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農民當面指責昏君,結果是,沒有背景的窮人也可以憑本事當官了

老農民當面指責昏君,結果是,沒有背景的窮人也可以憑本事當官了

昏君,必然是一言不合就推出去砍了的,可一個老農民憑什麼這麼牛氣,當面指責昏君後,不但沒有受到懲罰,還改變了沿襲千年的用人制度,讓沒有背景的窮人也可以憑本事當官呢。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春秋以前,各諸侯國用人都採用「公族大夫」制,當權的全是君王家族的親戚,很少落到旁人手中,家天下雖然很好,但一來狹窄的選材範圍不會代代都能選出英才;二來呢,家族裡也就那麼幾個人,這幾個人代代為官,勢力年深日久的積累下來,難免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這句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歷史上有名的昏君——晉獻公,他們家就是這麼上台的。

晉獻公一族原本是宗族小支,按道理沒資格繼承君位,可就是通過三代人的積累,逐步發展實力,才用了七十來年就消滅大宗,最終掌握了晉國天下。

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晉獻公當政時期,特別擔心以後公族裡會有人奪權,時刻想著改變的辦法。

這時候呢,一個改變了窮人命運,改變了歷史走向,卻沒有多大名氣的老農民——祖朝就恰到時機的出現了。

祖朝這人很有意思,雖然沒有當過官,可作為農夫,對祖國卻有深深地責任意識,有一天吃飽了沒事,就給晉獻公上書說:我是翼城東郊的老百姓,現在想聽聽你們是如何討論國家政策的。

言下之意很明顯,他想參政議政。

祖朝大約是從現在的民主國家穿越過去的,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竟然要求君王允許自己參政議政,他又不是人大代表,因此放在現在都是個笑話。

作為封建意識非常濃厚的晉獻公,對這種要求自然是非常嗤之以鼻的,說:國家大事官員們都討論好了,你個小老百姓管那麼多閑事幹嘛。

祖朝對這種說法很不滿意,說:

「這怎麼能是閑事呢,古代的桓司馬早晨朝見君主,出門晚了,駕車的催馬趕路,副駕駛也催馬趕路,駕車的就對副駕駛說,你為什麼越過本分?從旁邊喝馬催車呢?

副駕駛說:怎麼叫越過本分,遲到了以後,君主會責怪司馬,司馬受到懲罰,災禍也會降臨到我的頭上,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哪能不催馬趕路呢?

現在老百姓和官員都相當於車夫,只不過我們地位低點,是個副駕駛而已,對於國家大事,假如官員決策失誤,就會引發混亂,從而使我們承受深重的災難,我始終為這樣的結果擔心,所以哪兒能不關心國家的決策呢。」

晉獻公一聽,很是有理,於是破格召見祖朝,跟他討論國家大事,得到了許多啟發。

事情結束以後,祖朝拒絕一切賞賜,很高傲的走了。

可晉獻公卻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有人說了,晉獻公可是個連兒子都下手的昏君,他怎麼會聽一個老農民的話呢,事實上,晉獻公早年還是很英明的,到了晚年娶了驪姬之後才逐漸變壞,這一點可是千萬不敢馬虎的。

晉獻公想:原來吃素的果然比吃肉的高明,高手還真是在民間啊,我原先選材的範圍太窄了,如果放到整個兒天下,外姓人中有才能的人也可以當官,並且政績突出的就賞,政績平庸的就罰,這樣一來,一則可以使晉國國政清明,人人向上;二來也可以削弱公族大夫的權力,從而避免再度出現公子奪權的禍亂,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破格重用了沒有任何家族背景,窮苦人家出身的荀息、里克等一批文武官員,並採用這些官員的建議,對群公子盡行驅逐、誅殺,徹底解決了「公子作亂」的問題。

從那以後,在這批賢臣的幫助下,一生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六,徹徹底底的統一了山西,並把勢力延伸到陝西、河南一帶,使黃河中游地區全部成為晉國領土,與齊國、楚國、秦國一併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四個諸侯國,為後來晉文公稱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晉國因為擴大選擇範圍,不考慮背景,從窮苦人家的孩子也可以當官中嘗到甜頭,天底下的諸侯能不照樣學樣嗎。

從此晉國的用人制度逐步推廣開來,成了各諸侯國用人標準,他們開始重視才能,而不是重視出身,公族大夫制也逐步淡出歷史舞台,最終演化成士族大夫制。

雖然有些偏離祖朝的最初設想,但許多士族最初的確是窮人家出身的。

不管怎麼說,祖朝作為一個農民,通過一己之力改變了延續千年之久的公族大夫制,改變窮人的命運,讓窮人也有機會憑本事當官,這份貢獻,是相當了不起的。

參考資料:劉向《說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