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傳奇:小國崛起與百年霸權的秘訣

英國傳奇:小國崛起與百年霸權的秘訣

摘要: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近代以來的第一個全球性霸權國,得益於它在政治上的領先。工業革命是英國成為霸權國的基礎,但是明智的外交戰略選擇則是英國成為霸權國以及維持霸權國地位的關鍵。

作者 | 宋偉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英國的崛起是近現代國際關係史上的一個傳奇。之所以說是一個傳奇,一方面是因為它原本只是位處歐洲西北邊緣、不受重視的一個島國,完成統一之後的國土面積也不到25萬平方公里,18世紀中期,其人口也只有500萬左右。不論是從自然稟賦還是社會基礎來說,它只能算是一個小國。而這樣一個小國居然能取得全球性的霸權地位,統治海洋和近現代國際經濟體系,這的確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英國在如此捉襟見肘的自然和社會基礎上,居然維持了其百年的霸權地位。英國憑藉優秀的國內治理手段和高明的對外戰略,先後擊敗了那些從長遠來看必然超越自己的對手,例如法國、沙俄、德國等,延緩了後者的崛起進程。


一、英國崛起和成為霸權國的歷程

所謂的大國崛起,包括實力的上升和地位的上升兩個方面。大國崛起的最終目標,是成為國際體系中擁有霸權地位的霸權國。所謂霸權地位,包括遠遠超過其他強國的相對實力,以及在國際秩序中的主導地位。前者是基礎性的、首先發生的,後者是附帶性的、最終要實現的。例如,在美國崛起的歷程中,我們看到,1890年時美國就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工業國,但是直到將近六十多年後,它才在英國的請求下接過領導國際秩序的霸權地位。

作為一個面積狹小、資源相對貧乏的島國,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在農業社會是不可能成為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國的。它們或許可以憑藉有利的地理位置偏安一隅,卻不可能擁有擊敗巨型國家和民族的經濟和軍事能力。在農業時代,土地剩餘和人口規模構成了國家實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農業帝國都是規模非常巨大的國家。但是,爆發於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給了英國、日本這樣的中小國家一個躍升的歷史機遇。機器大工業的出現和工業經濟逐漸成為國民財富的主要來源,意味著國家實力的構成已經出現了本質性的更新。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毫無疑問,英國崛起的背後有著許多的原因,但它獲得霸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領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從18世紀中期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機器大工業取代了傳統的工場手工業,國家實力大大增強並遠遠超過其他歐陸強國。到了19世紀初,尤其是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英國煤和鐵的產量已經超過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地區的產量之和,英國的海軍噸位數量比法國、沙俄、西班牙的海軍噸位之和還要多。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各主要工業部門都採用機器生產,大機器生產在紡織業中已佔主導地位。英國從農業國發展成工業國,工業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業革命極大增強了英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從實力上升的角度來說,其確立了英國的霸權實力地位,為英國擊敗拿破崙法國的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擊敗拿破崙法國以後,英國真正從實力上確立了霸權地位,可以說再無歐洲強國有能力威脅英國的安全和撼動英國的地位。英國作為霸權國的實力標誌,就是其作為「世界工廠」、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經濟水準,以及英國海軍能夠同時與世界第二、第三海軍作戰的絕對海上優勢。但是,到拿破崙戰爭結束之時,英國仍然只是完成了實力的上升和擊敗對手的基本任務,還算不上是主導建立了一套新的國際秩序。

1805年英國皇家海軍與拿破崙艦隊的特拉法爾加大海戰。

英國逐步構建和主導一套新的國際秩序,是在19世紀中期之後才開始的。作為從舊體系中崛起的強國,英國同樣也參與殖民體系的擴張、勢力範圍的爭奪、奴隸貿易的繁盛這一系列進程並從中獲益。印度在19世紀中期以後逐步成為英帝國的「生命線」,以其巨大的資源和人口支撐著帝國的生存。這些都是舊秩序。實力的上升使得英國逐步成為這箇舊秩序的主導者。但是,作為新興的工業強國,英國希望建立一套全球性的國際秩序,而不僅僅是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作為全球性的霸權,英國的利益暢通無阻地進入到世界各地,發揮英國的經濟和技術優勢,而不僅僅是簡單地佔山為王。

因此,從19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倡導了自由主義的國際經濟秩序,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以1846年英國廢除《穀物法》為標誌,「自由開放」的國際經濟秩序理念開始在英國和世界經濟體系中佔據優勢。英國19世紀進口糧食的比重,在30年代只有2%,60年代是24%,80年代是45%(其中進口穀物佔比高達65%)。1852年,英國議會發表一項原則聲明,稱自由貿易是英國的國策。廢除《穀物法》加速了英國的國內工業化過程,在19世紀,英國對世界的出口每年以接近4%的速度增長,遠高於18世紀2%的速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背景下,英國積極推動自由貿易、自由競爭的國際經濟秩序,有利於促進英國的經濟利益和提升英國的國際影響力。

反《穀物法》騷亂

在英國的帶領下,其他歐洲強國相繼也轉向自由主義的國際經濟政策,政府很大程度上放棄了對經濟的干預,19世紀的國際經濟體系也因此成為「自由放任」的黃金時代。國家之間或許政治上敵對,但是都可以從倫敦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獲得融資。英國海軍為自由主義的國際經濟秩序提供了相應的國際公共產品,例如打擊海盜、廢除奴隸貿易等。19世紀末,英國無論在國際經濟體系中,還是在殖民政治體系中,都居於全面主導的國際地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霸權國。在英國崛起的過程中,經濟霸權是最先的,然後是海上霸權,進而是制度霸權,而伴隨始終的是舊式的殖民霸權。

1900年時的英國殖民版圖。


二、英國何以成為霸權國

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成為霸權國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但是,人們肯定會問,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發生在英國而不是日本?簡單地說,這是由於英國首先爆發了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君主立憲制的逐步確立,擴大了英國社會的自由度,使得各行各業的人們能夠進行創新,從而出現了大規模的技術革命——也就是人們所稱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從這個角度來說,技術革命是以政治革命為先導的。這一原因也有助於理解,為什麼其他國家如沙俄、奧地利也在逐步完成工業革命,但是它們始終沒有在經濟上超越英國的原因。

處死查理一世

儘管技術的擴散是一個必然發生的、不利於英國的過程,但是,技術的學習相對容易,而制度的學習則要難得多。依附於舊的生產方式的既得利益集團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撓新技術和新生產方式的使用,而他們最強大的武器就是通過其所掌握的政治權力阻撓新的制度變革的發生。因此,儘管沙俄、奧地利這樣的國家也在逐步完成自己的工業革命,但是它們的政治革命完成得不夠徹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業革命對國家發展的促進作用。

以上這些可以從一些基本的經濟發展指標中得到印證。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初,英國的人均收入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1700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荷蘭的2倍,到了1820年,已經上升到荷蘭的7倍。19世紀初,英國的航運量已經佔到世界的40%,進出口貿易接近全球進出口貿易的三分之一。1851年英國倫敦萬國博覽會被稱為「工業革命的盛宴」,英國《泰晤士報》評論說:「創世以來,全世界各族群第一次為同一目的而動員起來。」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使俄國人又一次體會到自己與歐洲強國之間的差距。鑒於社會的巨大壓力,1861年,在俄羅斯施行了近五個世紀的農奴制被廢除了。俄國財政大臣塞奇·維特伯爵1900年在寫給沙皇的信中說道:「國際競爭並不等待我們。……我們經濟上的落後也可能會導致政治和文化的落後。」

因此,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近代以來的第一個全球性霸權國(第二個是美國 ),得益於它在政治上的領先。議會民主制度帶來了技術創新和社會進步的可能性。但英國畢竟有著自身資源、人口的局限性,為何它能打敗沙俄、法國而這樣雖然進行工業革命較晚、但是其他方面潛力更大的國家呢?這裡面與英國明智的戰略選擇是分不開的。工業革命是英國成為霸權國的基礎,但是明智的戰略選擇則是英國成為霸權國的關鍵。

英國皇家海軍

英國明智的戰略選擇大概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就是集中力量發展海軍。英國是一個島國,又是最強大的工業國。對於英國來說,發展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可以維護英國本土的安全,禦敵於國門之外,還可以佔領關鍵的海上據點、捍衛對自由貿易來說具有關鍵意義的海上交通線的安全。英國本來就是最強大的經濟體,集中精力發展海軍,意味著英國的海軍優勢是不可匹敵的。反過來,英國的海軍優勢成為其主導建立自由主義國際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柱,促進了英國的經濟實力。

同時,集中力量發展海軍,意味著英國不會陷入同時發展陸海軍所必然面對的資源緊張的局面,也意味著英國不會對歐陸強國構成安全上的威脅。對於歐陸強國來說,它們因此更能接受英國作為「平衡者」操縱歐洲大陸政治的角色。

其二,英國奉行有節制的外交戰略,不試圖謀求歐洲大陸的霸權。對於英國來說,維持一個自由開放的全球性經濟秩序,對於英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來說是核心利益,但英國並不謀求獲得在歐洲大陸的霸權。由於其自身資源和人口的限制,英國無法建立一支強大的陸軍,雖然它也沒有必要這麼做。1688年至1815年期間,英國先後共捲入6次主要戰爭,總共持續了約63年,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從1815年到1914年這100年間,儘管歐洲大陸的國家相繼發生了統一戰爭、爭霸戰爭,但是總的來說英國沒有捲入到長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之中,為英國維持與其他大國的實力差距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通過奉行勢力均衡的、光榮孤立的政策,英國避免了直接捲入到歐洲大陸的內部鬥爭中去,這本質上有利於英國的經濟發展和操縱歐洲大陸的政治。「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因此,英國的對外戰略是有節制的,並不謀求主導一切地區;在歐洲大陸,英國的目標始終局限於防止某國獲得這一地區的霸權從而威脅到自身安全。但英國的目標又是高遠的,著眼於維持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全球性秩序。

其三,英國奉行有節制的外交戰略,不熱衷於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儘管英國曾經是一個有著3300萬平方公里的超級殖民帝國,但是在19世紀後期之前,英國並不熱衷於獲取儘可能多的殖民地。英國首相迪士累利在1852年的一句話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英國對殖民地態度的最好總結:「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事實上,除了極少數的殖民地,絕大多數英國殖民地都是賠錢的生意。以英國在甘比亞和黃金海岸的兩小塊殖民地為例,其商業稅收遠遠趕不上行政開銷,英國議會幾次建議縮小殖民地規模或將其完全拋棄,只是由於英國皇家海軍西非分艦隊需要在幾內亞灣建立海軍據點禁止奴隸貿易,英國才最終保留這兩處地區。

當然,在北美殖民地獨立以後,印度的重要性就突出出來,其所提供的資源、市場和人力成為帝國的戰略資產。但事實上,在工業革命爆發和奴隸貿易廢除之後,殖民運動出現了相當的萎縮,而殖民體系本質上也與英帝國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是不相容的。英國積极參与殖民活動發生在19世紀晚期,這時出現了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狂潮。但是,英國捲入這一場殖民地的爭奪可能是被動的,因為德國的崛起、保護主義的開始流行,導致英國原有的海上優勢和國際秩序主張正在受到挑戰。英國不得不捍衛眾多海外領地和殖民地,以保障自己的海上交通線安全和原材料的供應,尤其是印度的安全。

英國殖民者在印度


三、英國如何能維持百年霸權

英國霸權建立之後,並不是沒有遇到過挑戰。從1853-1856年與沙俄的克里米亞戰爭,到1871年德國完成統一,英國在歐洲大陸面臨著相對衰落的局面。如果放眼全球,那麼美國的崛起無疑是對英國霸權更為根本性的威脅。1890年,美國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工業強國,在1900年又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有著廣袤領土、巨大人口以及更徹底的政治民主制度的美國,從長期來看,必定會超越英國成為超級強國。

英國要維持全球性的霸權地位,除了在國內進行治理和創新(這裡的空間已經不大)之外,還依賴於良好的資源管理和使用,而後者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明智的外交戰略選擇。我們看到,儘管在19世紀末,英國已經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困境,但是它仍然確保了自己的核心利益,打垮了自己的挑戰者,並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接班人——美國。英國之所以能維持百年霸權,與它在獲取霸權時的明智外交戰略是分不開的;如果說還有其他的一些經驗值得借鑒的話,或許還可以考慮下面幾點:

首先,英國明智地意識到,美國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而德國是更為迫近的威脅,因此英國及時地收縮了自己的戰線,減少全球性的承諾負擔,並因此結交了一個長期的盟友和接班人(美國)。儘管英國和美國之間有著超過一個世紀的敵對關係,但是,在面臨著美國和德國的挑戰時,英國人意識到自己資源的有限性,首先對美國發出了善意的信號,並且獲得了善意的回應。這是一種非常高瞻遠矚、未雨綢繆的戰略主動。新興的美國,有廣闊的國內空間,對外並不熱衷於殖民,擁抱自由貿易,政治上是徹底的民主共和國。還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有可能繼承英帝國的遺產呢?

同時,美國與英國相距遙遠,並不可能短期內威脅到美國的海上優勢。因此,英國海軍主動放棄了西大西洋,並在美日圍繞著東亞太平洋的衝突中,最終選擇站在了美國一方。英美特殊關係的形成,使得英國即使在衰落後也能夠從霸權國的位置上體面地撤退。

丘吉爾是美英兩國特殊關係的擁護者。

其次,英國對殖民地和自治領的處理更為明智與合理。與法國等採用相對殘酷、直接統治的殖民統治方式不同,英國對待殖民地和自治領的政策相對寬容,允許保留當地的文化和社會結構,同時努力促成當地發展朝著英國希望的方向前進。當然,這並不是說,英國的殖民統治是完全正面和值得稱讚的,但不可否認,英國處理殖民地和自治領的關係是比較成功的。在一戰中,英國的許多殖民地和自治領都參加了戰鬥,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

因此,儘管殖民地和自治領雖然構成財政上的負擔,但是在很多地方,它們確實建立了對英國的長期認同,甚至在二戰後的民族獨立運動後也選擇繼續作為英國的領地存在,例如馬爾維納斯群島,或者繼續作為英聯邦的一員,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

「英聯邦」成員國

最後,英國對外戰略中簡單而不失大智慧的一點是,「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國家利益超越了情感和意識形態,成為決定英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一戰爆發之前,英國逐步調整了對外政策,與法國、沙俄建立了協約國集團。原因在於,英國意識到,它已經無力再維持原有的優勢,光榮孤立已經不再可行,必須與其他國家建立准結盟的關係。這本質上是承認了自己的虛弱。但是,能夠承認自己虛弱的一面,反而正表明,英國依然強大。

當然,英國在確定自己的盟友和對手方面也不是只有成功的案例,它也出現過重大的失誤。例如,在一戰結束後,英國就誤判了德國和法國。英國認為,隨著德國的戰敗,法國已經成為新的威脅,因此轉向於縱容德國,卻沒有看到德國國內日益強盛的復仇情緒和民族主義的狂熱,以及法國雖然戰勝卻已經元氣大傷的事實。許多英國人認為,英國是被法國故意拖進戰爭的,英國損失慘重,而法國則藉機報了普法戰爭的舊仇。因此,即便是英國這樣的老牌帝國,也有看不清楚世界局勢的時候。(完)

(本文為宋偉教授專欄文章,文章版權歸屬本賬號,編輯:豆姑娘、章家正。合作、轉載請留言。)

嘉賓介紹

宋偉,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進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讀本科,本科、碩士、博士都在北京大學完成,博士期間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2007年獲得北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雙博士學位。2007年起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副教授。2015年8月經人才引進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本科時期起就在國內頂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到目前為止,已經發表專著兩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石頭 的精彩文章:

施誠:是什麼造就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王黎:重溫黎塞留論「外交」

TAG:一枚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