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麼處理好婆媳矛盾問題?原則談判是法寶

怎麼處理好婆媳矛盾問題?原則談判是法寶

或長按下面二維碼圖片識別添加他,

拉你進非相談判微信交流群

這是非相談判在2018年的第016篇文章

(本期內容組成:問答+案例)

問答

問:

怎麼處理好婆媳矛盾問題?

robot熊建議(包括非相微信交流群夥伴的群策群力):

1婆媳問題的根本可能就是觀念認知的差異,這個是代際差異, 觀念和認知不好改變,最好老人要學會與時俱進,觀念更新很重要,做晚輩的也要向老人真誠的溝通,耐心的不厭其煩的溝通科學的觀念, 多聆聽老人具體的想法,也將晚輩內心想法傳達出來,多交心。

同時當兒子的能起到調和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兒子是潤滑劑和軟化矛盾的擋板,因為老公是婆媳共同訴求點的載體, 因為老婆要為了老公好,要愛老公, 老媽要為兒子好,更愛兒子, 老公是婆媳共同利益的橋樑,同時老公也責任重大,要平衡好

兒媳在思想上不要強求自己把婆婆和媽媽一模一樣地對待,在日常行動上心態放鬆,能做一點是一點,最主要是要去行動,稱呼上多叫媽媽,多買禮物。不要把婆婆當成假想敵,不要和婆婆搶

婆媳都能在老公身上找到了共同利益,這也是統一婆媳觀點途徑,讓婆媳達成一致的武器就是老公, 要突破婆媳矛盾,至少要從共同點一致性上找方法,因為一致才能融合,除了老公,還有孩子, 都為了孩子好,也是取得一致的點

2要把人和事分開,對事而不是對人, 雙方情緒化的表現,情緒性的對抗,只會把矛盾升級僵化,所以作為兒媳的一方有責任優先懂得把人和事分開的原則, 先處理好情緒問題, 在談判中情緒性的表達,就是一種立場式的表達,立場式的表達充滿隨意性,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再加之情緒化的強化作用,人就變得越來越固執, 越來越固執的維護自己的情緒化立場, 就是不斷為自己吵架的立場找理由,聽不進去對方的任何觀點

3怎麼處理情緒化的矛盾呢? 法寶就是原則式談判。

a表達立場前,一定要聲明「我說的不一定對,你可以隨時指正。。。。」 , 以開放的姿態來討論問題,這樣減少自身立場的攻擊性 。

b原則式談判的原則就是人事分開, 什麼意思呢? 你要讓對方感覺到,你和他/她只是在討論問題, 他的為人怎樣,跟這件問題沒有關係, 什麼意思呢? 你要認可對方的為人, 要客觀公正的總結評價對方的優點/人品/貢獻/友善。。。一定要,一定要做這一步, 讚揚對方的美德,把對方的從神壇中請出來, 你總結對方一貫性好的表現,也是在為對方貼標籤,讓他受「為人要前後一致」原則影響, 這樣來簡化矛盾, 這樣做最根本的還是為了軟化矛盾

c一方要勇於承擔起產生誤會的責任,藉以轉移對方的攻擊,並努力說服對方相信我方是在堅持原則。

向對方表明自己不想將事情往惡化的方向發展, 我方不願意跟對方在情緒上鬧的不愉快,也不願意讓雙方處在僵局的狀態

4最重要的法寶,是什麼呢?是客觀原則。找到雙方同意一致的客觀原則,有哪些原則呢? 比方說婆媳中怎麼餵奶粉? 這個就是聽專家的,權威的,醫生的意見, 那麼在這裡專家醫生權威的意見就是客觀原則, 婆媳都認可。

還有什麼客觀原則可循呢? 比方說之前的做法,對方之前說過的話,通過讓對方自己接受自己之前的做法,來統一當前的行為

我們之前統計過有哪些客觀原則呢?

x)法律習俗道德要求科學規律傳統的做法,

y)之前的樣本案例合同做法文字留樣,

z)3權威專家意見,雙方都認可的第三方的意見,這些都是客觀原則, 客觀原則是統一雙方矛盾的基礎, 你不信我,我也不服你, 所以要找個雙方都認可的原則和第三方吧

5學會妥協和往後退。什麼意思呢?婆媳矛盾談不下去了,僵住了, 怎麼辦呢? 我們說談判的本質就是交換, 交換的第一法則是什麼呢? 交換可以,必須讓步。這個大家都很熟悉, 那麼當談不下去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妥協,通過妥協,通過可以控制的讓步來換取對方的讓步,以此來建立和諧的基礎,這個沒問題吧? 比方說,當談不下去了,我們可以怎麼辦? 我們可以先退回來,談對方可以接受的點啊, 談一談對方能認可的話題啊

或者做出一點小小的讓步,比方說,婆媳矛盾很僵化了,懂事的兒媳婦可以主動叫一聲媽媽, 先開口, 這個讓步不算損失吧, 做出這樣沒有損失的讓步,太有用了。或者主動做一頓飯請媽媽來吃,這也沒什麼吧

6婆媳矛盾,兒子有責。老公的出現,能夠強化婆媳雙方都認同那些都應該遵守的客觀原則, 說服老婆來按原則辦法, 同時以說服老媽要按原則辦事

同時老公的出現可以加速妥協和讓步策略的落地, 比方說老婆讓步了, 請婆婆吃一頓飯,但是老媽的觀念不轉變, 不肯出山,這個時候老公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來說服老媽圓老婆這個局啊,這既是老公軟化潤滑最直接的體現

7把握好處理婆媳矛盾的節奏,在婆媳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可以採取分開住的辦法, 但是分開住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追求家庭和諧, 不能讓矛盾不斷擴大化,因為家庭和諧才是家族興盛的根本,追求「小我」太平,那樣格局就太小了

說到底要有一方願意遵守科學的談判原則,依照方法行事才行, 否則情緒上的吵架永無止盡,一家子糊塗蛋,那就別想過寧靜日子了

案例

看兩個婆媳矛盾案例

案例1

用這個案例來領悟一下,怎麼把人和事分開

小朋友不看電視就不吃飯,現實原因是平常奶奶帶的時候養成習慣了,不看電視不吃飯,

爸爸出差回家偶然間發現了這個問題,因為平時是媽媽和奶奶輪流帶孩子,爸爸準備直接問責,為什麼帶孩子養成了這種壞習慣? 突然爸爸意識到,由於婆媳間微妙的關係,問責了老婆,她可能向奶奶身上推責任, 如果問責奶奶呢,奶奶可能向老婆推責任, 這樣很容易爆發婆媳大戰, 爸爸這時候想到了《談判力》中的人事分開原則,採取了下面的做法,

因為他想了想如果通過問責去尋找原因,極大的可能是,問責這種方式容易激怒對方,將「追究原因」和「對人的指責、抱怨」等同起來了,即將人和事混淆了, 因為人都是敏感的、逃避的, 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先找老婆談孩子的這個壞毛病怎麼解決呢? 老婆很認同要改掉壞習慣, 也說要採取措施去克制引導小朋友, 然後又找到奶奶溝通如何解決?奶奶也是同樣的想法,要多監督。。。

這樣的話,婆媳之間意見就找到了共同點,即都是為了孩子戒掉壞習慣,都是為了孩子好, 這就是婆媳的共同利益,這也充分了體現了,從共同利益出發,尋找解決方案

同時這個案例也告訴我們, 在應用人事分開原則的時候, 盡量避開追求責任,因為事實無法改變,與其尋找原因,不如想想如何處理才來的務實

案例2

「就是孩子餵奶這塊的問題,之前我媽是一直悉心照顧她,但還是奶水不足,所以現在一直都是混合餵養。2個月大的時候我這邊得到了一張產後恢復的體驗券,去做了一次乳腺疏通,然後我們決定把乳腺疏通。 現在只要寶寶一哭,我媽就說要泡奶粉,或者喂幾分鐘就要泡,但孩子有時候又剩一大半,浪費不少,我媳婦就覺得一哭就泡奶粉,喝不完還浪費,母乳怎麼可能疏通,需要寶寶多吸才行

簡單講就是,老婆要疏通乳腺需要寶寶多吸,所以要減少奶粉喝的次數。 老媽心疼孫女,要多泡奶粉。 這就是矛盾了

明面沒吵,我老婆有啥事就放在心裡,直接跟我抱怨,很少找老媽溝通」

老公是處理婆媳矛盾的橋樑,是潤滑劑, 通過老公兩頭溝通,讓「正確的客觀原則」在兩端得到統一, 另外通過老公的銜接讓一方的妥協和讓步落地, 促成一方退讓讓另一方買賬

兒子可以「言傳身教」來讓媽媽明白什麼是正確的做法, 你是兒子啊, 她會聽你的, 這也是為統一客觀原則而努力

兒媳和婆婆的共同利益點都是為了「讓孩子好」, 所以兒子可以換一種角度說服老媽, 既然老婆老媽都想為兒子好, 那錯誤的餵奶方式其實不利於孩子成長,逆向來說服老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相談判 的精彩文章:

論談判倫理問題

TAG:非相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