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代人有沒有春節小長假?

古代人有沒有春節小長假?

春節假期是我國法定節假日里最為重要的假期之一,人們奔波忙碌了一年,在過年的時候終於能夠歇息一下,與親朋好友共享新年的喜悅。如今,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放假時間雖然會有區別,不過大致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穿梭回古代,他們逢年過節是怎麼放假的呢?跟這些古人相比,你的假期是多還是少呢?

古代官員過的新年,其實是指農曆年,即正月初一,也就是我們說的春節。據唐玄宗頒布的紅頭文件《假寧令》規定:「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所謂的「元正」,指的就是春節。意思是說,春節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裡有這麼兩個黃金周。宋代延續了這個天數,元、明、清三個朝代則縮減為三天。

事實上,到了唐朝後期,黃金周有3個,而且小黃金周並不比我們少。《唐會要》第82卷有一段專寫節假調整,說唐德宗貞元年間,把寒食節的假期從3天調整到7天,加上春節7天、冬至7天,剛好3個黃金周。

至於小黃金周,簡直多到數不清,中秋節、臘八節、夏至、唐太宗過生日、唐玄宗過生日、唐玄宗之母過生日、唐玄宗之母去世……所有這些日子統統放假3天。另外還有21個只放一天假的傳統節日。唐朝的法定假日之多,遠超我們這些忙碌的現代人。

唐朝不但法定假日多,春節安排也十分合理。當時春節雖然也是只放七天假,但是按「元正前後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說,以大年初一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三天,初一之後放假三天,加上初一,剛好七天假。所以人們可以放心地去採購年貨,和家人一起過一個其樂融融的春節,大可不必因為假期臨近新年而導致旅途奔波。

到了明清時期,朝廷逐漸削減官員的假期,全年只規定了三個主要的節慶,即春節、冬至和皇帝誕辰。加上元宵、中元(農曆七月十五)等,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

古代中國的歷代王朝只規定了官員的休假制度,對於其他階層的群體沒有什麼規定。如街市上的商人一般在紀念某一行業或職業的神祗的特殊假日時才會放假。這些假日常常會舉行盛大而熱烈的慶祝活動。鄉村中農民在春季和秋季都會有一定的假日,還有土地神的節日——就是人們常說的「社日」——也會放假。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相比之下,現代人雖然工作生活的壓力比較大,但公休日也比較多。無論假日時間長短,如果能和親人們聚在一起,這才是一個真正有意義的春節。

(內容源自網路,道教之音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隨方設教的目的是什麼
道教之音資訊號遷移,請重新掃碼關注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