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權退讓的時代即將到來

男權退讓的時代即將到來

今年某台的綜藝晚會因為小品節目中「雇保姆幹嘛,娶個老婆就行了」的不恰當言論而火了,小品當中算了筆帳,娶老婆成本攤到幾十年中相當於每天不到2塊錢,她得給你打掃衛生、照顧老人還得生孩子,比雇保姆便宜太多了。

現如今這種政治不正確,三觀扭曲的內容居然還能上晚會,居然還有人在編這樣的小品段子,小品的主創們自己不覺得丟人已經是奇葩事件了。對這類價值觀的唾棄就不多說了,有太多自媒體在說這個角度。我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男權舊思想價值觀必然會坍塌,兩性平權是趨勢,因為平權合算,堅持男權不合算!

少談些主義,多解決些問題

為什麼男女平權扯了這麼多年一直在打口水仗,大家都是在道德層面、價值觀層面在爭執對錯,大家是罵痛快了,而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一點:世間很多的變革和進步,動力並非僅僅來自對錯,而是來自利益驅動和最優選擇。封建男權思想誕生的土壤也是跟千百年歷史情況有關,當今社會性別差異在工作分工、社會角色扮演、經濟、文化、科學等各方面越來越小,實際上是具備了兩性平權的新土壤。說白了男性、女性能做的事,做事的效率一樣高,那麼解放女性,放棄原有的男權主導、物化女性的不公平方式可以讓女性發揮更多價值,對大家都有好處。

如果硬要保持一個失去了現實基礎的男權社會,製造不平等,結果是男人太累、女人不滿。有句著名的質問:「你還是不是個男人!?」大家都很熟悉,但我們極少的情況下會聽到:「你還是不是個女人?」這類質問。這個所謂的「是不是個男人」實際上就薈萃了所有在男權前提下對男性的責任要求,在當今的語境下看看,這句話很像是給男人的枷鎖,因為你硬要扛著男權,你就不得不同時扛著不對等的責任,還要背負著對女性不公的罵名,何必呢?新時代,放下兩性各自的枷鎖,一起快快樂樂平等不好嘛。

男權主義只是看起來對男性有利

我們來看一下最常見的生活場景:婚戀中對男性要求是買房買車給高額的嫁妝,這種現象在相當廣大的地區流行對吧。當然有很多地方已經不是這樣了,女方和女方家庭承擔了並不少於男方的責任。我說大多數情況下,除了結婚,婚後的家庭經濟重擔也是相對默認為主要由男性承擔。生活的壓力,包括生活品質的壓力可不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

很多地方為了兒子娶妻,父母要舉債多年,即使在城市裡沒有那麼極端落後了,也會傾向於男性來解決,女方能意思一下出點已經是很好的姿態了。大家經常聽到抱怨男人無能導致家人孩子沒法過優越的生活,例如沒法擁有住好房子開好車,孩子沒法上好學校、沒法過旅遊買買買的日子是因為男人不夠努力,很少聽哪個男人抱怨自己老婆掙得太少導致自己沒法開豪車買名表的。

為嘛?如果抱著男權不撒手的話,你活該啊,對應的責任和壓力你就得背負啊。工作日也好,假期也罷,你很少看到青年男性成群結隊逛街遊玩,享受美食下午茶;同樣工作收入,無論是剛畢業還是工作幾年的青年人,男性一個月掙幾千塊有幾個敢月光的,要規劃攢多少錢每個男人自己知道,一套化妝品一件裙子幹掉一個月工資,一個包幹掉幾個月工資的事情只有女性敢做;

為嘛?男人是「娶」,女人是「嫁」,這種傳統舊觀點抱著男權不放,抱著結婚繁衍後代是給男人做的,多一口人進你家你就得承擔這個代價,即使男女各出一半染色體,二十三對染色體里男人也不多出一條,但是你觀念守舊你就活該!

這裡舉個權利大反受拖累的例子:日不落的大英帝國。

英國大家都了解工業革命頭一波紅利佔盡,跟現在趕上互聯網流量紅利的大企業一樣,當年天時地利,全球佔了無數地盤,都是英聯邦或者殖民地,都得聽英國女王的,英國那時候對這些地區的統治或者控制那是一個緊啊,刺激不刺激。後來兩次大戰之後,全球各地崛起,英國有些衰弱,根本罩不住這麼大地盤,但是很多之前佔領的地方需要英國承擔軍事、經濟責任,都得花錢。

一方面有實力的在獨立,一方面英國也管不過來任由對方獨立,你愛留在英聯邦就留,不愛留下拜拜不送,殖民地更是丟的不要不要的,英國琢磨著自己都還在裁軍我航母都快養不起了我還得維持全球軍備罩著你們,我太累了。於是殖民地要麼徹底獨立了,要麼就是名義上在英聯邦留點念想但實際上不需要英國承擔什麼。說好聽了是尊重各國各民族獨立自由平等爭取主權,說不好聽了是成本太高不合算。如果真是尊重各國獨立自主當年你幹嘛滿世界去佔領人家。

更搞笑的是有些小國還希望留在英國身邊沾點光,英國女王很頭疼說你趕快獨立自主吧,這些國家說不行我得跟你混,女王大人說別別別你們還是獨立吧,養著太貴了,你們一有危機和政變我還得援助、還得派兵,預算不足國內意見大了去了。一個說這個權力我不要了,你們是獨立自主的,一個說不行你是宗主國你得管,你還算不算個大英?

其實英國變化趨勢的例子就是當今男女關係的一個比喻,不同地區不同情況的男女之間或許處於這個趨勢的不同階段,有要求獨立自主的,也有要求繼續維持現狀的,但英國自己是不想玩了,這就是規律。

所以現在發達的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質的上限也高,同時壓力比落後的地區大很多,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男性自動讓出了不平等的權力,因為承受那種代價壓力太大了,你不讓他平權他都不樂意。發達帶來的思想進步價值觀完善是一方面,實際利益取捨權衡也是一方面因素啊。

以偽女權代替男權不是平等

以一種不公平代替另一種不公平不是平等,不可持續。今天很多的女性在平權道路上矯枉過正,過分倡導女權,壓制男性地位,這種價值觀同樣對兩性沒有好處,對女性獲得公正地位有害無益。任何不平衡必然難維持,很快又會被打破,即使由於價值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有些不同步,在我國越發達的城市女性似乎越居於優勢地位,這是進步的表現。但同時有種特別糟糕的情況出現——倡導女性強勢反過來對男性進行逼迫,一方面用舊有思想來要求男性承擔責任,一方面用新時代女性自由來為自己的權利辯護,這件事看似在博弈中佔盡好處,其實絕對不可能真正落地。

歷史上最鮮明的不公平導致失衡的例子就是一戰和二戰中的德國,大家中學歷史都學過。一戰後因為要制裁德國,英法覺得都是德國有錯,要付出代價同時要儘可能壓制德國的利益,於是通過凡爾賽條約和一系列具體行動把德國摁在地上,並想保持這種狀態。歷史課本上都寫過德國在條約的壓制下民不聊生,整個國家民族失去了生存的空間,高通脹紙幣被孩子當積木、飢餓的無法生存的國民最終迎來了納粹黨和希特勒,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德國在二戰中以近七千萬的人口,動員了兩千萬的參戰兵力,整個德國變成一個戰爭機器,這還不包括其他軸心國的參戰人口。你以為這是希特勒影響力大,我覺得納粹的原因佔比很小,是凡爾賽條約逼的德國人沒辦法。

可能很多女性覺得你講這個例子太大,太宏觀,我個人的行為不為群體承擔責任和後果,我自己合適就行了。其實不然,具體的兩個人之間也符合這個規律,你覺得自己獲得了不平等的收益,只是因為你沒看到你吃得虧,沒看到壓抑的對方真實的心理和日積月累採取的行動。今天即使某些條件導致女性有機會,也不要去製造凡爾賽條約似的不平等,雖然這不會導致戰爭,但兩性博弈的不合作持續下去,男性也不傻,他算算賬這事不能幹了,兩邊對抗的態勢會導致更尖銳的衝突,大家都很累對吧。無論男女,不要拿自己的人生為代價去欺負別人,人生會歸於一個平衡,你知道在哪裡你會虧掉什麼呢?

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比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別大

明明現在社會兩性差別很小,而人和人的差別很大。尤其是個體方面千差萬別,每個人處境經歷不同,你很難說男權、女權、平權對具體的某對男女來說哪個合適,大家沒法超脫具體環境,例如在很多不夠發達的地區,對女性工作就業和收入都還有歧視,導致女性經濟和社會綜合地位偏低。這時候如果一個男性非要這樣的女性承擔經濟上的「半邊天」就是耍流氓。不公的環境是階段性持續存在的,男女合作才能克服這種弊病。

很多情況下也不是某個男人、女人自己想怎樣,是環境逼迫他們做出並非自己真實意願的選擇。女人不想被家庭束縛,男人不想被傳統綁架,大家都想賦予兩性平等而不可得的情況下也是比比皆是。所以不要用常見於各種公眾號自媒體的極端例子什麼「我有一個朋友」「我認識的一個誰誰誰」來印證什麼歪理,具體情況具體面對。某個人的選擇有他或她自己的原因,自己的取捨和代價,別光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揍。

再就是兩性之間相處別聽信嘴炮,冷靜面對自己。誰都有個狂妄的時候,尤其是婚戀種的青年人,動不動嘴上分分鐘滅了那個直男癌、偽女權,那是你自以為自己有很大的餘地和選擇空間,自以為資本夠,其實跟喝多了吹牛一樣。真的你女神男神在面前,別說對方是不是直男癌、偽女權,你跪舔都來不及。朋友之前勸說別人的時候都義正言辭,你自己你敢嗎,你會嗎?平權之路既是整個社會的漫長之路,也是個人的一份份抉擇累積的。

真正的問題是誰來填補責任的空檔

其實男權不是問題,女權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平權之路很漫長。未來的目的地是平權毋庸置疑,但過程中大家都撤了一步,現在很多的男女誰也不願意承擔責任,大家沒法面對權責的對等,只取傳統和現代價值觀種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面來強調,而無視對應的代價,這樣無法取得平衡。

於是大家互相罵來罵去,要麼直男癌,要麼偽女權。還有就是消極應對,在這方面男性呈現出更多的消極,沒辦法時代輿論和現實的壓力太大,負擔重而且政治不正確,現在政治正確又那麼流行,但政治正確也是假的人造的。當男性中很多人撤出了陣地,女性擁有更多機會的時候,也不一定就都去補位了,很多女性在呼喊男性回來把責任帶走,把地位留下,於是粗淺的男性會容易罵女人虛偽,這樣的爭執導致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總之一句話,要麼大家不合作,要麼大家合作就得尊重規則。全球發達經濟體有的是在平權下的當代男女選擇單身各玩各的情況,我國的主要國際級大都市的男女也開始呈現這個特徵。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尊重自己的內心,同時尊重他人,這是最基本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薄之鹽 的精彩文章:

TAG:微薄之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