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瓷器 神秘汝瓷

瓷器 神秘汝瓷

2017年10月3日,一隻汝窯天青釉筆洗以天價2.94億港幣拍賣成功,無可爭議的成2017年秋季香港拍場瓷器之王。人們紛紛將目光再次投向這傳世的神秘汝瓷。

汝窯盛於北宋,然而卻只興盛了短短20年就銷聲匿跡,留存至今的珍品不足百件。因其工藝精湛,彌足珍貴,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汝、官、哥、鈞、定」是宋代五大名窯,汝窯居首,因產於河南汝州而得名。汝窯的古窯址曾是一大謎題,一直困擾著中國古陶瓷研究人員。他們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尋找汝窯窯址,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找到了為北宋宮廷燒造御用汝瓷的窯口。據考古證實,汝州與寶豐之間就是汝窯的遺址。

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的汝官窯遺址

汝窯出現於北宋晚期,宋徽宗的時代。政治史上,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藝術史上,卻是中國文藝復興的巔峰。關於汝瓷的出現還有個傳說:宋徽宗曾做過一個夢,夢到大雨過後,遠處天空雲破處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著迷。醒來之後,他便寫下一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拿給工匠參考,讓他們燒制出這種顏色的瓷器。一時間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後還是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籌,燒出了令宋徽宗滿意的顏色。從此,天青色釉就成為汝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宋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承盤圓口,淺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外底滿釉,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乾隆皇帝曾為其題詩一首,由宮廷御作匠師以楷書鐫刻於器物外底。詩曰:「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誇切事談。」

汝窯以其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的釉色而獨具風采,這也是汝窯最美的地方。汝窯瓷釉的基本色調是一種淡淡的青色,俗稱「鴨蛋殼青色」,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觀察,顏色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在明媚的光照下,顏色會青中泛黃,恰似雨過天晴後,雲開霧散時,澄清的藍空上泛起的金色陽光;在光線暗淡的地方,顏色又是青中偏藍,猶如清澈的湖水。

汝窯的釉色被稱為中國陶瓷史上最美的顏色,而之所以能產生如此獨特的釉色是源於其精湛特殊的製作工藝。汝瓷在製作過程中使用名貴的瑪瑙碾碎成粉入釉,致使釉面產生不同角度的斜開片和星星點點、大小不一的氣泡,在光照的不同反射下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而且,其瓷色是半瓷化作的,玻化不明顯,釉面隱現出一種柔和含蓄的光澤,既不同鈞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窯的脂光,是一種類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似玉非玉。汝窯瓷器的釉層極為均勻,規整的幾乎一絲不苟,甚至在唇口,在所有轉彎拐角處,釉層都能保持厚薄一致。除了美如玉的釉色,汝瓷的開片也堪稱一絕。開片的形成,開始時是器物於高溫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汝窯的藝術匠師將這種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通過人為操作轉換為一種自然美妙的裝飾,而且控制得恰到好處,因而汝瓷釉面呈蟬翼般細小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象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

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現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瓶敞口細頸,鼓腹圈足,頸部及腹部剔刻折枝蓮花紋。器表滿施天藍釉,釉層勻凈瑩潤,開片疏密有致。瓶的圈足底部露胎,並沾有細小砂粒,顯系墊燒而成。造型秀麗,釉面光亮,器表配以若隱若現的刻花裝飾,為汝窯傳世品中所未見。

汝窯傳世的作品很少,存世的宋代汝窯,幾乎全是小件器,沒有超過30厘米的作品。比較多的是明清時期的仿汝窯,雖為仿品,卻也有極高的工藝水平,且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清代帝王中,以雍正審美趣味最為超卓。雍正帝中年登基,近40年潛心讀書修學,靜心體悟佛道,形成了內斂、深沉的心性。這反映在他對瓷器的鑒賞上,更趨向柔美精雅,而宋瓷的內斂含蓄,恰為雍正所鍾愛。

北宋汝窯蓮花式溫碗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北宋汝窯燒制瓷器,原器應與一執壺配套,為一溫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見。以蓮花或蓮瓣作為器物之紋飾及造型,隨佛教之傳入而盛行,爾後更取其出泥不染之習性,寓意廉潔,廣為各類器所採用。該器狀似未盛開蓮花,線條溫柔婉約,高雅清麗。

根據目前的統計,在全世界公開收藏的宋汝窯瓷器為67件半: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宮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大維得基金會7件、天津博物館1件、廣東省博物館半件、中國香港收藏家羅桂祥1件、日本現存4件、美國現存5件、英國私人收藏1件。對於收藏家而言,這簡直是「恐龍級」的珍品!也許正因如此,汝瓷被屢屢拍出高價。

到目前為止,對汝窯遺址已進行了五次發掘,獲得了一批重要的實物資料,為傳世汝窯器鑒定與鑒賞提供了可行的實物依據及新資料。

宋曉燕:老窯瓷博物館 古瓷課程規劃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中國chinatoday 的精彩文章:

龍泉劍憑啥位列古代十大名劍?

TAG:今日中國china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