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盛頓郵報:九座奧斯卡小金人獻上的輓歌

華盛頓郵報:九座奧斯卡小金人獻上的輓歌

用自己的眼睛看電影。

——R老師電影

1這一記耳光打的響亮

心血來潮搜索梳理了下近期的網路熱門事件,一篇題為《媽,我懷孕了,孩子是我爸的》被各大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轉載,閱讀量輕鬆破百萬,一宗10年前的案件重新進入人們視野。文章字裡行間無不暗示罪魁禍首是文中目前失聯的湯蘭蘭,她誣陷了全家人。而在大洋彼岸,那個拍出過《E.T》、《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用一部《華盛頓郵報》(The Post)賞了國內這些媒體一個響亮的耳光。

普及下知識點,《華盛頓郵報》是美國歷史上的龍頭傳統媒體之一,尤其喜歡懟政府。當年的水門事件就是他們捅出來的,直接導致尼克松總統辭職、政府垮台。這場戰爭郵報聲名大噪,而這部影片的時間往前推移了幾年,吃了熊心豹子膽的媒體人同樣不放過尼克松政府。

2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歷史真實事件:五角大樓文件泄露是世界十大泄密事件之一,轟動一時,甚至改寫了世界格局。(具體內容可百度百科,時間軸劃分和事件描述十分詳細)。核心內容聚焦在:一個不怕死的記者從五角大樓偷出了一堆機密文件,內容多達47卷。這份前國防部長的研究報告早就顯示美國無法打贏越南戰爭。

從父親和亡夫的手裡接過《華盛頓郵報》,卻一直沒什麼話語權的Kay(梅麗爾·斯特里普),以及一心撲在新聞事業上的總編Ben(湯姆·漢克斯)得到了這些文件,那麼問題來了,我到底是要發呢還是要發呢還有要發呢?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一群充滿良知的媒體人,冒著被封殺、被判刑、報社倒閉的風險,發表了文件。

之後,最高法院聽證會以6:3的投票結果宣判媒體人無罪。法庭相信這一群肝膽相照的人用他們的壯舉拯救了無數士兵、家庭甚至是這個國家。

GIF

電影的地位有多高呢?在前陣子剛結束的金球獎上,有這麼一幕:主持人只念了它的名字——《華盛頓郵報》,工作人員就抱著四座獎盃上台,鬧了個「大烏龍」。一個誇張的玩笑,生動地證明了本片地位。此外,本片入圍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梅姨憑藉Kay一角第19次獲得提名,這一記錄前無古人,我想也基本沒有來者了。

回到電影本身,斯皮爾伯格的功力在那裡,毋庸置疑。故事的鋪陳、對話的安排、衝突的製造、節奏的把控,哪怕是煽情也是恰到好處。這麼一部政治意味滿滿的電影,都不乏讓我想哭的情節。哪怕阿甘和梅姨的狀態有些鬆弛,沒有卯足勁,但是表演真的就是教科書級別的。而且導演有意通過Kay這個混跡於男人堆中的角色來為女性發聲。

3女人真的不好做

Kay的父親是華盛頓郵報的創始人,她在父親和丈夫先後過世之後,被迫坐上報紙發行人的位置。那是一個白人男性主宰一切的時代,她只是一個虛設,所有的重大決定都越過她由董事會直接拍板執行,而她還要在這個被輕視被忽略的環境里努力保持自己的聲音和尊嚴。

報社準備上市,她去華爾街和投資人開會,偌大的會議室里就她一個女性,連發言的權利沒有,只能全程保持微笑。拿到機密文件後,董事會吵成一片,說要請示她,但卻從未有人問過她的意見。在這場高潮電話戲中,梅姨的女性光輝終於綻放,鏡頭所到之處,她的遲疑、猶豫、熱淚盈眶,多種情緒凝聚其中。

後來去法庭,書記員清一色女性,但是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都是男性。最後庭審結束走出法庭,男人們走大門接受媒體採訪,她卻走了側門,台階兩側都是滿目仰慕,被她鼓舞的年輕女孩們。這是一場女性地位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過程有些心酸,但最後總是做到了。

還有一個閃光的女性是Ben的老婆Tony。在Kay決定出版機密文件後,她說了句:「她真勇敢!」然後幫Kay說出了女人不易做的那些話:「她會陷入從沒想過的境地,為了這個決定,她賭上了自己的財產和公司……我覺得她很勇敢。」

Tony一直扮演好她賢妻良母的角色,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時不時給報社同事福利送吃的。在宴客結束後,會擁有自己的時間,去做雕塑。她是賢內助,但也是獨立的自我,這樣的人生才是真的充實啊。

最近芒果台熱播《談判官》、之前有一部《極光之戀》,女主角的人生都是開了外掛的,雖然有個挑事的女二,但是她身邊一定會有一堆護花使者搞定一切。《THE POST》里通通沒有 ,Kay的整個行為軌跡和心路歷程就這麼娓娓道來,觀者感同身受。

4超越影片之外的

看完電影,我也不自覺想到了2016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同樣是關注媒體人,他們對「真相」的要求容不得一點瑕疵。在真相沒有得到驗證之前,縱然心裡有萬千憤懣和悲涼,他們都壓在心裡。

對照當下我們的媒體生態,真的是多少個地洞都不夠鑽。從不會打球的劉胖子、到三種顏色、再到摔狗、湯蘭蘭、NBA球星歧義祝福…...每一個新聞事件貢獻的是一篇篇10W+,在事實浮出水面之間,一個個義憤填膺,全部是正義的化身,但水落石出以後呢?有幾個人還記得江歌?

不同於影片中的雷厲風行,獨當一面。梅姨自從韋恩斯坦事件之後,風評不佳。儘管她在公共場合多次強調性騷擾的事情她一無所知,但是群眾的執念就是:忽悠誰呢?你倆認識大半輩子了。一開始為什麼沉默,明顯是心虛。其實民眾的正義感特別容易被利用,而且但凡涉及男女之間的苟且,總有一類非當事人受到牽連。比如做頭髮事件中的馬蘇、韋恩斯坦事件的梅姨、還有和屁股1一起出道的很多rapper,始作俑者早早躲起來了,他們卻莫名承受輿論的壓力被吊打。最新的情況是超模劉雯因為在社交平台發了句「Happr Lunar year!」被冠上了親日、親韓的莫須有罪名,讓我有種深深的恐懼感。

影片中段,梅姨回憶起丈夫生前的點滴,這位華盛頓郵報的著名發行人Philip Graham曾以一句話定義了新聞的歷史使命——"News is the first rough draft of history。"(新聞是歷史的第一份草稿。)

這份偉大光榮使命彷彿隨著紙媒黃金時代的逝去也萌上了塵埃,大法官說「新聞服務於被統治者,而不是統治者「,但現在似乎被統治者們已經不需要新聞的服務了。其實,我們曾經也有無數個單槍匹馬的「華盛頓郵報「。但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裡呀?

《華盛頓郵報》中對於群眾的刻畫少之又少,但幾個鏡頭便說明了另一個問題。媒體的墮落,拋開社會制度和國情,都不是強權可以一手操縱的。新聞自由可以培養群眾的理性,而這種理性最終可以賦予媒體強大的監督力量,才有可能讓媒體成為真正的良心。

那麼這是什麼理性?換句話說就是「我不認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華盛頓郵報》中新聞界的勝利正是在絕大多數人都抱有著這種念頭的情況下到來的。可怕的是我們的時代,盛行的是「我不認同你的觀點,所以我會想辦法消滅你」。

新聞本該是歷史的第一份草稿,如今卻只能用404進行祭奠。

撰稿人:小周周

業餘影評人,王菲腦殘粉、R老師忠實擁躉(哈哈)

嗯,讀到這裡的都是真愛

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老師電影 的精彩文章:

大世界:賣豬肉的怎麼就不能送女兒去國外留學?

TAG:R老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