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徽州百家宴——壽宴!

徽州百家宴——壽宴!

做壽啦

秋收冬藏,進入農曆十一月,田裡山上的農活一忙完,兒女們就張羅著為德鄰公做七十大壽。徽州的風俗,小孩兒生日得提前過,顯得幼小稚嫩,期待他(她)茁壯成長;老人家生日得延後過,預示老而彌堅,恭祝他(她)健康長壽。

GIF

十年前六十歲,兒女們就有意給老人過生日,可那會兒他們要麼籌謀蓋新房,要麼子女正讀書,花銷大著呢,老人疼惜兒女們一個個日子緊巴,堅持不讓過。折中的結果是梅花餅不散了,酒席不辦了,大夥湊錢給老人添置了一冬一夏兩套衣裝。

人生七十古來稀,對芸芸眾生而言,七十歲生日說不定是人生的最後一個生日了——民間有「做七(十)不做八(十)」之說,跳過八十壽辰不做,七里八村有幾人能活到九十歲做生日。趕上好政策,家家戶戶小日子過得紅火,上個月同齡的棋友老邵過生日,德鄰公應邀赴宴,回來,竟饞嘴的孩童般充滿期待……兒女們一挑頭,德鄰公撥雲見日,正中下懷,微蹙的眉頭舒展開來。

歲月真是把殺豬刀,六十歲那會兒,德鄰公還只兩鬢斑白;一晃,十年光陰過去了,德鄰公頭頂的黑髮落的落,白的白,像門前山峰頂的林木,被歲月的風霜無情地淹沒得只有影影綽綽幾根了。臉上、手背溝壑縱橫,一條條、一絲絲全是為兒女盡心操勞留下的印記……好在老人身子骨還算硬朗,胃口好,一日三餐,餐餐一碗白米飯不在話下。可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老人上了年紀,就像秋日裡的紅葉,秋風一吹,說落就落了,誰料得到呢。與其到時候痛哭流涕、哀嚎作秀給左鄰右舍看,不如往老爺子心窩裡多墊補些孝順,哄他餘生過得歡實樂呵。

清秀雋逸的「松鶴延年」中堂掛起來,柴墩般粗的「一百發」煙花震天響,德鄰公的壽宴喜慶而隆重。孫子、外甥一口一個「爺爺」「外公」簇擁著把他迎上首席首座,好客的徽州人自家的首座都留給客人們坐的,今天自個兒坐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一想到這,老爺子忍不住偷笑起來。壽宴是家宴,血親為主,外加幾個常來常往的老友,熟不拘禮,沒有太多講究,事先做好的菜一股腦兒上。看著滿桌子山珍海味,老爺子忽然想起老伴來,跟自己辛苦操勞一輩子,僅享點眉毛福(享福時間短,曇花一現),眼瞅著一大家子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竟撒手人寰……內心不免掠過一絲悲涼。

無酒不成席,老友們既然來了,就一門心思陪好老壽星;雖喝的是低度加飯酒,且半杯半杯地淺啜慢飲,到底上了年紀,酒過三巡,老爺子就微微有些不勝酒力,頭暈腦熱。看著席間開懷暢飲的滿滿三桌多子子孫孫、兒媳甥婿,感覺自己就是一棵參天大樹的根莖,開枝散葉,分出幾根支幹,支幹再分出更多的細枝,長葉開花,獨木成林,繁衍成這麼葳葳蕤蕤一大家子,情不能自已,眼眶裡淚水涌流。

父子同心,老爺子的淚花很快「感染」了同桌執掌酒壺的大兒子。徽州的老話「朝嫗(方言:爺爺奶奶)愛長孫,爹娘疼幼子」,可自己打小體弱多病,非但不能為父母分憂解難,還讓他們牽腸掛肚,萬分疼惜。自己一路升級考學,拿到大學文憑,跳出「農門」的背後,是弟妹們囿於家境貧寒一個個被迫輟學,背後罵老爺子偏心眼,老人里外不是人,忍辱受屈的一聲嘆息……轉身偷拭淚水的一幕,恰被倒茶水的小妹撞見。老爺子眼裡的淚,她原本只當酒精的刺激,大哥眼裡的淚,彷彿高壓下的一次放電,靈魂深處的愧疚熱油滴似的「騰」地熊熊燃燒起來。她三步並作兩步躲進樓上閣樓里,任淚水山呼海嘯:自己遠嫁他鄉,老爺子原本不樂意,加上三年內迎娶兩位嫂子,債台高築,親友們都勸他從女婿家「挖一勺」墊補虧空,被他一聲怒吼:「手心手背都是肉,孩子讀書少,我虧欠她哩;再收彩禮錢,她往後在婆家怎麼過?」愣沒收一分彩禮錢,可該置的嫁妝一樣不少……

一席壽宴,不僅是一次滿足口舌之欲的饕餮大餐,更是兒女對父母一生辛勞的感恩與褒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天下的兒女們啊,切記「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還需趁早。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文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山日報 的精彩文章:

男子持槍搶劫潛逃15年!落網時已是公司老總!

TAG:黃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