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學何以薪火相傳?
您打開了她是公主的第19篇文章。
中華文學何以薪火相傳?
《那些有傷的讀書人》
百年學人的焦慮與反思,多關於後繼無人的無奈,文學意志難得以繼承的悲哀。
---------題記
本書由多篇近現代文學大家的簡略傳記組成,作者以筆者自詡,客觀地評價了蔡元培、季羨林、金克木等十多位老輩先生對中國文學不可磨滅的影響。他們撐起了璀璨的天,讓後來的志士文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信地說話。
三五成群的社會法則在握著筆杆子的文人中展現著,能夠寫出風格的作家,朋友定是不落俗套的,張中行,季羨林,金克木三位先生合稱「燕園三老」,後加鄧廣銘先生,為「未名四老」四個人的人生經歷演繹出了中華文學的點滴進步。這樣的一個豐富的文學作品下,且截取兩人為例:
「六朝人物張中行」——在筆者的視角下,先生的平民色彩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先生不屑於世人給的「國學大家」的帽子,自詡為思想家。張中行先生帶了文化古城的生態,青年時期正巧處於黃金時代,但他漸趨中年時,見證了在被日本侵略之後的中國教育元氣的流失。在五四運動之後,先生終於被國人所共識,老先生身在長期動蕩的時代,不改自己的風格,好似具有魏晉風度的六朝人物。
「有趣的金克木」——充滿好奇心讓人愈發有趣,也讓自學成材不再是奇蹟。先生傳奇的一生,充分的印證了「一切皆有可能。」因為家道中落,被迫輟學。他成為了一名北大的「邊緣生」,「校漂」的生活讓他有了遠超常人的知識儲備。那麼金克木先生這樣一位具有百科全書興趣的自學者,北大東方語言文學系擔任了東方學教授一職也算是實至名歸了。金克木先生去世之後,有人認為不可能再出現金克木了。儘管現在的北京大學仍舊吸引著眾多的「邊緣生」,也不可否認仍存在著像金克木一樣的種子選手,可是四分五裂的學科體系,性情各異的教育管理使得「專家」愈多,「學者」漸少,那麼作者在最後驚呼「世間已無金克木!」顯得愈加不足為奇。
新文化是有一種庸俗進化論趨勢的,激切的知識界,缺少的那一份理性清明,被時間帶走,隨著那些「頑固」的文人的逝去。每一篇小文章的最後,都表達著筆者對文化的擔憂,對先生的不舍,對自己無能以再次撐起文學的悲哀。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沒多少人去用文字表達那一份溫情,去搜集散落在各地的思想火花。
越是通達順應,越能在這個社會站穩腳跟。好想去清華北大走一走。在那孕育了如此醇厚的文學氛圍的地方看看文人們是否還留下了些許被沖刷過得痕迹。今天的北京,儘管雲集著大量的學府,但已經不具備20世紀30年代,文化古城時期,那份書卷和儒雅之氣。一所學府不可能,更不應該成為世俗社會的馬弁。但是,無情的現實,早就粉碎了一介書生天真的願望。學術和政治犬牙交錯,學術的邏輯,迎合政治的邏輯,使得學者成為政府的寄生蟲。越來越感覺這本書並非只是單純的講述近現代文人的一生,更實在地針砭時弊,諷刺現代學府中那些迎合世俗的機敏之人。在講金克木的一段結尾,有這樣一句話:每個老人的離開,都會帶走一個時代。但是我想,現代產物沖淡了文化底蘊,亦或是那些應該被沖淡的人或事。在一大堆人享受著現代信息爆炸的資源高呼保護傳統文化豈不是自相矛盾。所有東西都是大勢所趨,可能再往後多少年,搞文化的學者的地位會像曲藝一樣,看熱鬧的越來越多。卻沒幾個能看的到門道。
TAG:她是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