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古詩詞里的「一字詩」,道盡多少人世情懷!

古詩詞里的「一字詩」,道盡多少人世情懷!

一種含有某種文字遊戲成份的詩歌。「一」字筆畫最少,可是經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一字詩》中用了多個「一」字,真是錯落有致,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很有詩情畫意。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夜雨一點點淋在梧桐樹葉上,秋聲難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斷。半夜時分夢裡回到了故鄉。 這是一首寫羈旅愁思的小令。曲作一開始就用鼎足對形式:「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既點明了時間、環境、又照應了題目,更交待了此曲的感情基調。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出處:清·王士楨·題秋江獨釣圖。 一個人孤獨地在江邊垂釣,釣的是一江的秋意。這首詩描寫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一個漁人、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清舟、一枝魚桿,漁人一面唱歌,一面喝酒,逍遙中卻又深藏著幾許蕭瑟、孤寂。


一東一西壟頭水,一聚一散天邊路;一去一來道上客,一顛一倒池中樹。

《古謠》是由唐朝詩人王建寫的一首樂府詩。此詩描述了作者對百姓疾苦的同情。詩中共用了八個「一」字,描寫了東西流向的河水、分分合合的道路、來來去去的行人和一顛一倒的倒影,絲毫不給人重複羅嗦之感,既形象生動,又充滿哲理。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這是一字詩 作者是清朝的 陳沆 。在煙波浩淼的碧波之上,遠遠只見一漁舟盪漿而來,漁翁手持釣鉤,釣得魚來滿心歡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當頭,秋色滿江。《一字詩》中用了十個「一」字,真是錯落有致,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很有詩情畫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禪心佛語 的精彩文章:

平時多幫人,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做人,寬容有尺度,忍讓有底線!

TAG:蓮花禪心佛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