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研讀》第98期 論語公冶長篇第七

《經典研讀》第98期 論語公冶長篇第七

GIF

公冶長篇第七

原 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注 釋

桴:音fū。竹木編成可以航行的工具,大的稱為筏,小的叫做桴。

從:跟隨、隨從。

無所取材:不知道所需要的材料在哪裡?

義 釋

  《四書集注》程子曰:「浮海之嘆,傷天下之無賢君也。子路勇於義,故謂其能從己,皆假設之言耳。子路以為實然,而喜夫子之與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譏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適於義也。」

《四書蕅益解》:正為點醒子路而發。非是嘆道不行。

《論語新解》:此章辭旨深隱,寄慨甚遙。戲笑婉轉,極文章之妙趣。兩千五百年前聖門師弟子之心胸音貌,如在人耳目前。至情至文,在《論語》中別成一格調,讀者當視作一首散文詩玩味之。

或說:〈子罕篇〉有「子欲居九夷」章,此章浮海,亦指渡海去九夷。孔子自嘆不能行道於中國,猶當行之於蠻夷,故此章之浮海,決非高蹈出塵,絕俗辭世之意。然此章記者則僅言浮海,不言居夷,亦見其修辭之精妙。讀者當取此章與「居夷」章參讀,既知因文考事,明其實際,亦當就文論文,玩其神旨。如此讀書,乃有深悟。若專以居夷釋此章之浮海,轉成呆板。義理、考據、辭章,得其一,喪其二,不得謂能讀書。

今 譯

孔子說:「如果我主張的仁道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你的勇氣比我強,可惜太不了解我的心思。」

主 旨

孔子感嘆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

引 述

當孔子說他想乘坐木桴出海的時候,他心中並沒有放棄理想的念頭。他只是看到當時的亂象,使他的理想難以實現,有一些感嘆。不料子路認為老師真的要這樣,所以孔子才用「連造桴的材料,都沒有著落,怎麼乘坐木筏出海」來指點子路,實在太不了解老師的心思。

無所取材,字面上的意思,是找不到造桴的材料。深一層的意思,則是不能裁量事理。引申為不明白孔子的心意。用這種方式,來學習論語,應該比較妥當。

「道」字的本意,是行走的道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是道路,便可以行走,並沒有好壞、善惡的分別。但是這裡所說的「道」,具有價值判斷,帶有正邪的評價,專指正道、中道而言,不包括邪道、偏道在內。意思是孔子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能夠不擇手段,才有「道不行」的感慨。

生 活 智 慧

(一)一個人具有使命感,就不會遇到困難,便心灰意冷,想要放棄自己的理想。即使有時候嘴巴說說,也不致動搖原先的堅持。

(二)孔子一生奔波,始終無怨無悔。這種不折不撓、始終如一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

(三)在理想尚未確定之前,不能固執,以免偏了目標,還難以糾正。若是目標明確,便應該堅持貫徹,不輕易改變。

建 議

沒有把握的事情,最好不要固執,以免形成偏見和成見,妨礙自己的進步。

別 裁

這裡由孔子的感慨引出對子路的評價。

一天,孔子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文化難以振興以及社會風氣無可挽回,文化、德政、教育無法推行,心灰意冷,打算乘桴到海外歸隱。看看門下弟子,說道,能和我一起歸隱的也只有仲由了。子路聽後非常高興,似乎明天就要出發了。孔子接著說,仲由的膽量、勇氣都超過我,可是我們找不到能漂洋出海到達海外仙山的木材啊!當時沒有造船業,出海只有獨木舟和木筏,桴,一顆木頭掏成的獨木舟,當時南方多用小竹排、小木筏,北方多用獨木舟。

關於「無所取材」大概有三種解釋:第一說「材」通「哉」,說子路除「勇」外,一無可取;第二種說「材」通「裁」,說子路不會判斷、仲裁,以為真要出海;第三種就是原意,是表明孔子說雖然你想和我同去,可取沒有能遠行的工具啊!表明孔子只是太累了,發發牢騷,並不是真心想遠遁世外。

仲由,春秋末魯國人(今山東泗水縣人),字子路與孔子同齡,僅少孔子9歲。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講信義,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仲由後做衛國大夫孔悝之蒲邑宰,衛國貴族發生內訌,慷慨赴死。

看孔子的修養和歷史上對仲由的記述,我更傾向於第三種解釋,第一種應不可能,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作為七十二賢之一難道只有勇武一點可取,其道德修養必定高超。再看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很少提及缺點,都是講的弟子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即便對「宰予晝寢」也不是孔子對宰予的批評,所以讀古書有時不必刻意搞複雜,也許真相真的很簡單,就是字面的原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州理工國學會 的精彩文章:

《經典研讀》第60期 論語八佾篇第二十

TAG:蘭州理工國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