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奮鬥文化崩潰的代價

美國奮鬥文化崩潰的代價

翻譯者西雅圖雷尼爾前言:這是一篇在美國非常有爭議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的教授Amy Wax。這篇文章在美國的文化界和思想界掀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左派群起而攻之。以至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33名教授聯名要求開除作者。而這篇文章所引發的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思想交鋒在原文發表的半年後還在進行中,也許這是一場扭轉美國左傾思潮的歷史大討論。

太少的美國人真正能夠適應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工作。適齡男性勞動參與率處於大蕭條以來的最低點,鴉片類毒品濫用現象非常普遍,兇殺和暴力困擾著內陸城市。幾乎有一半的孩子都是非婚生子女,而更多的孩子由單身母親撫養。許多大學生缺乏基本的技能,高中生的排名低於世界上其他二十幾個國家!

美國適齡男女參與勞動率

這些現象的成因是複雜多樣的,但這種或者那種的社會病態隱喻著這個國家資本主義傳統文化的崩潰。過去這種資本主義文化為我們的生活制定準則:

先結婚然後再要小孩,為了家庭和孩子們努力維護婚姻。為了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努力獲得所需的教育。努力工作,拒絕懶散。儘可能為你的客戶和僱主多做一些事情。做一個愛國者,隨時準備為國家服務。儘可能維護鄰里和睦,具有公民意識,慈善意識。避免在公開場合使用粗俗的語言,尊重權威。避免藥物濫用和犯罪。

這些基本的文化準則統治著1940年的後期到1960年代中期的思想界。在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人不論背景和能力,都能有效地尊崇這些規則。因此這些文化準則為社會的生產效率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社會和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每個人都尊崇這些準則嗎?當然不是!任何時代總有叛逆者和偽善者,陰奉陽違這些文化準則。俗話說的好,偽善是惡披著善的外衣。即便如此,這些偽善者也很少敢公開挑戰這些準則。

當這些文化準則佔主導地位的時候,一切都是完美的嗎?當然不是。也有種族歧視,也有有限的性別區別對待和有限的反猶主義。但是必須承認當這些準則佔主導地位的時候,婦女和少數民族的地位在穩步改善。消除歧視和增加機會並不一定需要這些文化準則的消亡作為代價。恰恰相反,因為這些準則的消亡,反而嚴重阻礙了弱勢群體地位的改善。而且這種準則消亡的趨勢也加速了福利國家所帶來與日俱增的破壞性後果:福利國家通過接管家庭的財政支持,抑制了家庭對兩位父母的需求。

如果社會對婚姻持強烈的保守態度,還可能抑制福利化國家的進程。而現實恰恰相反,單親家長的數量呈天文數字增長,導致兒童更容易出現學業失敗,吸毒上癮,閑散,犯罪和貧窮。

無論哪個種族,單親家庭的貧困率遠高於雙親家庭

美國單親媽媽的比例也從1968年的7%飆升到2014年的50%。這種傳統資本主義文化準則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崩潰。經濟繁榮,毒品,高等教育的擴張以及圍繞越南戰爭的焦慮等因素的結合促成了一種反權威,幼稚,不切實際的( 性,毒品和搖滾樂)的文化。然而這種文化對一個成熟,繁榮的成人社會來說是行不通的。從這個時代開始看到了操縱身份認同的政治。這種政治顛覆了馬丁路德金這樣的民權領袖所期望對不要以膚色作為評判標準的渴望。這種政治使他們反而對故意操縱種族,民族,性別以及現在的性取向話題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那些本來擁有文化影響力的長者,由於種種原因放棄了他們作為倡導尊重,文明和成熟價值觀的角色。因此,反準則文化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特別是在學校的學者,作家,藝術家,演員和新聞工作者中間:這些人喜歡從傳統文化準則中跳出來,將自己的罪行反而歸結為德行和獨樹一幟的階級標誌。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至少有些文化並沒有讓自己的民眾為推動經濟發展做好準備。好比印第安人的文化是為游牧獵人設計的,但不適合21世紀的發達國家。在一些白人工薪階層中的單親,反社會的亞文化,在一些城市中反白人的說唱文化,在一些西班牙移民中的反融合亞文化同樣無法適應21世紀社會的需求!這些文化取向不僅與先進的自由市場經濟和可行的民主制度不相容,而且還破壞了美國人之間的團結和互惠意識。如果傳統文化的準則不能得到廣泛的恢復(美國中上層階級中依然大部分遵從這些文化準則),那麼情況將對我們所有人而言會變得更加糟糕!

那些已經拋棄了傳統文化準則的普通美國人,如果重新接受這些準則是否會大大減少社會的病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那些目前還遵循這些準則的人群中,無論受教育程度和富裕程度如何,兇殺率都很低,毒品類成癮很少,貧困率也很低。那些現在按照亞文化生活的人,即便按照傳統的文化準則生活,大部分人可能還是不會成為富人或者擁有精英工作,但他們的生活狀況將比現在好得多,學校和社區會更安全,更愉快。更多的學生為建設性的工作和民主參與做好準備。

但恢復傳統階級文化準則的主導地位,需要有文化的仲裁者-學者,媒體和好萊塢-放棄多元文化的訴苦抱怨和對被被壓迫者的刻意修飾。他們不應該抨擊傳統的資本主義文化準則,而是想1950年一樣,去擁抱這種文化準則。

編者按,這樣一篇很誠懇的文章,在美國居然引起30多教授聯名要求開除作者,看來美國的大學早已被美式紅衛兵佔據了,就如同作者所說,大學,演藝圈,媒體這些地方,成為反傳統,搞標新立異的地方,最終把國家引向災難。這倒跟大國當年很像,想想那些「進步青年」都是什麼人。

這麼好的公號,你不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諦 的精彩文章:

漢高與隋煬| 屌絲逆襲精英的機會在哪裡
弄到錢的是大帝,弄不到錢上煤山

TAG:聖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