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分享|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他們這樣做

分享|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他們這樣做

原標題:分享|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他們這樣做


連日來,軍地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等要求,專程上門為立功受獎官兵家庭送喜報,走進優撫對象家裡懸掛「功臣之家」牌匾,關愛傷殘復退軍人和軍烈屬……他們奔波忙碌的身影匯聚成一股股暖流,溫暖著軍人軍屬的心靈,浸潤著幸福祥和的佳節。


強軍興軍,沒有人是旁觀者。閱讀這組軍地落實表彰獎勵和撫恤優待等法規制度、為軍人軍屬送溫暖解難題的暖新聞,相信您和我們一樣,都能夠深切感受到: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離不開三軍將士的頑強拼搏和不懈奮鬥,離不開廣大軍屬的無悔堅守和默默奉獻,也離不開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對建設強大國防的認同擁護和鼎力支持。



第76集團軍某旅健全春節慰問救濟三項機制——

輾轉千里傳遞祝福


■本報特約記者 孫利波 通訊員 段青


「真沒想到,旅領導會跑這麼遠的路來看望我……」2月10日,青藏高原朔風撲面、呵氣成霜,可在果洛州醫院住院的第76集團軍某旅騎兵一營排長昂青加的心裡卻暖意融融。這天,該旅春節走訪慰問第三小組在副參謀長周明俊帶領下輾轉千里,給在這裡住院的該旅官兵送來慰問品,並轉達了官兵的新年祝福。


這個旅去年由39個單位合編組建而成,部隊部署分散、兵員結構複雜,旅黨委非常重視此次春節慰問工作。他們按片區將慰問人員劃分為4個小組,每組安排一名團職幹部帶隊,確保把組織關懷送到慰問對象心坎上。


在距離駐地千里之外的西安,該旅副旅長王喜臣一行帶著慰問品走進遺屬何婕家中。「老路的單位人員變了、駐地變了,但是對我們娘兒倆的關懷從來沒變過。」何婕接過王副旅長送來的慰問品,淚水奪眶而出。


何婕愛人路向中生前是原第47集團軍通信團參謀長,因積勞成疾於2015年3月倒在了訓練場上,其妻女的生活從此成為官兵心頭的牽掛。「我會好好照顧自己、教育女兒,不辜負老路的在天之靈,也不辜負組織對我們娘兒倆的關愛。」送王副旅長出門時,何婕哽咽道。


「除健全看望傷病號、慰問軍烈屬機制外,完善家庭困難官兵救濟機制也是這次春節『暖心行動』的『重頭戲』。」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張興介紹說,他們對照《關於規範軍隊人員看望慰問工作的通知》和上級關於救濟困難家庭官兵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個人申請、基層上報、機關核實、黨委研究」的步驟確定受助對象,並對照救濟條件,劃分了5000元和1萬元的救濟標準。


2月8日,在該旅組織的特困家庭官兵救濟金髮放儀式上,指揮控制營一連上士祝子華從旅領導手中接過1萬元救濟金後,內心感動不已。


此次「暖心行動」中,該旅拿出27萬元,對家庭主要成員遭受意外傷害或患病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44名官兵進行救濟;採購價值2.5萬元的慰問品,累計行程4700多公里,走訪慰問軍烈屬、待移交人員及住院官兵49人。「單位能把官兵的事放心上,官兵就能把打仗的事扛肩上!」救濟金髮放儀式上,幹線二連指導員秦明感慨道。


空軍某場站健全表彰獎勵「五個一」制度——

春節探親喜報先行


■郭校 本報特約記者 蔣龍


「爸,今年過年我回家!現在準備出發了!」今年是空軍某場站下士趙添財當兵5年來第一次回家過春節,拿到休假條,他按捺不住心中喜悅,第一時間把探親休假消息告知了父母。


趙添財這邊還沒來得及掛電話,那頭便響起了喧天鑼鼓聲。「德輝,武裝部給你送喜報來了!」話音剛落,熱情的老支書趙暢安就把喜報送到趙德輝手上。


緊接著,東莞市塘廈鎮武裝部部長黃林給趙德輝家送來了政府發放的慰問金以及肉油米面等慰問品,「添財在部隊立功,不僅為家庭增光添彩,更是全鎮的光榮!」趙暢安給趙德輝塞了一個紅包,「村裡大傢伙兒的心意,收下!」此情此景,讓趙添財母親謝映嫦喜極而泣。


父老鄉親敲鑼打鼓給家裡送喜報,讓趙添財激動得一宿沒睡。讓他更想不到的是,場站站長侯俊生在喜報送達當天給他家裡打了電話,向他的父母致以新春祝福,詳細彙報了他入伍以來的德才表現,這其中,尤以他捨己救人的事迹最讓趙德輝夫妻動容。


2017年夏天,趙添財和往常一樣前往機場執行保障任務,路過機場大門時,幾名戰友正在清理幾天前被地方車輛撞壞的安防設施。正在趙添財和他們打招呼時,4米多高的鐵門傾倒下來,眼看就要砸到蹲在門口作業的一個戰友身上。趙添財一個跨步上前頂開戰友,鐵門卻重重地砸在了他自己身上,導致其左臂劃傷、左腳掌粉碎性骨折。由於怕父母擔心,趙添財一直沒告訴他們這件事。從侯俊生嘴裡聽到兒子的英勇事迹,二老又是心疼又是欣慰,臉上不知不覺就布滿了淚水。



像趙添財這樣春節探親喜報先行的幹部戰士在該場站並非特例。為表彰先進,該場站建立健全了「五個一」制度:送一紙喜報、拍一張軍裝照、打一個電話、寫一封《告軍屬書》、貼一張光榮榜。除了將光榮榜做成海報在單位張貼公示外,其他「四個一」都直接送達軍屬,貼心更暖心。


「讓立功受獎官兵享受無上榮光,是激勵官兵奮發向上的重要舉措。」該場站副政委王佳說,「把榮譽感通過多種方式根植到官兵心裡,比立功受獎本身更有意義。」

晉城軍分區傾力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涉軍維權落細落實


■劉洋 臧科偉


2月8日上午,晉城市鍾家莊社區居民王稱心和武警四川某部幹部,將一面綉著「法律服務解憂愁,軍人軍屬貼心人」的錦旗送到晉城軍分區領導的手裡,嘴裡還不停念叨著:「多虧了你們的維權聯繫卡……」


元旦期間,正當千家萬戶沉浸在喜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時,王稱心位於澤州路東街幹道的日用品零售店鋪突然起火,火苗隨著店內的易燃貨物借著風勢直往上躥。很快,店內貨物在大火中全部化為灰燼,直接經濟損失達11萬元。原本就右腿殘疾的王稱心欲哭無淚,很快就給在武警四川某部服役的兒子王晉斌打去電話。


正在執行節日安保任務的王晉斌得知消息後,立刻想到了軍分區曾給他寄送的軍人軍屬維權聯繫卡,並迅速給人武部維權服務站打了電話。人武部立即協調消防大隊等多家單位,實地調查火災原因並區分責任,為王晉斌一家要回了部分經濟損失賠償金。


「在涉軍維權行動中,只有變『找上門』為『上門找』,才能更好地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據該軍分區領導介紹,他們積極轉變維權工作策略,依靠法規制度加強涉軍維權工作,與地方政法部門聯合成立涉軍維權協作中心,研究出台晉城市《涉軍維權工作暫行規定》和《涉軍維權工作協作辦法》等文件。


為充分發揮法治利劍「威力」,軍分區還協調市委、市政府將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相關政策法規納入市縣兩級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內容,列為市委黨校「必修課」,定期邀請法律專家作輔導報告,進一步加深各級對優撫政策和擁軍法規的理解,較好地實現了從單純依靠行政干預推動向靠政策法規推動的轉變、從單純靠感情開展維權協作向制度規範協作的轉變。


同時,該軍分區還製作出軍人軍屬維權聯繫卡,逐一寄送給當年參軍入伍的新兵。卡上標明當地涉軍維權服務站的工作人員、聯繫電話和服務承諾,變被動應對為主動作為。


春節前夕,該軍分區先後為10餘名官兵提供法律援助,妥善解決軍人軍屬涉法問題6起,有效激發了官兵安心服役、矢志強軍的鬥志熱情。

第74集團軍某旅健全走訪慰問傷殘復退軍人制度—


精準幫扶傾心解難


朱乾坤 本報特約記者 周鈺淞


立春時節,春寒料峭。


天未放亮,第74集團軍某旅慰問小組就帶著專門採購的生活用品和慰問金,沿著規劃路線趕往楊明家中。


楊明曾任某部直政科科長,在一次演習執行任務期間摔傷,導致胸十二椎骨髓完全性損傷伴偏癱,下半身失去知覺,被評定為一級傷殘。該旅安排其在家休養,每年到楊明家鄉看望慰問也成了該旅一項規定。


「最近情況怎麼樣」「家中現在還有什麼困難」……慰問小組的一句句暖心話語,讓楊明心中涌動陣陣暖流。


「挺好的,一切都挺好的……」看著桌上放著大米、豆油、麵粉、羽絨被等生活必需品,還有春聯、年畫、鞭炮等年貨,年過七旬的楊母不禁眼角噙滿熱淚。


「楊媽媽,感謝您支持楊明在部隊建功立業,快過年了,給您帶了點年貨。」慰問小組不停噓寒問暖,並送上慰問金,祝願他們度過美滿的新春佳節。


楊母緊緊拉住小組成員的手,感動地說:「感謝部隊一直沒有忘記傷殘復退軍人,我們一定好好生活下去!」

「春節前夕,我們對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法規制度,認真統計撫恤優待官兵信息,共投入約30萬餘元,分為4個慰問小組,赴撫恤優待對象家鄉進行走訪慰問,並送上慰問品、慰問金、年畫、牌匾等物資。」該旅人力資源科幹事劉須文介紹說,每到一處,慰問小組還詳細了解慰問對象生產生活情況,提出問題當場解答,發現困難及時辦理,確保他們過一個祥和平安的春節。


病休幹部胡克輝因長期工作勞累造成腰椎脫出,手術後又留下了嚴重後遺症,家中老父親患有胃病、高血壓等疾病,一家人至今還住在一間土牆房裡。


慰問小組到胡克輝家走訪時,除送上慰問物資外,還在住村了解、入戶調查、考察市場、諮詢專家基礎上,為他家特別制定了精準幫扶措施,與地方政府和事業單位開展結對聯建活動。胡克輝高興地說:「感謝你們為我們做了那麼多實實在在的好事,讓我們傷殘復退軍人家庭時刻感受到黨和軍隊給予的溫暖!」


新疆軍區某防空團健全完善走訪慰問機制—


逐一尋訪「功勛老兵」


王雪振 劉孝強


「我離開部隊那麼多年了,大家還記得我!」2月11日,當67歲的老兵姚正久見到新疆軍區某防空團官兵時,激動地拉著他們的手,久久不肯鬆開。


春節前夕,該團尋訪「功勛老兵」的官兵滿懷祝福和敬意,先後趕赴成都、鄭州、烏魯木齊等地,逐一尋訪慰問曾在該團服役並作出重要貢獻的「功勛老兵」,為他們送去節日問候。


「一個『功勛老兵』,就是一部帶兵育人的活教材。」該團政委周該成介紹說,這個團長期駐守在喀喇昆崙山腳下,在長期的練兵守防實踐中,先後湧現出「模範軍工連」「軍事訓練標兵連」2個榮譽集體以及一大批先進個人。


新春伊始,該團健全完善走訪慰問制度,制訂下發《「傳承紅色基因,尋訪『功勛老兵』活動」細則》,組織尋訪人員認真查閱史料、多方查找線索,先後遴選出在不同歷史階段中具有代表性的7名「功勛老兵」。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有81歲,最小的也年近六旬。

軍旅傳承,血脈賡續。從2月6日開始,他們先後組織20餘名正在休假的官兵,組成7個志願小分隊就近尋訪「功勛老兵」,累計行程5000多公里,重溫「功勛老兵」艱苦奮鬥、練兵備戰的光榮歲月,提振官兵投身強軍實踐、擔當強軍重任的精神動力。


「我這兵沒白當,值了!」見到前來尋訪慰問的官兵時,「功勛老兵」雷豫激動不已。1974年至1986年,雷豫曾長期在該團服役,先後6次帶隊參加上級軍事演習勇奪桂冠,榮立三等功3次,是團隊標兵精神孕育形成的見證人、親歷者。


慰問期間,雷豫和團隊「軍事訓練標兵連」官兵進行了現場連線,勉勵他們以練兵備戰為主業,勇於摔打磨礪,敢於超越自己,在新時代續寫連隊新的榮光。


不忘來路,方有未來。回顧慰問「功勛老兵」的經歷,排長王志權深感觸動:「尋訪慰問不僅僅是和老兵說說話、嘮家常,更重要的是始終牢記光榮歷史、傳承發揚優良傳統,在強軍興軍新征程上貢獻力量。」



本文刊於2月21日解放軍報03版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報記者 的精彩文章:

他已離開21年,此刻仍想說一句:小平,您好!
起床號!新聞早報告〔2018.2.13〕

TAG:軍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