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頭:「好軍師常有,好主公難尋」——再好的軍師也難以對結果負責,再差的主公也賭上了身家性命……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個生性多疑的人,曾經因為多疑中了周瑜的反間計,殺了水軍統領蔡瑁、張允,直接導致了赤壁之戰的慘敗。
這是曹操一生中犯的為數不多的重大錯誤之一。
我相信曹操在事後也一定認真反思過。
即使天縱英才,也需要一個從小兵成長為將軍,從普通人成長為梟雄的過程。
之後,隨著曹操的成長,隨著魏國勢力變得越來越強大,他的眼光和胸襟也變得和以前大不相同。
不再拘泥於眼前寸步的得失,而是放眼天下大局的進退;
不再計較一人一事的對錯,而是從全盤的角度取捨;
《軍師聯盟》中,有這麼一段劇情讓人印象深刻。
曹操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馬同槽,這讓他對名字中帶「馬」字的司馬懿疑心大起,若按當年赤壁之戰時的性格,「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多半就把司馬懿先斬了再說。
聽了曹操的話,司馬懿心驚肉跳,然而,這次曹操卻仍然沒有殺他。
為什麼?
因為此時的曹操,
不再是一個將軍,會為了一場戰役的輸贏而糾結;
不再是一個番王,會為了一座城池的得失而喜怒;
他也不再是當年的曹操,會為了一句話、一件事、一個夢,而棄掉棋盤上至關重要的一顆棋子。
他君臨天下,睥睨眾生,考慮的是全局。
考慮的是如何得到這天下?
如何治理好這天下?
如何延續曹家千秋萬世的基業?
所以他明明更喜歡曹植,卻把王位傳給了曹丕,因為曹植性格優柔軟弱,不適合做君主,而曹丕的冷血果斷明顯更適合治國平天下。
所以他明明知道司馬懿太聰明,並且幾次動了殺機,卻終於還是把輔佐太子的重任留給了司馬懿。
這,就是一個帝王的謀略與格局——「忍小成大」。
他非常清楚。
什麼重要?
什麼更重要?
該如何取捨。
當時的第一要務,是魏國要實現一統天下的夢想,曹操自知時日無多,所以這個夢想,必須要由曹丕來實現,他深知曹丕如果缺了司馬懿這個絕頂聰明的軍師,想要一統天下,幾乎不太可能。
因此幾經權衡,曹操決定留著司馬懿。
縱然司馬懿有諸多讓人放心不下的地方,縱然曹操對他動過七次殺心,但相比魏國一統天下的大業,這個人才還是值得一用。
還是那句話,取與舍,是看哪個重要,哪個更重要?
多年前,我剛剛開始做企劃總監的時候,對於和我意見相左,經常對著乾的人,總是覺得難以容忍,我對老闆說:「有他沒我,有我沒他。」,弄得老闆也很為難。
現在看來,這是一種典型的打工者心態,只爭一時一事的對錯輸贏,缺乏大局觀。
後來,我做了小股東,對於一些脾氣古怪卻有才的人,我學會了容忍,因為他們能給企業帶來可觀的效益,作為股東,當然是希望企業多多賺錢。
小股東心態雖然比打工者心態略進了一步,開始站在經營者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但仍然有很多欠缺。
比如:怕擔責任,不願意對結果負責;
比如:當甩手掌柜,心想反正凡事有大股東兜著;
比如:有時會有一種想說話卻說不上話的失落感,最後導致了和其它股東的一些矛盾,現在看來,這些矛盾最終是不利於企業發展的。
所以說,小股東心態,格局仍然遠遠不夠。
直到後來我自己做了大股東,才明白:打工是站在山腳,小股東是站在山腰,而大股東才是那個真正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的人。
如果說,打工做高管,就象當將軍,爭的是一戰之輸贏。
那麼做小股東,有點象當番王,爭的是自己地盤的大小。
可一旦做了大股東,感覺完全不同,那時眼睛看到的,都是天下,心裡想的,都是如何一統江山,一事一城的爭執,早已不放在眼中。
為了全局的勝利,一時的對錯不重要,一時的輸贏也不重要。
比如,如果碰到工作能力強,但性格上有其它缺點的員工。
打工者心態是:「我懟你「;
小股東心態是:」我忍你「;
大股東心態是:」我哄你「;
不過,打工者要是真的以為老闆好言好語的」哄「意味著自己的地位不可取代,意味著企業永遠離不開自己,那就太高估自己了。
韓信有多少次可以控制劉邦的生死?但最終還是劉邦控制了韓信的生死。
誰是棋,
誰是棋手,
這一點永遠不會變。
會變的只有棋手的水平。
能」忍小成大「者,堪稱高手。
知道讓步,適時妥協的老闆往往是有大格局、大眼光的老闆,也是能把企業做大的老闆。
一棵棋子左右了不了棋局的輸贏,但一個優秀的棋手知道把每一顆棋子都準確地拿捏好,放在最適合的位置上,提高全盤優勢,保證最終勝率。
中國有句古話:」小不忍則亂大謀。「
何為小?何為大?
一人為小,
一事為小,
企業為大。
雖說,
」不想當皇帝的將軍不是好將軍「,
但,
一個人能做到將軍,還是能做到皇帝,
不是由他的武藝高低決定,是由他的眼光格局決定。
黃石頭
2018年2月20日
TAG:東邪桃花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