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曾國藩為人「四知」:知命、知禮、知言、知仁!

曾國藩為人「四知」:知命、知禮、知言、知仁!

《曾國藩日記》中寫道:「為人之道四知:知命、知禮、知言、知仁。」曾國藩這個為人之道四知,前面三個是出自於《論語》最後一章,然後他加了一條:知仁。他把這四條奉為人生的準則,終生踐行,由此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近代立功、立德、立言的第一人。


一、為人要知命

孔子說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命有兩種,一種命是指天命,就是一個人,生而為人,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的最終體悟。「命」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的命運是由天註定的。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一種命呢,是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個君子,要知命。這個命不是「天命之謂性」的命,不是你的本分所在,而是你的限制所在,這是命運的命,這叫「命限」。


二、為人要知禮

古人早有語曰:「倉廩實而知禮節。」何為禮?禮首先是我們的身體姿態與儀容表達,是我們給予別人的第一印象。一個知禮行禮之人,一定是發乎內心,言行統一的。我們的眼睛、手勢、頭頸,都可表達儀禮,凡有聲色,皆可成禮。彬彬有禮,儒雅恭謙,從來就被認為是一個人高素質的舉止。

禮儀包含儀容儀錶、孝敬父母、尊賢敬長、做客待客、社會公德、律己修身六個方面,它們的內涵都可歸結為「敬、讓、靜、潔」四個字,其核心是自謙而敬人,目的是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

三、為人要知言

古語云:「凡聽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識見,又要知言者氣質,則聽不爽矣。」當聽別人說話的時候,要懂得說話人的人品,又要懂得他的意向,還要懂得他的見識和涵養,這樣就不會有插錯了。

俗話說:「鑼鼓聽音,說話聽聲。」「是草就有根,是話就有因。」聰明說話是一門學問,善於聽話也是一種藝術。為人處世、說話、聽話都要有講究,否則會處處樹敵、事事碰壁。


四、為人要知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不僅是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會有正確的愛和恨。「仁」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推已及人,然後才能正已化人。

人活在世上,除了為自己想想外,還要考慮他人的感覺與利益。只顧自己,無意或者有意的傷害到他人,就不能算「仁」了。一個有仁德的人,他的一切思想、語言與行為,可以達成人已兩利的雙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禪心佛語 的精彩文章:

最實在的六句俗語,每一句都值得品味!
佛家六大經典禪語,體悟智慧與慈悲!

TAG:蓮花禪心佛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