醫院(今天的中山商場)。整個廣場在多種藝術建築中簇擁中,充滿著異國文化氣氛。從此在哈爾濱最高點,"東方小巴黎"的形象開始樹立起來了. 1966年文革中聖·尼古拉教堂被毀。

原貌

為於伏爾加莊園內按原比例原結構重建,和歷史中的尼古拉一樣,沒有使用一根鋼釘,儘可能還原了原貌


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入駐哈爾濱,為軍中宗教儀式需要,建立了一座木結構簡易教堂,該師團撤離後,師團長將教堂捐贈給當地的俄羅斯東正教徒。之後俄國茶商伊·費·赤斯嘉科夫出資六萬盧布,重新整修。東正教海參崴和堪察加地區大主教為教堂落成舉行祝聖儀式。1912年,在木牆外加砌磚牆,形成磚木結構,教堂愈加輝煌壯觀。1922年,東正教哈爾濱大主教區的教徒已達三十萬人,原索菲亞教堂已不能滿足需要,遂另闢新址再建教堂。1923年9月27日,索菲亞教堂在現在的地址上舉行奠基典禮,歷時九年,與1932年1月25日建成,至此,索菲亞教堂成為哈爾濱及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東正教徒奉為聖地,也曾經是哈爾濱的精神聖地。

該教堂是由俄國建築師克亞西科夫主持設計。樣體為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建築面積721平方米。整個教堂分成四層,高度53.35米。它深受拜占庭建築建築藝術影響、有著俄羅斯式的穹頂,羅馬風格的拱券高窗宏,以及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有機組合。特別是1997年的修整,使索菲亞教堂成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風景中一個亮點、每當黃昏來臨,夕陽輝映在高聳的穹頂上,鴿群如雲、樂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亞廣場上,頗有心曠神怡之感。聖·索菲亞教堂現為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


哈爾濱土耳其清真寺(韃靼寺)

始建於1923年。磚木結構的教堂。建築師為尤·彼·日丹諾夫。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風格建築。挺拔高聳的宣禮塔以及兩側對襯圓頂、尖券拱形高窗。表現了伊斯蘭教建築的特徵。洋溢了莊嚴肅穆、寧謐渾重的宗教氣氛。土耳其清真寺這一稱謂的由來,是因最初教徒主要是土耳其人和來自俄國的依特爾人。這些依斯蘭教徒有著彎曲的黑髮,被俄國稱為韃靼人,所以也把這座清真寺稱為韃靼教堂。


哈爾濱清真東寺

始建於 1897年。1904年改建。它是哈爾濱穆斯林的伊斯蘭磚木結構教堂。1935年在眾多伊斯蘭教徒的倡議和捐助下,擴建為426平方米的阿拉伯式禮拜堂。是阿拉伯式教堂建築的經典之作。望月樓和每個穹頂的頂端都高聳著一彎新月、是伊斯蘭教特有的標誌。1996年,為了滿足伊斯蘭教徒禮拜的需要,政整,使這座老建築煥然一新。


聖母守護教堂(聖母帡幪教堂)

始建於1922年。原為木結構大教堂。1930年重建為現在磚石結構的教堂。至今這裡還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澆鑄的重達 2600 公斤大鐘。建築呈拜占廷式建築風格,4個六面體小塔上的4個小穹隆烘托著中間聳起的巨大的穹頂,大穹頂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處上方的鐘樓又起一處小穹頂,錯落有致,凝重莊嚴。1984年政府重新修繕開放。


尼埃拉依教堂(基督教堂)

這是一座帶有北歐風格的哥特式磚木結構的教堂。1914年由德國人倡議、中東鐵路局和民間捐助建成。建築師弗奧羅布設計、當時僅供德國僑民和各國領事館的教徒使用。教堂規模小巧合理、解放後,闢為基督教堂,沿用至今。


.哈爾濱猶太教新教堂

建於1921年,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猶太教教堂。位於道里經緯街。

聖母無染原罪天主教堂(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原為設在公主嶺的隨軍教堂,日俄戰後遷哈爾濱,幾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結構教堂。教堂街由此得名。為木結構的教堂。1935年改磚石結構。俄國建築師斯米爾諾夫·托夫塔諾夫斯基設計。這是一座俄羅斯巴洛克式教堂建築的經典之作。教堂內有聖畫家薩得羅基尼的聖畫和聖母像。原來屬於東正教堂,1980年轉給天主教會,現名為聖母無染原罪教堂。至今,這裡依然有許多俄國人舊地重遊,絡繹不絕地來此參觀。現經對周圍環境的修建綠化,已經成為鬧市中一個清靜去處,成為哈爾濱別具一格的景點。


呼蘭天主教堂

建築面積836平方米。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主體建築系一座雙塔型法國式教堂,高35米,青磚瓦土木結構,具有濃厚的歐式建築藝術風格,其外觀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的教堂建築有相似之處。建築中所有的門、窗均用青磚砌成拱形。在主體建築兩座塔樓中央頂端鑲嵌著紅銅製成的十字架。在第二層樓兩塔中間處懸掛著黃銅鑄造的大鐘,鐘體通高1.05米,周長0.95米。

1908年,法國神甫戴治達主持修建呼蘭天主教堂。青磚外牆,東西18.3米,南北23米,建築面積836平方米。雙塔造型類似於巴黎聖母院,高35米。堂內歐式穹隆大廳寬敞明亮,有兩排紅漆明柱


哈爾濱猶太總會堂舊址

1907年5月3日奠基,1909年1月落成.設計師是卡茲-吉列,1931年火焚後重建.哈爾濱猶太宗教公會曾在此辦公總會堂為二層磚石結構建築,呈拉丁十字形,門窗飾以圓拱和尖拱,屋頂有大小錯落的兩個穹頂,擎起大衛之盾六角聖星,建築十分精美,盡呈猶太建築風格。


里禮拜堂

建於上個世紀30年代地址:道里區新陽路160號


道外禮拜堂

建於1938年,地址:道外區北大六道街14號


哈爾濱哈利路亞大教堂

為哈爾濱最大的基督教堂,經常舉行教堂婚禮.地址:香坊區油坊街147號


南崗天主堂(現代建築)


黎明教堂

建於1998年


松浦教堂

地址:松北區松浦鎮


道外天主堂

腳下是哈爾濱最早的民俗建築:龍王廟.


立匯美羅灣

立匯美羅灣售房處,也是一處精美的教堂建築.


江北尼古拉教堂

1924年建成,毀於1970年代。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松花江北岸太陽島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旅遊 的精彩文章:

人類已經經歷了22個世界濕地日,不過您可能還不知道——在地球上,有一種濕地叫扎龍
從哈爾濱出發——界江界河及出境之旅

TAG:東北網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