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夜飯的故事,也是今晚你我的故事

年夜飯的故事,也是今晚你我的故事

俗話說得好:

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

這一古老的傳統也正遭受著嚴峻的考驗

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工作、車票之類的原因

被迫選擇不回家吃年夜飯

據專家考證,年夜飯在漢朝時期就開始吃了。慢慢一直延續至今,其中的精神和文化內涵一直伴隨在我們左右。「年夜飯」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年夜飯又叫「年庚飯」「年更飯」「團年飯」等。

小編小時候還是在自己家吃的年夜飯。

一大家子人大概從下午2點左右就陸陸續續地來到奶奶家,買菜的買菜,帶孩子的帶孩子,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

忙忙碌碌地到晚上6點半左右,差不多就可以開飯了。

這時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奶奶家有一個比我那時候的人還高的圓桌板,爸爸和幾個伯伯就會把它抬到桌上,桌子就從只能坐8個人的四方桌變成了可以容納15個人的超大圓桌。(比下面圖裡面的還大點)

那時總有幾個調皮或嘴饞的孩子會在菜沒上全之前偷菜吃,大人們在那天也總是格外的寬容。只是無奈地搖頭笑笑。

雖然現在在酒店吃的年夜飯擺盤很好看,味道也還不錯,但終究覺得少了點什麼。好像沒了準備的過程,就少了點人氣,只剩了儀式感。

時間往前推到1901年,皇室在太和殿舉行國宴,用來招待王公貴族和外國使節。據記載,「太和殿設210席,用羊百隻,酒百瓶。」極盡奢侈。

上世紀三十至五十年代,從動蕩的歲月中走出來,能吃一頓飯都能讓尋常人十分滿足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憑票供應的時代。那是個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供應有限,必須早早拿票去排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夜飯由六十年代也許是一年中最飽的一頓飯到七十年代各種肉類上了飯桌,人們生活逐漸轉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飯桌上的食物種類愈發多樣。那個時候,都在家看著電視包著餃子

二十一世紀的年夜飯形式多樣,越來越多城市家庭都不在家燒,而是在大飯店預定年夜飯

看著歷代的年夜飯的不同,其中摻雜著眾多的情感,這隨之而來的變化也成為了「年味」的一種潮流。象徵著:團圓、祥和、新氣象、新開始。

說完了年夜飯的歷史變遷,我們再來看看插畫師筆下的8大菜系的代表菜吧

(圖片來源:花瓣網 saisaisai)

在酒店,也多是以類似:年年有餘,團團圓圓之類的 詞取名,討一個好彩頭。

其實說到年夜飯 ,還有一個南北差異的問題.

對於北方的小夥伴們來說,吃餃子,是年三十的重頭戲!

北方的家庭大多是吃完年夜飯,大家一起看看春晚,嘮嘮嗑,打打牌,等到00:00,準時下鍋煮水餃,吃完水餃,這個除夕,才真的算是過了。

小編作為標準的南方人(並且結合了一些網上的資料),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其實南方的家庭基本都沒有在年三十吃過餃子。

什麼?你說湯圓?我們元宵節才吃湯圓!年三十不吃的!

如果你家或者你家鄉有什麼特別的,過年一定會吃得菜肴,不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曬一曬你家的年夜飯吧!

第780期1915篇

本期編輯:烏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春嘉院 的精彩文章:

TAG:青春嘉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