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覺得飲茶「很老氣」?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覺得飲茶「很老氣」?

喝茶很老氣?

年初三的晚飯時間,和某人逛完荔枝灣,走去附近的「點X園」喝茶。

其實很久都沒有去「飲茶」了。不過最近這一年某人時不時帶我去喝茶,這項活動才重新被提上我生活中的議事日程。說起「飲茶」這回事,很多年前的一次同學聚會,大家都在苦思冥想到底以何種形式進行。我當時忽發奇想說去「飲茶」,結果就被秒回「老氣」二字。其實當時我也想不通,為什麼「飲茶」就一定老氣呢?許多年後,我貌似發現了一些「表面證據」。

上個月去香港的時候,回程的那天,一早就去酒店附近的「稻X」酒樓「飲早茶」。剛坐下來,便好奇地看了看周圍,看看當地人的「早茶生活」。放眼望去,幾乎全是老頭老太太,隊伍里也稀疏零落地坐著一些上了年紀的叔叔啊姨。

整個大廳里,貌似唯一的一對年輕男女就顯得格外的顯眼了——沒錯,就是我和某人。

如果說早茶以中老年人居多主要是因為現在年輕人過的都是貓頭鷹般的生活,那前天晚上去「點X園」喝茶,雖然是晚上,但喝茶的依然都是中老年人占多數。

放心,我是不會因為這種氛圍而直接懷疑自己是否已進入了中老年人階段的。只是我想起來以前小時候,經常會被家人帶去茶樓喝茶,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東風路的廣東大廈「飲早茶」,不過那時候我主要不是去吃東西,而是玩那裡的手扶電梯。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坐下來吃吃吃了。到了小學快畢業的時候,就開始學會自己拿著張單子,噔噔噔跑去那些手推車那裡挑自己想吃的東西了。

喝茶正貌似被邊緣化

相信有很多人小時候都會有和家人一起去喝茶的經歷。可是,當我們從經濟上到生活上都可以獨立的時候,喝茶這個活動卻被我們自己貼上了「老氣」的標籤。不過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餐飲店的類型相對不如現在豐富,如今咖啡店、奶茶店之類的網紅店遍地開花,年輕人的選擇多了,加上網紅店的裝修往往都極具個性,而恰恰我們這一代人都喜歡些個性化的東西(其實說白了就是喜歡在店裡拍照發朋友圈求關注),所以相對而言,去傳統風格的茶樓喝茶就逐漸被這個群體邊緣化(除非是陪家人親戚,否則一般情況下相信都不大可能自發去喝茶)

吃裝修還是吃味道

其實早些年的時候,我也有過一段注重裝修大於味道的時候,去哪兒吃,首先看的是環境,好吃與否都是其次。出來工作了好幾年之後,發現這樣的舉動其實挺不划算的。裝修頂多就只是在視覺上過過癮,但東西不好吃,環境再好,也會大打折扣,大煞風景。畢竟餐廳首先是要提供好吃的東西給客人。(很明顯的例子,有些又偏僻環境又很破的餐廳,卻經常都是一位難求,就是因為那裡的東西好吃)

所以,喝茶可以說是對吃的一種本質回歸。因為有句老話叫「嘆茶」,一個「嘆」字,道出了本原。無論是茶還是茶點,都是要「嘆」(享受),茶要一口口地喝,茶點要一口口地吃。嘆茶,嘆的就是食物的味道。所謂「食不語,寢不言」,嘆茶點的時候就要一言不發,仔細地咀嚼食物的每分每寸,用味蕾與食物進行互動。這麼做有兩好處,一是能認真地品味,避免「豬八戒吃人蔘果」的尷尬。二是既吃得少又可以吃得飽

喝茶——好吃又「百搭」

其實如果能提起興緻來去喝茶的話,還是能發現不少好吃的茶點的。比方說上文大家看到的牛肉丸。豐厚的肉感之中帶著淡淡的陳皮香,一顆牛肉丸能嘗出最少兩個層次的味道,口感的體驗比較豐富。還有蜂巢糕,昨天和前天,我和某人在點X園和陶X居都分別點了這個,造型有分別這是當然的了,但味道上都不錯,相對而言,後者的甜味比前者會相對濃郁一些。

另外,我還發現,其實現在找個喝茶的地方還是挺容易的,所以,現在感覺「飲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飯點時刻的「通用公式」。以前出去逛街的時候,差不多到吃飯時間,就要開始漫無目的地思考去哪裡吃。現在挺方便的,確實想不到去處,就提議——去喝茶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周杰倫傲嬌回應發胖:奶茶我還是要喝的!大嫂解圍:是把他拍胖了
春節屯茶季,如何正確的存茶?有什麼需要注意?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