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被一次不務正業的遊民造反嚇傻了
原標題: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被一次不務正業的遊民造反嚇傻了
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被一次不務正業的遊民造反嚇傻了
歷史浩瀚,無奇不有。唐敬宗在位時,發生了一起非常滑稽的不靠譜的造反事件。說它滑稽,是因為領頭者既不是文臣武將,也不是皇親國戚,又不是軍閥諸侯,更不是像陳勝、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那樣生猛剛硬的農民起義領袖,而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染坊工人。說他不靠譜,是因為這個叫張韶的工人,受到算命先生蘇玄明的蠱惑,突發奇想,激起造反念頭,帶領百十來個無業游民,輕而易舉地佔領了皇宮,但很快就被剿滅。
這次造反,沒有精心預謀,沒有充足準備,沒有深思熟慮,沒有像樣的武裝力量,沒有應有的奪權初衷,不過是兩個異想天開之人說笑間,臨時起意而為,事件前後不到一天時間就宣告平息,除了一名守門士卒犧牲,皇帝受到少許驚嚇外,幾乎沒有對大唐帝國造成創傷,但新舊《唐書》對此事都有明確記載,司馬光在編著《資治通鑒》時,也不惜筆墨,原原本本地記述了這起滑稽的造反事件。
蘇玄明和張韶兩個平民,一個是「卜者」,一個是「染坊供人」,均生活在社會底層,生計不保,囊中羞澀,同病相憐,遂成好友。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四月的一天,蘇玄明對張韶說,「我為子卜,當升殿坐,與我共食。」意思是,張韶老弟,我為你卜了一卦,你將來應當入皇宮升殿而坐,和我同食,同享富貴。其實,這多半是蘇玄明對張韶開的一種幽默似的玩笑,張韶卻信以為真,「以為然」(見《資治通鑒》)。
住宮殿,品美食,享受一下皇帝的待遇,這種誘惑瞬間激活了張韶的慾望。張韶雖一介草民,但處事果決,乾脆利落,隨即「與玄明謀結染工無賴者百餘人」,準備行動。皇宮是皇家禁地,戒備森嚴,高手雲集,但唐敬宗李湛即位後,一心撲在游宴和擊球事業上,「晝夜球獵,多不在宮中」(見《資治通鑒》),高手們大都護駕一同玩樂,守城門的士兵也稍稍鬆懈,正好給張韶創造了機會。
帶領百十來個人,手持兵器,貿然闖宮,自然難逃守門士卒法眼,也無法通過重重安檢。於是,張韶想了個辦法,將兵器藏在柴草中,裝在車上,打算運進銀台門,趁夜黑時作亂,結果,還未到達目的地就被人識破。有個心細的門卒懷疑他們的車超重,讓張韶停車加以盤問檢查。眼看著事情將敗露,張韶一不做二不休,立即殺死這名門卒。然後,與同黨換去外衣,手握兵器,叫囂著沖向皇宮。
正如張韶、蘇玄明事先的判斷,唐敬宗當晚在清思殿踢球,皇宮重地只有幾個宦官留守。宦官們發覺有人向宮中衝來,大為吃驚,嚇得急忙關閉宮門,然後,跑去向皇帝報告。張韶等人頃刻間攻破宮門,沖入宮中。唐敬宗此時正玩得不亦樂乎,聞聽有人闖宮,因事發突然,竟六神無主,不知該何去何從,臣子馬存亮背起狼狽不堪的皇帝,躲到右軍軍營暫避,並派大將康藝全率領騎兵入宮討賊。
張韶闖入皇宮後,「升清思殿,坐御榻,與蘇玄明同食」(見《資治通鑒》),此情此景跟蘇玄明先前卜卦完全一樣,張韶不由得對蘇玄明豎起大拇指說,果如你所言。蘇玄明聽到張韶這話,大吃一驚,這就算完了?!蘇玄明原以為,張韶之所以敢起事,定有遠大志向,將來張韶當了皇帝,他蘇玄明也好跟真沾光,沒想到張韶卻是單純為了坐坐御塌,吃點喝點,享享口福,見見世面,就這點出息。
聽到蘇玄明質問,張韶一拍腦袋,立馬醒悟,知道大難臨頭,只好「懼而走」,闖下如此大禍,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張韶等人還沒跑出去,奉命前來剿賊的將士已經殺了過來,這一干烏合之眾哪裡是中央正規軍的對手,結果全部落網,領頭的張韶等人被斬殺,「殺韶、玄明及其黨,死者狼藉。逮夜始定,餘黨猶散匿禁苑中。明日,悉擒獲之」(見《資治通鑒》),一場滑稽造反就此灰飛煙滅。
唐敬宗回宮後,重賞了那些剿賊有功的將士。對於張韶事件,唐敬宗按說應該大發雷霆,嚴肅處理一批人,發泄心中怨氣和怒火。按照大唐律法規定,「盜所歷諸門,監門宦者三十五人法當死」,凡張韶和他的同黨所經過的宮門,門卒、宦官有三十五人由於失職而應當叛處死刑,而唐敬宗卻下詔「杖之,仍不改職任」(見《資治通鑒》),當晚值守的門卒和宦官不過挨了板子,其餘既往不咎。
張韶造反事件,看似滑稽不靠譜,實則嚴肅,至少暴露了兩個問題。其一,皇帝不務正業,皇權遭到蔑視,一個毫無政治色彩的平民就敢前來遊戲;其二,大唐日薄西山,官員將士鬆懈,區區百十來個無業游民就能殺進皇宮。司馬光將這一段頗具戲劇性的歷史事件載入《資治通鑒》,大有深意存焉。可惜,唐敬宗沒能從中接受教訓,依然我行我素,游宴不止,最終在醉夢中死於非命。
(本篇完)
※周而復始:東漢仲長統妙論天下興亡規律
※宋英宗執政時間雖短,但還是希望有一番作為的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