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聲雄周末學習心語 NO:346第四個故事:「量子」究竟是什麼?

聲雄周末學習心語 NO:346第四個故事:「量子」究竟是什麼?

2018年2月17日(星期六)

一、何謂量子?量子有多大?

19世紀末,盧梅爾做了個「黑體輻射實驗」,發現黑體輻射的電磁波能量是不連續的,普朗克提出了普朗克輻射公式,並告訴大家:「別怕,能量這玩意兒本來就是一份一份傳播的。」這就是量子力學的起點。

「量子」,就是一份一份傳播的能量的最小單位,小到什麼程度?它的直徑只有10的-15次方,小到足以穿過任何一個細胞。如果把細胞比喻成一個地球的話,量子就相當於地球上的一顆露珠。量子可以自由進出細胞的任何微小縫隙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二、「量子」具有兩大特性:

一是「微粒子特性」,就如上面說到的:量子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微粒子;

二是「高頻能量波特性」,量子能產生每秒上億次的振動,向外發射高頻能量波。它可以與人體自身的磁場能量波形成共振,糾正人體波動混亂的磁場,使運行混亂的電子再重新排序,從而修復受損細胞,補充細胞能量,提高人體生命力。

以上量子的兩個特性,即著名的「量子波粒二重性」。

三、著名足球運動員獲得諾貝爾獎

不要小看「量子理念」的出現,1900年至今,量子技術經歷了從概念、理論到應用、發展、成果這一過程。量子技術被稱為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技術。目前已經被應用在很多領域:半導體、晶元技術、航天航空、醫療器械、通訊設備、生物工程等。我們生活中的電腦、MP3、微波爐、醫院的檢測儀器等都是依據量子技術製造出來。

今天的科技,仍然在消化100年前量子力學的理論。量子力學推動人類科技爆炸式增長100年。

在百年歷史發展進程中在此領域誕生諾貝爾獎獲得者12人,被譽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

前面講到:19世紀末,盧梅爾做了個「黑體輻射實驗」,發現黑體輻射的電磁波能量是不連續的。愛因斯坦馬上照這個套路研究,巧妙解釋了「光電效應」,說明光也是由一份一份不連續的光子組成的,也因此得到了諾貝爾獎。

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心想:光如果既是連續的又是一粒一粒的,那麼反過來,一粒一粒的實體微粒(如電子、原子等)會不會也是連續的波?於是提出了「德布羅意波」 ,也叫物質波。即所有的粒子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動性。詭異的是,這居然被實驗證明了!

量子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了方程,系統的闡述了微觀粒子運動狀態的基本規律,成為量子力學最重要的公式,沒有之一!

如果所有的粒子都有波動性,那由這些粒子組成的人、房子、甚至地球,如何認······?許多人都不敢往下想了!

有一個人叫波爾,用「波爾模型」,在氫原子上解釋成功了。即,電子軌道也是不連續的,也是一段一段的。還解釋了諸如「帶有負電的電子繞著帶有正電原子核旋轉時,為什麼不會被吸到原子核上」此類的問題。因此,獲得諾貝爾獎。波爾,還是丹麥足球隊主力,當年丹麥報紙的標題 是:「我國著名足球運動員獲得諾貝爾獎。」

感謝關注本微信公眾平台

上海明德學習型組織研究所(shmingd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