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簡說尼祿在Fate中的髮飾和服飾

簡說尼祿在Fate中的髮飾和服飾

今天要說的是Fate系列裡的」尼祿「,按設定是歷史上那個著名的羅馬暴君轉世來參加聖杯戰爭。但以怕屁股疼為由不做騎士,以頭疼為由不做魔法師,最後改做了劍士。這歷史上有名的女劍士就是貞德了,不過尼祿的形象不是傳統的劍士,更像是一種混合體,混合騎士,劍士,少女和貴婦的各種元素。這裡就胡說八道一下「尼祿」妹子從頭到腳的髮飾和服飾。髮型首先就從尼祿的髮型談起,樣式還是很簡單,梳起髮髻再把辮子盤上去,可以說是既好看又簡單。把這個髮型分開說,其中辮子出現在歷史中非常早,可以追述到古埃及時期,那時候無論是在舊王國時期還是新王國時期,女人們都會用花朵和緞帶來裝飾自己的辮子。而像是尼祿後面盤起的髮髻要到稍後的希臘時代才會出現。這時候女性不再簡簡單單的梳辮子了,而是開始做起盤發,這也是希臘時代與古埃及時期的不同之處,這時候女性們還會用金屬/象牙飾品來裝飾自己的盤發,另外盤發也有區別身份的功能,比如女奴隸只能留短髮,婚後的女性會盤起頭髮。到了羅馬時期,尤其是羅馬奧古斯都時期以後,女性的髮型越來越精緻複雜。像奧古斯都皇帝的妹妹奧古薇雅就發明了一種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奧古薇雅髮型」,盤起來猶如一頂雞冠立於頭頂。到了尼祿時期(羅馬皇帝)和弗拉維時期,女性的髮型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了,她們往往會花上數小時的時間讓女奴來編織自己的頭髮,編製好的髮型不如說是一盤烤制好的大蛋糕。如果有需要假髮也是必須的,更不要說各種裝飾品。下面介紹幾種羅馬時代的髮型:莉薇亞的髮型奧古斯都第一位皇后莉薇亞在前30年發明了一種髮型,在眉毛上方盤一個髮髻或者打上一個髮髻,餘下的頭髮從兩邊向後梳,並以同樣的方式在後面攏起來。這種髮型流行了將近三十年奧比斯髮型圖密善的皇后多米提亞發明的,她將頭髮圍繞著臉高高地堆放在特別的金屬框架上,這種框架或者看不見或者是裝飾性的。這種髮型從前面看似乎很高,但是從後面看相反。伊特魯里亞式髮型將一部分的頭髮編成辮子或扭成卷,又或者是邊緣髮捲緊,而將其餘的頭髮在腦後編結成辮子或用束髮帶綁起來。在2012年一系列的時裝周上,再次復活了這個髮型。六簇辮維斯泰貞女的外形看起來也不同常人。她們的髮型是六簇辮(sixcrines),關於這種髮型到底是如何梳理的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後人推測大概是將頭髮分成六股,再以某種方式纏繞在一起(維斯泰貞女通常還會在頭上戴一條髮帶)。這種髮型是羅馬普通女子在結婚當天才會使用的。龐培婭髮型看到這個誇張髮型,可能以為是帶了一頂皇冠。圖拉真的妻子龐培婭推廣了這一髮型。從上面所述,尼祿的髮型要劃歸時代應該是在希臘和羅馬共和時期,明顯與髮型越來越複雜的羅馬帝國時期不太相符。對了,還有尼祿額前留的劉海兒,這樣的髮式出現在中國唐代,對於劉海兒的傳說,我覺得還是上官婉兒為了遮住黥刑的梅花而梳起了劉海兒的說法更為靠譜,後來引得妃嬪們爭相模仿,而流傳至今。最後是尼祿系在髮髻上的紅色緞帶,其歷史同樣可追述到古埃及時期,後來歷經各個時期,至今都是女性們簡單好用的髮飾。項圈尼祿帶這個既像是項圈,也像是禮服的領子,被單獨拿出來作為服飾。單說項圈,可以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時期還有古埃及時期,當時的人們就可以用黃金和寶石打造複雜精美的項圈。到了1798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項圈卻成了法國貴婦們爭相佩戴的時髦飾品,據說是因為當時斷頭台上的死囚脖子上都要綁一條紅綢帶,婦女為了表達對革命烈士的追思,紛紛將紅色的緞帶纏繞於頸間。後來的亞歷山德拉王妃開啟了項圈的時代,王妃本是為了遮住脖子上的傷疤,不想卻帶動了項圈流行的熱潮。不管是貧民階層還是富貴家族似乎都非常喜歡亞歷山德拉王妃這種優雅的佩戴方式,追捧和模仿一瞬間成為了當時的潮流。肩章尼祿雙肩的服飾從某些角度看,很像是從一套大元帥服上直接套用了過來。尤其是還有一對兒吊穗肩章。這個吊穗肩章常見在君主國的君王、皇儲等男性皇室成員所使用的軍規禮服上。動漫里「銀英」的萊因哈特皇帝也佩戴著吊穗肩章。做為轉世的尼祿有這樣的服飾設定也不奇怪,本來名字就是古羅馬的皇帝,也是合情合理。袖口就尼祿的袖子的袖口,查了一下感覺這種袖口比較符合鍾袖的樣式。而歷史上寬大的袖口,東西方都不缺乏,沒發詳細的一一說明。束腹尼祿這身衣服最好確定的就是這個束腹了,參考了中世紀束腹的樣式,這個勒緊束腹的帶子,讓人看一眼就知道它的用途。不過就尼祿這身材,不著束腹也很好看了。這類能勒出很細腰身的服裝雛形出現在公元前3世紀的克里特島,壁畫(另有雕塑)中的女祭司腰部細如蜂腰,上面的胸部被高高的托起,而且這類束腹採用了很先進的」立體裁剪法「,腹部還有金屬腰夾束腰,可謂十分先進,不輸現代款式(也難怪有人質疑希臘時代的成就)。但這一時期的束腹仍然局限在女祭司和女演員中,普通女性並不追求這樣的「蜂腰」效果。到16世紀這類緊身服裝開始在歐洲普及流行,但束腹的發展卻也極大地傷害了女性的健康。到了近代,大家都對於其帶來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過於變態的束腹穿法退出了歷史,現代這類內衣以一種更健康的方式來襯托出女性的身體曲線。裙子尼祿的透明裙子放在古代,那可是價值連城,一般人享受不起啊。而輕薄透明的材質只能非絲綢材質莫屬。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素紗襌衣就以輕薄(48克)透明而舉世聞名。當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到了遙遠的古羅馬,在市場上每磅要價12兩黃金(嚇人),當富有人家的少女們得到絲綢時,就製作成透明絲衣在街上炫耀,不過如此的奢侈與放浪不得不讓元老院出面阻止人們穿絲綢衣服,以免敗壞風氣。另外尼祿這透明裙子可算是自帶氣流,走到那裡都撐著,那怕是站著不動也是。當然現實中可沒這麼強大的氣流,自16世紀起,裙撐和束腹就是歐洲貴族女性服裝的必備品,流行四百餘年。對於這一服飾何時出現文獻記錄比較混亂,最早的實錘證據是1470年~1485年的西班牙畫作「聖約翰浸禮會教友的回歸」,如果裙撐出現在畫作中,就證明在現實中已經流行一段時間,除了這一證據外。還有起源卡斯蒂利亞王后和勞動婦女的兩種說法,不過這兩個說法都沒有證據來證實。有一點可以證明的是這一服飾隨後於16世紀在西歐流傳開來。蕾絲尼祿裙擺和袖口的材質我就胡說八道一下吧。上面絲綢質的裙子和下面蕾絲質的裙擺要有點合不到一起,硬生生的縫在一起也不好看。如果是現代化工製作出來的新材料倒是可以實現尼祿所穿的款式。裙擺的蕾絲邊是一項古老的手工藝,有記錄顯示蕾絲工藝早在14世紀前期就出現在了佛蘭德斯,真正的蕾絲工藝出現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義大利,當時的威尼斯是蕾絲花邊的著名產地。因為製作工藝複雜專為貴族所用。後來攝政皇后凱瑟琳·美第奇遠嫁法國時,蕾絲也一同被帶去,成為一種時尚流行於法國貴族間。後來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把蕾絲髮揚光大。從正面看尼祿很像是披了一件披風,但當你從後面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件「披風」起始於腰部,與大家的常識有點出入,不能算是通常意義上的披風,姑且可以把看作是披風的變體,它只有半身長,用來遮住了透明裙子的後半部。歷史上披風最早出現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浮雕像中出現了穿著披風的人物形象。披風這類服飾長期流行於地中海地區,在11世紀前後盛行於歐洲。腿部尼祿腳上的鋼鞋和小腿上的護徑甲應該是參考了14世紀出現的板甲,在此之前時代都是鎖子甲,鱗甲和扎甲為主。就外形來說,我個人還是喜歡板甲更多一些,比之前的甲胄都更有氣勢,鋥光瓦亮的也好看。尼祿膝蓋以下的護具是由護腳甲(Sabaton)和護脛甲(Greave)組成。那時候騎士一身盔甲大約在20公斤重,後世最重的有40多公斤。把盔甲分解開來,背甲有2.65公斤,胸甲3.5公斤,一對手甲有1公斤,腋甲0.15公斤,腳甲4.85公斤,頸甲1.25公斤,臂甲2公斤,頭盔5.9公斤,總計正好20公斤左右。這一套盔甲的重量看起來也不算誇張。還有尼祿的護腳甲也有女性化的設定,就是出現了鞋跟。歐洲高跟鞋雛形出現在3500年前的埃及,後希臘羅馬時期都有穿著的歷史。公元1500年出現了騎士靴跟,後來男人穿的高跟鞋在法國蔓延開來,但法國大革命打斷了男人們穿高跟鞋的潮流,直到19世紀末期,高跟鞋以女人專屬的時尚之物重新出現。而尼祿的護腳甲好在跟不高,面積也很粗,外加護甲重量適中,穿起來應該不會很累。好了,至此以上對「尼祿」的服飾髮飾的胡說八道到此結束,因為涉及面廣,定有不少遺漏出錯的地方,望見諒。這裡祝大家春節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劇記錄 的精彩文章:

年度大作 紫羅蘭永恆花園 第01話 輕解析
科羅廖夫的N1與馬斯克的獵鷹重型火箭

TAG:番劇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