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那些事兒》29-33終

《孔子那些事兒》29-33終

聲明:本書中一切圖片取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9章楚昭王分地未果、饋魚者、楚弓楚得、楚狂接輿

孔子與弟子們終於擺脫陳蔡困境,被楚國的軍隊迎接到楚國。

楚昭王知道孔子是有大才幹的賢人,就想給孔子一塊方圓七百里的封地,讓他留在楚國效力。

楚國的令尹子西阻止說:「大王派往各侯國的使臣,有像子貢這樣有才幹的嗎?」

昭王說:「沒有。」

子西又問:「大王的左右輔佐大臣,有像顏回這樣的能者嗎?」

昭王說:「沒有。」

子西又問:「大王的將帥,有像子路這樣的將才嗎?」

昭王回答說:「沒有。」

子西還問:「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員,有像宰予這樣的嗎?」

昭王回答說:「沒有。」

子西接著說:「況且我們楚國的祖先在受周天子分封時,封號是子爵,土地跟男爵相等,才不過方圓五十里。

現在孔丘講述三皇五帝的治國方法,申明周公旦、召公奭輔佐周天子的事業,大王如果任用了他,那麼楚國還能世世代代保有方圓幾千里的土地嗎?

想當年周文王在豐邑、周武王在鎬京,作為只有百里之地的主,最終能統治天下。

現在如讓孔丘擁有那七百城土地,再加上那些有才能的弟子輔佐,這不是楚國的福氣,反而是禍患啊。「

楚昭王聽了子西的話,就打消了原來的想法。

這年秋天,楚昭一死在城父。

原文:楚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

「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

「王之將帥有如子路者乎?」曰:「無有。」

「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無有。」

「且楚之祖封於周,號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昭王乃止。

其秋,楚昭王卒於城父。

孔子到楚國去,路上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位打魚人獻給他一些魚,孔子不接受。

打魚人說:「天熱市場又遠,這些魚已經無法賣了,我想與其扔掉,不如獻給君子,所以很冒昧地進獻給您。」

於是孔子拜了又拜,接受了這些魚,讓弟子把地打掃乾淨,準備祭祀。弟子說:「打魚人本來要扔掉這些魚,而老師卻要用來祭祀,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說:「我聽說,怕食物變質而把它送給別人的人,是仁人一類的人,因為他們懂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食物是寶貴的。哪有接受了仁人的饋贈而不祭祀的呢?」

孔子之楚,而有漁者,而獻魚焉,孔子不受.

漁者曰:「天暑市遠,無所鬻yù也,思慮棄之糞壤,不如獻之君子,故敢以進焉.」

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將以享祭.

門人曰:「彼將棄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

孔子曰:「吾聞諸惜其腐,而欲以務施者,仁人之偶也,惡wū有受仁人之饋,而無祭者乎?」

接下來我們要講一個關於楚國的成語:楚弓楚得。

楚國君喜愛打獵。有一次,他騎著馬拚命追逐幾頭野獸,跑了很多路,眼看快要追上了,想拿出弓箭,向野獸射去,哪知道他到腰間一摸,弓已不知去向,原來他跑得太快,在馬上顛來顛去,那張弓早就丟失了。

這是一張製作得非常精美的好弓,隨從人員都覺得丟了十分可惜,官吏就向楚共王請求說:「我們回頭沿路尋找吧。」

楚王阻止說:「不要去尋找了。我是一個楚國人,這弓讓楚國人拾去了,還是在楚國人手裡。楚國人丟失了弓,仍舊由楚國人得到(楚弓楚得) ,有什麼必要去尋找呢?」

孔子知道此事後,說:「楚共王所講表現了胸懷廣大,但他還不夠廣大。應該這樣說,一個人丟失了弓,另一個人得到了,為什麼一定要是楚國人呢?」

後來人們稱讚孔子真正達到大公的境界了。後世就用這個成語來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丟了,可拾到它的人並不是外人。

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

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

孔子聞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孔子居住在楚國的時候,還有這樣一段插曲:

楚國有一個人,叫陸通,字接輿。他平時依靠自己耕種來養活自己。他因為不滿意楚昭王時期的政治混亂,便剪去頭髮,裝瘋而不肯做官,別人就叫他楚狂接輿。這個人呢,喜歡發表各種大而無當的言論。

他說在遙遠的姑射之山上居住著神仙,這些神仙不需要吃五穀,能夠吸風飲露、騰雲駕霧,保障老百姓每年都有好收成,這些言論引起了很多爭議。

楚昭王聽說接輿很有才能,派使者帶著百鎰黃金、車馬二駟去聘請他為官治理江南,但被接輿拒絕,使者只得把禮物丟棄在接輿的家門口。接輿和妻子兩人最後隱居在峨眉山,以蘆柑、韭菜為食,養性山林,淡泊人生,直至死去。

這對夫婦在後來被道教尊為大仙,「天府四相」中的「天機內相」就是指接輿。

羋mǐ姓的陸氏人都認他為始祖。

接輿諷刺孔子這麼積極地游於各國,只為從政做官。

這一天,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前走過,就唱:

「鳳凰呀,鳳凰呀,你的美德為什麼這麼不景氣?過去的不能再挽回,未來的還可以再趕得上。算了吧,算了吧!現在從政的人都是很危險的啊!」

孔子下了車,想和他談談,但接輿卻快步走開了,夫子沒能跟他說上話。

陸真人諱通,字接輿,春秋時楚人也。

《高士傳》云:「楚昭王時政令無常,陸通乃佯狂不仕,時人稱為楚狂。孔予適楚,楚狂接輿迎其門曰:

(《論語》:)楚狂接輿yú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弗得與之言。

其實在當時、乃至於後世,都有很多人不理解孔子,認為他是在求功名利祿。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的夫子心懷家國天下,希望能讓當時的社會有秩序,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他一生的追求。

夫子在楚國不得重用,於是他從楚國返回了衛國。

這一年,孔子六十三歲,是魯哀公六年(前489)。

於是孔子自楚反乎衛。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年也。

這個時候,衛出公輒的父親蒯聵沒有繼位做國君,流亡在外,諸侯對此事屢加指責。而孔子的弟子很多在衛國做官,衛出公輒也想請孔子出來執政。

子路問孔子說:「衛國國想請您出來執政,您打算首先做什麼呢?」孔子回答說:「那我一定首先正名分!」

子路說:「有這樣的事嗎,老師您太迂腐了!為什麼要首先正名份呢?」孔子說:「你這個魯莽的傢伙啊,仲由!要知道,名分不正,說出的話來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那麼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那麼禮樂教化就不能興盛;樂教化不興盛,那麼刑罰不準確適度,那麼老百姓就舉足無措,不知怎麼辦才好。所以君子辦事必須符合名分,說出來的話,一定要切實可行。君子對於他所說出來的話,應該毫不苟且隨便才可以啊。」

其明年,吳與魯會繒zēng,征百牢。太宰嚭pǐ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貢往,。然後得已。

是時,衛君輒zhé父不得立,在外,諸侯數以為讓。而孔子弟子多仕於衛,衛君欲得孔子為政。

《論語》: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

孔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矣。

夫君子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30章孔子返魯、季康子、哀公問政

公元前484,齊國攻打魯國,孔子學生冉求(字子有)為季氏統率軍隊,在郎地同齊國作戰,打敗了齊國的軍隊。

戰後慶功,眾人都很高興。季康子問冉求:「您的軍事才能,是學來的呢?還是天生的呢?」

冉求回答說:「我是從我的老師孔子那裡學來的。」

季康子又問:「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冉有回答說:「若想任用他要符合名分;夫子的學說不論是傳布到百姓中,還是對質於鬼神前,都不會有遺憾之處。

我對於軍事,雖然有功而累計封到二千五百戶人家,而我的老師仲尼卻絲毫不會為此動心的。」

季康子想:原來孔子真是這樣了不起的人。他說:「我想召請孔子回到魯國來,可以嗎?」

冉有說:「如果您想召請他回來,只要不讓小人從中阻礙他,就可以了。」

當時,孔子在衛國,衛國大夫孔文子準備攻打太叔,向孔子問計策。

孔子推辭說不知道,他回到住處便立即吩咐備車離開了衛國,說道:「鳥能選擇樹木棲息,而樹木怎能選擇鳥呢?」

孔文子堅決拘留他。

恰好魯國季康子派來公華、公賓、公林等人,帶著禮物來迎接孔子,孔子就回魯國去了。

孔子離開魯國十四年又回到魯國。

原文:

魯哀公七年,冉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於郎,克之。

季康子曰:「子之於軍旅,學之乎?性之乎?」

冉有曰:「學之於孔子。」

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

對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

求之至於此道,雖累千社,夫子不利也。」

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對曰:「欲召之,則毋以小人固之,則可矣。」

而衛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於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

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固止。

會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

回到魯國後的孔子,很受人尊敬。當權大夫季康子經常向孔子來請教為政之道。

有一次,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搞好國家政治。

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是國家領導者,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問孔子:「如果殺掉那些無道的壞人來成全有道的好人,怎麼樣?」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好,老百姓也會跟著您往好的方向走。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這裡講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為。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還有一次,季康子苦於魯國盜賊太多,問孔子對策。

孔子答道:「如果您自己不貪求財貨,即使你獎勵偷盜,他們也不會去偷。」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尊敬我、忠於我而又相互鼓勵著做好事該怎樣去做呢?」

孔子說:「你對待百姓的事態度要嚴肅端莊,他們就會尊敬你;

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愛,百姓就會盡忠於你:

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那些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互、勉勵,加倍努力做好事了。」

儘管孔子受到當政大夫的尊重,可是卻並沒有人請孔子出來做官。

反而是爭相聘請孔子的學生們出來做事。

季康子有一次問孔子:「您的學生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

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季康子又問:「端木賜(子貢)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

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於管理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

孔子說:「冉求有才能,對於管理國家政事有什麼困難呢?」

所以孔夫子的學生們開始在魯國為官做事。

《論語》: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不只是季康子,當時魯國國君魯哀公,也經常向孔子請教問題。

《中庸》之中有載:

有一次,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治國之道。

孔子回答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方略,全都記載在簡冊上。有這樣的賢人在世,他的治國措施就能施行;如果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的治國措施就不能施行了。

所謂天之道就是勤勉地化生萬物;人之道就是勤勉地處理政事;地之道就是迅速地讓樹木生長。

政治,就像蘆葦的生長一樣,百姓得到教化就能很快成功。

所以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得到人才、選取人才在於修養自身、修養道德要以仁為本。

仁,就是具有愛人愛已之心。

親人是最大的仁;而愛自己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努力修政自己的錯誤,做一個對社會家國有貢獻的人。

義,就是事事做得適宜,符合道義。

尊重賢人是最大的義。愛親人要分親疏,尊重賢人要有等級,這就產生了禮。

禮,這是政治的根本。

魯哀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者,猶蒲盧也,待化以成,故為政在於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以生也.

因此一個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就不能不侍奉父母,愛護親人;要侍奉父母,愛護親人,就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就不能不知天道。

天下共通的人倫大道有五條,用來實行這五條人倫大道的德行有三種。

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婦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這五條是天下共通的大道。

智、仁、勇三種品德,是天下共通的道德。

禮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達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達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實現這些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有的人天生就知道,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有的人經歷了困苦才知道,最終都知道了,這是一樣的。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做,有的人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被迫勉強去做,最終成功了,也都是一樣的。」

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

哀公說:「您說得太好了,達到極點了,但我實在鄙陋,不足以做到這些啊。」

孔子說:「喜歡學習就近於有了智慧,努力實行就近於有了仁心,知道恥辱就近於有了勇氣。

知道了這三者,就知道了如何修身;知道如何修身,就知道如何治理人;知道如何治理人,就能完成治理國家的事情了。」

哀公問:「治理國家的事到此就完了嗎?」

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實固,不足以成之也.」

孔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者矣.」

公曰:「政其盡此而已乎?」

孔子說:「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那就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親愛親人,敬重大臣,體恤群臣,愛民如子,招納工匠,優待遠客,安撫諸侯。

修養自身就能確立正道,尊重賢人就不會困惑,親愛族人叔伯兄弟就不會怨恨,敬重大臣遇事就不會迷惑,體恤群臣士人的回報就會更加厚重,愛民如子百姓就會努力工作,招納百工財物就會充足,優待遠客四方之人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人就會敬畏。」

孔子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夫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兄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哀公問:「怎麼做呢?」

孔子說:「像齋戒那樣穿著莊重的服裝靜心虔誠,不符合禮儀的事堅決不做,這就是修養自身的原則;

驅除小人,疏遠女色,看輕財物而重視德行,這就是尊重賢人的原則;

給有才能的人加官晉爵,給以豐厚的俸祿,與他們愛憎一致,這就是讓親人更加親愛的原則;

官員眾多足供任使,這就是勸勉大臣的原則;

真心誠意地任用,給以豐厚的俸祿,這就是獎勸士人的原則;

勞役不誤農時,減少賦稅,這就是愛民如子的原則;

每天省察,每月考核,付給的工錢糧米與工作業績相稱,這就是獎勸百工的原則;

來時歡迎,去時歡送,嘉獎有善行的人而憐惜能力差的人,這就是優待遠客的原則;

延續絕嗣的家族,復興廢亡的小國,治理禍亂,扶持危弱,按時接受諸侯朝見聘問,贈送豐厚,納貢菲薄,這就是安撫諸侯的原則。

公曰:「為之奈何?」

孔子曰:「齊潔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饞遠色,賤財而貴德,所以尊賢也;爵其能,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篤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廩稱事,所以來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綏遠人也;繼絕世,舉廢邦,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治理天下國家有九條原則,實行這些原則的方法只有一個。

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無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語言就會順暢;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出現困窘;行動先有準備,就不會愧疚;道路預先選定,就不會阻礙不通。

治天下國家有九經,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下位的人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眾。得到在上位人的信任是有規則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規則的,不能讓父母順心,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讓父母順心是有規則的,反省自己不真誠,就不能讓父母順心;使自己真誠是有規則的,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使自己真誠。

在下位不獲於上,民弗可得而治矣;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不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不順於親,不信於友矣;順於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於善,不誠於身矣.

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

如果有誠心,不用勉強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擁有,從從容容就能符合中庸之道,這是聖人表現出來的形象。

真誠的人,就是選擇好善的目標執著追求的人。」

誠者,天之至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夫誠弗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之所以體定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哀公說:「您教給我的方法已經很完備了,請問從什麼地方開始實施呢?」

孔子說:「樹立仁愛從愛父母開始,可以教民眾和睦;樹立恭敬從尊敬長輩開始,可以教民眾順從。

教人慈愛和睦,民眾就會認為親人是最寶貴的;教人恭敬,民眾就會認為服從命令是最重要的。

民眾既能孝順父母,又能聽從命令,讓他們做天下的任何事情,沒有不行的。」

魯哀公說:「我既已聽到了這些話,我很害怕不能果斷地實行它而犯錯誤啊。」

關於此類對話,《禮記》與《孔子家語》中有記載,同學們有興趣就去查閱吧。

公曰:「子之教寡人備矣,敢問行之所始.」

孔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而民貴用命.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可.」公曰:「寡人既得聞此言也,懼不能果行而獲罪咎.」

但是魯國最終也沒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要求出來做官。

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這也許是因為每個人都害怕孔子的影響力太大,手下人才眾多。萬一有一天孔老師不搞人文,想搞政治,恐怕會迅速崛起,天下無敵啦!那讓別的野心家可怎麼辦呢?

如今我們自然知道可愛可敬的孔夫子是胸懷天下,心繫千秋萬代子孫的人。才不屑於跟人在官場上爭來斗去,而且老人家年紀也大了,時間恐怕也不多了,他也懶得再去走那樣一條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31章刪詩書,訂禮樂 《經解》

孔子所生活的那個時代是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詩》(《詩經》)、《書》(《尚書》等典籍也殊缺不全了。

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禮儀制度,編定了《書傳》(尚書)的篇次,上起唐堯、虞舜之時,下至春秋初期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後,加以整理編排。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

孔子說:「夏代的禮儀制度我還能講出來,只是夏的後代杞國沒有留下足夠證明這些的文獻了。殷商的禮儀制度我也能講出來,只是殷商的後宋國沒有留下足夠證明這些制度的文獻了。如果杞、宋兩國有足夠的文獻,我就能證明這些制度了。」

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孔子考察了殷代繼承夏代對禮儀制度所作的增減之後說:「將來即使經過一百年,那所增減的也是可以預知的。因為一種是重視文采,另一種是重視樸實。

周代的禮儀制度是在參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礎上制定的,多麼豐富多采呀,我主張用周代的禮儀」

所以《尚書》、《禮記》都是孔子編定的。

《論語》:曰: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曾對魯國的樂官太師說:「音樂是可以通曉的。剛開始演奏的時候要互相配合一致。繼續下去是節奏和諧,聲音清晰,連續不斷,這樣直到整首樂曲演奏完成。」

孔子又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之後,就開始訂正詩樂,使《雅》、《頌》都恢復了原來的曲調。」

「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古代留傳下來的《詩》(詩經)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時,他把重複的刪掉了,選取其中合於禮義的部分篇錄在一起,用於禮義教化。

最早的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敘述殷、周兩代的興盛,直到周幽王、周厲王的政治缺失,而開頭的則是敘述男女夫婦關係和感情的詩篇。

所以說:「《關睢》這一樂章作為《國風》的第一篇;

《鹿鳴》作為《小雅》的第一篇;

《文王》作為《大雅》的第一篇;

《清廟》作為《頌》的第一篇」。

三百零五篇詩孔子都曾演奏歌唱,以求合於《韶》、《武》、《雅》《頌》這些樂曲的音調。

先王的樂制度從此才恢復舊觀而得以稱述,王道 完備了。

孔子也完成了被稱為「六藝」的《詩》、《書》、《樂》、《易》、《春秋》的編修。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rèn席,

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

《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禮記》中有一篇《經解》,同學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孔子說:「進入一個國家,觀察這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教化做的怎麼樣。

如果百姓都是溫和柔順、樸實忠厚,那就是《詩》教的結果;

如果是通曉遠古之事,那就是《書》教的結果;

如果是心胸廣闊坦蕩,那就是《樂》教的結果;

如果是清潔沉靜、洞察細微,那就是《易》教的結果;

如果是端莊恭敬,那就是《禮》教的結果;

如果是善於辭令和鋪敘,那就是《春秋》教的結果。

不過,一切事情都要掌握好「度」,教育化民也一樣。

學者如果學《詩》學過了頭,就會愚蠢;

如果學《書》學過了頭,就會狂妄;

如果學《樂》學過了頭,就會狂放過分;

如果學《易》學過了頭,就會迷信;

如果學《禮》學過了頭,就會煩瑣;

如果學《春秋》學過了頭,就會犯上作亂。

所以,作為一個國民,如果溫和柔順、樸實忠厚而不愚蠢,那就是真正把《詩》學好了;

如果通曉遠古之事而不狂妄,那就是真正把《書》學好了;

如果心胸廣闊坦蕩而不過分,那就是真正把《樂》學好了;

如果清潔沉靜、洞察細微而不迷信,那就是真正把《易》學好了;

如果端莊恭敬而不煩瑣,那就是真正把《禮》學好了;

如果善於辭令和鋪敘而不犯上作亂,那就是真正把《春秋》學好了。」

《禮記.經解》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

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

《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所謂天子,就是與天地同參。

所以他的道可以與天地匹配,他的恩惠普及萬物,他的明亮如同日月,普照天下而不遺漏任何一個角落。

在朝廷上,他開言必講仁聖禮義之事;

退朝之後,必聽中正和平之樂;

走路之時,身上的佩玉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登車之時,車上的鶯和發出悅耳的聲響。

升朝與退朝,都按禮行事;走路與登車,都有一定規矩;百官各得其所,萬事井然有序。

《詩經》上說:「我們的國君是個仁善君子,他的言行從不走樣。因為他的言行從不走樣,所以是四方各國的好榜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天子發號施令而百姓衷心擁護,這叫做「和」;

上下相親相愛,這叫做「仁」;

百姓想要的東西不用開口就能得到,這叫做「信」;

為百姓消除天災人禍,這叫做「義」。

義與信,和與仁,是稱霸稱王的工具。有稱霸稱王的志願,而無稱霸稱王的工具,是達不到目的的。

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謂之義。義與信,和與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無其器,則不成。

用禮來治國,就好比用秤來稱輕重,用繩墨來畫曲線直線,用規矩來畫方形圓形。

所以,如果把秤認真地懸掛起來,是輕是重就騙不了人了;

把繩墨認真地陳設那裡,是曲線是直線就騙不了人了;

把規矩認真地陳設那裡,是方形是圓形就騙不了人了;

如果君子深明於禮,那麼任何奸詐伎倆也就騙不了人了。

所以,重視禮、遵循禮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不重視禮、不遵循禮的人,叫做無道之民。

禮的運用以敬讓為貴,把禮運用到宗廟之內,就會人人恭敬;

把禮運用到朝廷之上,就會貴賤有別;

把禮運用到家庭之內,就會父子相親、兄弟和睦;

把禮運用到鄉里之中,就會形成尊老愛幼的風氣。

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圜(圓)也。

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

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故以奉宗廟則敬,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以處室家則父子親、兄弟和,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此之謂也。

所以制定了朝覷之禮,是用來表明君臣之間的名分;

制定了聘問之禮,是用來讓諸侯互相尊敬;

制定了喪祭之禮,是用來表明臣子不應忘記君親之恩;

制定了鄉飲酒之禮,是用來表明尊老敬長的道理;

制定了男婚女嫁之禮,是用來表明男女的有所區別。

禮,可以用來消除禍亂的根源,就好比堤防可以防止河水泛濫那樣。

故朝覲jìn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

所以,如果認為早先的堤防沒有用處而加以破壞,一定會釀成水災;認為老輩子的禮沒有用處而廢棄不用,一定會導致天下大亂。

所以說,如果廢棄男婚女嫁之禮,夫婦之間的關係就會遭到破壞,而淫亂苟合傷風敗俗的壞事就多了;

廢棄鄉飲酒之禮,就會導致人們沒老沒少,而互相爭鬥的官司就多了;廢棄喪祭之禮,就會導致作臣子的忘掉君親之恩,而背叛死者、忘記祖先的人就多了;

廢棄朝勤、聘問之禮,就會導致君臣之間的名分喪失,諸侯的行為惡劣,而背叛君主、互相侵陵的禍亂就會產生了。

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

故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鬥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

所以,禮的教化作用是從看不見的地方開始,它禁止邪惡是在邪惡處於萌芽狀態時就開始了,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之中日積月累地棄惡揚善,所以先王對它非常重視。

《易》上說:「君子非常重視事情的開始。開始的時候儘管只是一點不起眼的差錯,結果卻會導致極大的禍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此之謂也。

這篇文章中關於《六經》學習的意義、價值及方向都做了很深刻的闡述。更讓我們了解「禮教」的重要性。

同學們,我們學習中華文化、我們讀經讀史,只有一個目的——正心、修身以俟天下!

只有我們自己努力學習,才能擁有智慧與力量,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才能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讓我們愛的人過得更幸福。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此之謂也。

32章

弟子二三事、《春秋》、絕筆

下面我們講幾件孔子與學生們的幾件事:

有一次,孔子向北遊覽到農山,子路、子貢、顏淵在身邊陪著。

孔子向四面望了望,(大概是天高雲淡,峰巒疊起)感嘆地說:「在這裡集中精力思考問題,什麼想法都會出現啊!你們每個人各談談自己的志向吧,我將從中做出選擇。」

子路走上前說:「我希望有這樣一個機會,白色的指揮旗像月亮,紅色的戰旗像太陽,鐘鼓的聲音響徹雲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盤旋舞動。我帶領一隊人馬進攻敵人,必會奪取敵人千里之地,拔去敵人的旗幟,割下敵人的耳朵。這樣的事只有我能做到,您就讓子貢和顏淵跟著我吧!」

孔子說:「嗯,真勇敢啊!」

子貢也走上前說道:「我願出使到齊國和楚國交戰的廣闊原野上,兩軍的營壘遙遙相望,揚起的塵埃連成一片,士兵們揮刀交戰。在這種情況下,我穿戴著白色衣帽,在兩國之間勸說,論述交戰的利弊,解除國家的災難。這樣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您就讓子路和顏淵跟著我吧!」

孔子說:「真有口才啊!」

顏回後退不說話。

孔子說:「顏回,過來,為何只有你沒有志向呢?」

顏回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貢都已經說過了,我還說什麼呢?」

孔子說:「雖然如此,還是各人說說各人的志向,你就說吧。」

顏回回答說:「我聽說薰草和蕕草不能藏在同一個容器中,堯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個國家,因為他們不是同一類人。

我希望得到明王聖主來輔助他們,向人民宣傳五教,用禮樂來教導他們,使百姓不修築城牆,不逾越護城河,劍戟之類的武器改鑄為農具,平原濕地放牧牛馬,婦女不因丈夫長期離家而憂慮,千年無戰爭之患。

這樣,子路就沒有機會施展他的勇敢,子貢就沒有機會運用他的口才了。」

孔子表情嚴肅地說:「這種德行是多麼美好啊!」

子路舉起手來問道:「老師您選擇哪種呢?」

孔子說:「不耗費財物,不危害百姓,不費太多的言辭,這隻有顏回才有這個想法啊!」

《說苑》:孔子北遊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

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

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鍾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貢復進曰:「賜願使齊楚合戰於漭瀁之野,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賜著縞衣白冠,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唯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

夫子曰:「辯哉.」顏回退而不對.

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願乎?」

顏回對曰:「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雲焉.」孔子曰:「雖然,各言爾志也,小子言之.」

對曰:「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願得明王聖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

夫子凜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

孔子曰:「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

孔子晚年喜歡鑽研《周易》,他詳細解釋了《彖辭》、《錫辭》、《卦》、《文言》等。

孔子讀《周易》刻苦勤奮,以致把編穿書簡的牛皮繩子也弄斷了多次。他還說:「再讓我多活幾年,這樣的話,我對《周易》的文辭和義理就能夠充分掌握理解了。」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用《詩》、《書》、《禮》、《樂》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中能精通禮、樂、射、御、數、術這六種技藝的有七十二人。至於像顏濁鄒那樣的人,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誨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個方面:學問、言行、忠恕、信義。

孔子為弟子訂四條禁律: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

孔子認為應當特別謹慎處理的是:齋戒、戰爭、疾病。

孔子很少談到利,如果談到,就與命運、仁德聯繫起來。

他教育弟子的時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難,煩悶發急的時候,不去啟發開導他。他出一個道理,弟子不能觸類旁通地推演出似的道理,他就不再重複講述了。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眾。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之所慎:齊(齋),戰,疾。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fěi不發,舉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在自己的鄉里,謙恭得像個不善言談的人。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這些場合,卻能言善辯,言辭明晰而又通達,然而又很恭謹小心。

上朝時,他與上大夫交談,態度和悅,中正自然;與下大夫交談,就顯得和樂安詳了了。

孔子進入國君的公門,低頭彎腰,恭敬謹慎,進門後急行而前,恭有禮。國命他迎接賓客,容色莊重認真。國君召見他,不等待車駕備好,就動身起行。

魚不新鮮,肉有變味,或不按規矩切割,孔子不吃。席位不正,不就坐。他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

在一天內哭泣過,就不會再歌唱。看見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是個小孩,也必定改變面容以示同情。

其於鄉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誾yín誾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門,鞠躬如也;趨進,翼如也。君召使儐,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魚餒,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

孔子晚年時說:「不成啊,不成啊!君子最擔憂的就是死後沒有留下好的名聲。我的主張不能實行,我用什麼貢獻給後人呢?」

於是他就根據魯國的史書作了《春秋》。

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 括魯國十二個國君。

以魯國為中心記述,尊奉周王室為正統,以殷商的舊為借鑒,推而上承夏、商、周在法統,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

所以吳、楚的國自稱為王的,在《春秋》中仍貶稱為子爵;

晉文公在踐土與諸侯會盟,實際上是召周襄王入會的,而《春秋》中卻避諱說「周天子巡狩來到到河陽」。

依此類推,《春秋》就是用這一原則,來褒貶當時的各種事件,後有的國君加以稱推廣開來,使《春秋》的義法在天下通行,天下那些亂臣奸賊就都害怕起來了。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

乃因史記作,上至隱公,下訖qì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

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

晉文公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

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

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時,文辭上有可與別人商的時候,他從不獨自決斷。到了寫《春秋》時就不同了,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應當刪的一定刪掉,就連子夏這些長於文字的弟子,一句話也不能給他增刪。

弟子們學習《春秋》, 孔子說:「後人了解我將因為《春秋》,後人怪罪我恐怕也將因為《春秋》啊。」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

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魯哀公十四年,叔孫氏的車士叫子鉏商,在城外的林野里打柴時,捕到一隻麒麟。子鉏商折斷麒麟的左前中,將它抬上車子載了回來。叔孫氏以為這樣很不吉利,就命子鉏商將麒麟扔到城外。

之後叔孫派人問孔子:「有像獐子一樣的東西,卻長著角,是什麼呢?」

孔子來到城外看到受傷的麒麟,痛心地說:「這是麒麟呀!你為什麼要來呢?為什麼要出來呢?」

孔子看著麒麟,傷心地哭了起來。叔孫氏一聽竟是麒麟,馬上就派人將它拉走了。

子貢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問老師:「你為什麼哭呀?」

孔子感慨地說:「自古以來,只在人間有明王聖主出現,讓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太平的盛世,鳳凰、麒麟這樣的祥獸才會出現。否則,若它在亂世出現就遇害。而如今世事混亂,爭奪侵伐,百姓困苦,它出現的不是時候啊!」

自此,孔子絕筆,不再寫《春秋》。

魯哀公十四年,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鉏商,採薪於大野,獲麟焉,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棄之於郭外.

使人告孔子曰:「有麏jūn而角者,何也?」

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

反袂mèi拭面,涕泣沾衿.叔孫聞之,然後取之.

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

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害,吾是以傷焉.」

33章終記-百世之師——素王

公元前478年4月的一天,孔子早晨起來,背著手拖著手杖,在門口優遊地漫步,吟唱道:「泰山要崩塌了嗎?梁木要毀壞了嗎?哲人要困頓了嗎?」唱完回到了屋內,對著門坐著。

剛好子貢來看望老師,聽到歌聲,說:「泰山要是崩塌了,我仰望什麼呢?梁木要是毀壞了,我依靠什麼呢?哲人要是困頓了,我去效仿誰呢?老師大概要生病了吧?」於是快步走了進去。

孔子嘆了一口氣說:「賜!你怎麼來的這樣晚?我昨夜夢見自己坐在兩楹之間祭奠。夏朝人將靈柩停在對著東階的堂上,那是處在主位上;

殷人將靈柩停在堂前東西楹之間,那是處在賓位和主位之間;

周人將靈柩停在對著西階的堂上,那就是迎接賓客的地方。

而我孔丘是殷商的後人。現今沒有明王興起,天下誰能尊奉我呢?我大概快要死了。」隨後卧病在床,七天就去世了,死時七十二歲。

天下大哀。

魯哀公來哀悼孔子說:「上天不憐憫我呀,不願留下這一位老者,讓他保障我一人居於君位,使我憂愁而痛苦。嗚呼哀哉!尼父(孔子字仲尼,尊稱),失去您我就沒有榜樣來自律了。」

子貢說:「您不想在魯國善終嗎?老師曾說過:『禮儀喪失就會昏暗不清,名分喪失就會造成過錯。』失去志向是昏暗,失去身份是過錯。老師活著時您不重用,死後才致哀悼,這不合禮儀;您又自稱一人,這不符合魯國國君的名分。您把禮和名都喪失了。」

《禮記.檀弓.終記》:

公元前478年,孔子蚤(早)晨作,負手曳yè杖,逍遙於門,而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壞)乎!喆(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

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吾將安杖;喆人其萎,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趨)而入.

夫子歎(嘆)而言曰:「賜,汝來何遲.予疇昔夢坐奠diàn於兩楹yíng之間,夏後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zuò,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即與賓主夾之,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而丘也即殷人,夫明王不興,則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將死.」遂寢病,七日而終,時年七十二矣。

哀公誄lěi曰:「昊天不弔,不憖yìn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qióng煢余在疚,於乎哀哉!尼父無自律.」

子貢曰:「公其不沒於魯乎?夫子有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志為

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餘一人」,非名,君兩失之矣.』」

孔子去世後,弟子們猶疑不定,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喪禮服制。

子貢說:「以前先生對待顏回的喪事,如同死了兒子一樣,但沒穿喪服,對待子路的喪事也是一樣。今天我們對待先生的喪事就像對父親的喪事一樣,但不穿那樣等級的喪服。」

於是弟子們都穿上弔喪的服裝繫上麻帶。

孔子死後葬在魯城北面的泗水岸邊,弟子們都在心裡為他服喪三年。三年心喪完畢,大家道別離去時,都相對而哭,又各盡哀;有的就又留了下來。

只有子貢在墓旁搭子一間小房住下,守墓總共六年,然後才離去。

弟子及魯國他人,相率遷往墓旁居住的一百多家。因而就把這裡命名為「孔里」。

魯國世世代代相傳,每年都定時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們也在這時來這裡講習禮儀,行鄉學業考校的飲酒禮,以及比射等儀式。

孔子的墓地有一頃大。

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們所居住的內室,後來就改成廟,藉以收藏孔子生前穿過的衣服,戴過的帽子,使用過的琴、車子、書籍等,直到漢代,二百多年間沒有廢棄。漢高祖劉邦經過魯地,用牛羊豬三牲俱全的太牢禮儀祭祀孔子。

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謁孔子墓,然後才去就職處理政務。

二三子三年喪畢,或留或去,惟子貢廬於墓六年.

自後群弟子及魯人處於墓如家者百有餘家,因名其居曰孔里焉。

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飲大射於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頃。

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

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後從政。

百世之師——素王

太史公說:《詩》中有這樣的話:「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雖然我不能達到這種境地,但是心裡卻嚮往著他。

我讀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到了魯地,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輛、衣服、禮器,目睹了讀書的學生們按時到孔子舊宅中演習禮儀的情景。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戀不願離去。

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賢人也夠多的了,當活著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一死什麼也就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他的名聲和學說已經傳了十幾代,讀書的人仍然崇他為宗師。

從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來做為判斷衡量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

譯:從前子貢向孔子問道:『先生是聖人嗎?』

孔子說:『聖人那是我做不到的,我只是不停學習不會厭倦,教育上不怠倦罷了。』

子貢說:『學習上不厭煩,是智慧;教育上不怠倦,是愛民。既有愛又有智,先生就是聖人了。』

宰我說:『依我來觀察孔夫子,其賢能超過堯、舜遠多了。』

子貢說:『見其外表就知道其政務如何,聽到其音樂就知道其君施政的規律,即使從百世之後來評價這百世中的君王,也沒有一個人能違背孔夫子的觀點。自有人類以來,沒有孔子這樣的人。』

有若說:『難道只有民眾有高下之分嗎?麒麟比於走獸,鳳凰比于飛鳥,泰山比於土堆,河海比於水塘,都是同類。

聖人比於民眾,也是同類。高出同類,超越群體,自有人類以來,沒有誰比孔子更負有盛名的了。』」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

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太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好了,同學們,我們可敬可愛的孔夫子的故事到這裡就算結束了。

可孔子留給後人的智慧與影響卻一直延續至今。

他整理中華上古文獻,流傳給後世。他的言說教導無數後人如何做人做事。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前人的智慧,那麼在我們漫長的中華歷史中,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英雄人物,在我們的民族無數次經歷災難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保衛家國。

所以,今天的中國依舊挺立於世,依舊是炎黃子孫的世界。

所以,我愛孔夫子!

向孔子致敬!

正心學堂.

正心學堂.

國學經史文化教育

全日制國學私塾

寄宿制 - 走讀制

1胎早教班(0-3歲)

2

童蒙班(3-6歲)

3

全日制少年班6-18歲

4

業餘班(中小學生

5

公益班(全民

報名面試電話:

於老師:13130906676

蘇老師:18304271603

學習內容:

中文經典:

1. 《學庸論語》 21,411字

2. 《孟子》 35,498

3. 《老子莊子選》 22,100

4. 《易經》 22,668

5. 《詩經》 30,375

6. 《唐詩三百首》 22,518

7. 《書禮春秋選》 28,693

8. 《古文選》40,236

9. 《詩歌詞曲選》 31,725

10.《佛經選》25,936

11.《傷寒論》49,444

12.《內經知要》 16,876

13.《孝弟三百千》 20,717

英文經典:

1.《仲夏夜之夢》17,758

2.《莎翁十四行詩》18,140

3.《英文名著選》14,879

4.《英文聖經選》12,772

5.《柏拉圖蘇氏自辯》16,372字

培養孩子的大胸襟、大格局、大智慧,從這裡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