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掙錢,回老家買房,返鄉置業靠譜嗎?
要點 | 速讀
1、很多人認為,在一線城市賺錢,回自己的老家買房,可行性高,有種「套利」的快感。買了房子,即使自己身在大城市,沒法住,也可以坐等升值,或讓家人去住。
2、然而,返鄉置業有風險。小地方的開發商不專業,「收錢跑路」等現象時有發生;作為投資品,一些地方的樓盤升值空間並不樂觀。
3、在大城市工作,在大城市買房,這確實難。但年輕人還是應努力實現「買住合一」。
文 | 王陽
在大城市賺錢,回小城市買房,美滋滋?
最近,28家房企公布了2018年1月份的銷售業績,合計為4131億元,同比漲幅65%。大部分企業的銷售額刷新了同期歷史紀錄。其中,一二線城市銷量相對平穩,三四線城市的房屋交易量則頗高。有房產分析師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春節期間,人們回到家鄉,返鄉置業的需求在積極釋放。
很多商家也在春節期間推出各種有關「返鄉置業」的促銷活動,宣傳造勢
現在,這種推測也有了數據的支持。根據安居客《2017-2018返鄉置業報告》,「近六成人有回家鄉買房的意願」。一線城市的房價動輒數萬元一平,很多「漂一族」在大城市買不起房,返鄉置業也在意料之中。
從上圖可見,回鄉置業的目的包括改善家人的居住條件,以後回鄉發展,或者投資等。對於 「漂一族」來說,在家買房,讓家人住的好一點,自己會心安;大城市生活壓力大,未來回老家工作,過體面而輕鬆的生活,也是不少人的想法。
在老家買的房子也有可能升值。據報道,有位「北漂」,2016年在老家的省會西安買了套房。當時,西安樓市還處於去庫存的泥濘中,每平方米5000元-6000元。而現在,西安的房價快速上漲,均價已高於10000元/平方米。
因此,有人覺得回鄉置業,以一線城市的收入水平在家鄉買房,不僅滿足了自己「安居」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種「套利」。
買好了是置業,買不好就是給自己挖坑
不過,很多時候,不是買到就賺到,回鄉置業也有不少的風險。
首先,小城市的開發商不如大城市的開發商規範,出現糾紛的可能性更大。而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如果自己買的樓盤出了問題,可能不知道,也很難及時處理,處理問題往來奔波,會付出高昂的維權成本(比如交通費用)和無止境的精力耗費。
針對某項目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收取涉房性質的款項,山東省菏澤市住建局下達整改通知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家買房,改善家人居住條件,回鄉發展的願望背後,也對房子保值增值有期待。雖然回老家買房坐等升值的案例確實存在,但可能性有多大,是有疑問的。
近年來,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子,雖然清了不少庫存,三四線城市的新開工面積與銷售面積的累積差值的增速在逐漸放緩,但絕對值仍在逐年上升。很多小城市,供大於求是必然趨勢。
另外,知名經濟研究員任澤平曾對房地產走勢做出總結: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房價終歸是與人口密切相關的。儘管很多人正是因為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才考慮回老家置業,但這改變不了大城市的 「虹吸效應」依然發揮作用的事實。數據顯示,三四五線城市的年輕人口平均凈增率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年輕人正是購房主力軍。在年輕人都往外走的地方,房子的升值前景並不樂觀。
來源:2016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報告
在大城市的 「虹吸效應」下,中小城市很能被繼續掏空(包括緊鄰中心城市的二線城市)。也許有人會說,短期不能升值,我可以先出租啊。但小的地方租房市場不發達,就算租出去了,回報率也有限。
不少人返鄉置業時,想的是以後會回鄉發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離開大城市,意味著離開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發展前景,大城市不是說離開就能離開,離開了還可能要回來。而回想買房雖可改善居和老人和孩子的居住條件,但想照料好他們,顯然不是買一套房子就能解決的。
居長安大不易,但年輕人還是應努力「買住合一」
有人會說,大城市房子太貴,回鄉置業雖有風險,但也值得嘗試,總比看著紙面財富縮水強。確實,在大城市控制人口的背景下,在大城市買房很難;租售同權,建設都市圈等措施,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但年輕人也該明白,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在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定居,都是件難事。古有居長安大不易的說法,而在發達國家,年輕人在大城市很早「安家」,也是少數。在全球各地首次購房者平均年齡的調查中,中國北京的青年以27歲的年齡排名第一,英國、美國人首次購房的年齡在35歲,德國和日本則在41歲左右。中國的年輕人不用那麼著急。
如果是投資房產,開發商相對專業,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大城市依然是首選。這也是很多業內人士的觀點,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表示:無論從購買力還是房地產的基本面而言,三四線城市都沒有有力支撐。房子過多,很難去消化。就風險而言,三四線城市的地產風險比一二線城市更大一些。
雖然返不返鄉置業,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與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工作環境相對公平,資源更為豐富,住房和子女入學等公共福利又是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對於普通的「漂一族」們來說,堅守大城市可能還是更好的選擇。
第4174出品 騰訊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系今日話題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當中國人,出境游就要有「被坑」的準備
※2017年少生63萬人,全面二孩也救不了中國人口形勢了
TAG:今日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