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回到三四線城市,才知道什麼叫蕭條
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回到我們的家鄉,可能是三四線城市,可能是農村。我平時生活在深圳,回到老家的時間並不多,過年是為數不多的回去的日子,當然,並不是每年過年都會回去。但是,每次回去,都好像感覺家鄉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變化很慢。
我的家鄉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式的四線城市,雖然每次回來都沒有太大的感覺,但這次,讓我感覺最深的可能就是蕭條吧。家鄉的蕭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商業是最能體現一個城市活力和發展的鏡子,我的家鄉的商業和深圳那相差的可謂天壤。在家鄉的這個四線城市中,臨街門面轉讓的比比皆是,這個還不是指一些偏僻的街道,即使是「繁華」的商業區,轉讓的門面也隨處可見。即使是連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萬達廣場,旁邊的商業街空置率也達到了60%以上,這在深圳是不可思議的。雖然電商也對深圳這樣的城市產生了衝擊,但是影響遠遠沒有三四線城市那麼嚴重。
除了門面房的空置,房價可能是影響最大的了。記得幾年前我回到家鄉,看到家鄉的房價便宜的令人髮指,記得當時是每平方米3000元的價格,但是,到了今年回家,看了下房價,均價剛剛跨國4000元的門檻,接近7、8年的時間房價上漲了不到40%,而我們在深圳的房子已經能夠翻了5倍了。
在這個城市的親戚和老鄉們,都在討論孩子上學將來會去哪個大學,將來會到哪個大城市去打工,留下來的大多是一些類似「鐵飯碗」的崗位,餓不死,也發不了財,正因為房價的低廉,才能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
當經歷了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再回到廣大的三四線甚至更小的地方,你能感受到一線城市的那種虹吸效應,無論是人才,機會,資金等等,都被吸附到這些大城市及其附近。而廣大的,數量眾多的小城市們彷彿被抽幹了血液,沒有了活力和生機。
當我們的家鄉們在原地踏步的時候,不知道生活在北上廣深的城市精英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互聯網是BAT的,新零售是AT的
※做微商的注意了,這條消息將影響3000萬微商人
TAG:未來十年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