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零售關鍵詞之四:全球零售業新趨勢「重返實體店」
重返實體店,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碗暖心雞湯,而是實實在在的趨勢。
論社交體驗、論互動感受,在線平台做得再好,也沒有實體店那般直觀和深度記憶。
實體零售之所以疲軟,只因為從改革開放到新世紀的黃金十年,實體坐享商圈紅利太久了,冷冰冰的服務,逼迫性的推銷,洗腦式的拉會員,讓實體零售變得膨脹而油膩。
電商崛起,不過是逼迫實體主動消脂減肥。
實體大洗牌過後,活下來的新零售實體,必然全方位吊打純電商。
1
全球的實體店消費高潮已經出現
根據埃森哲最新調查發現,未來計劃更多通過實體店進行購物的消費者,比前一年的18%上漲到26%,這一現象不僅在中國出現,在消費市場十分發達的美國、歐洲也是如此。
主要原因,恐怕是當今消費者已經不再把電商和實體店獨立區分開來,而是把他們當做一個整體。消費者一邊通過網路選品、下單、消費,同時也出入門店,跟店老闆和店員、美導等人通過微博或微信等互聯網通訊工具保持聯繫。
單純地做好網店或門店,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膨脹的消費慾望,必須線上線下結合,成為無縫連接消費者和全渠道經營的「新零售」實體。
實體門店跟線上渠道的關係,不是非此即彼的敵對關係,而是互相融合、互相支持,影響更多消費者,方便更多消費者,刺激更多消費者產生購物慾望並行動的聯盟。
2
中國市場移動零售市場發達,實體店也受到「反哺」
根據埃森哲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在移動互聯網上消費的意願更強烈,比美國和歐洲超20%。中國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環境和政策環境,讓移動電商更具備持久的生命力。
被移動電商觸發的消費升級,不僅增加了中國消費者的線上消費,也刺激了他們的線下消費。甚至針對一些電商難以彌補的不足,母嬰、美妝等實體店的消費也得到增長。
美妝行業的明星帶貨效應,對年輕人影響很大,尤其在移動網路上高頻曝光的內容和品牌,線下消費也得到明顯增長。
如何「種草」消費者,成為新零售美妝品牌,必須掌握的熱門技能。
3
零售業或成機器人發展的一個小高潮
無人零售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接受,一些實體零售也開始布局如何在實體店上,合理使用機器人,節省人力。
以傳統母嬰門店為例,人員流動頻繁、庫存檔點壓力、信息不對稱、業務專業性難提升、人員培訓成本高等相關問題,直接影響到服務質量。機器人行業提供的零售解決方案,對母嬰門店經營者的觸動很大。
人臉識別、產品展示、促銷庫存控制、奶源選擇、配方選擇、用戶評價、歷史口碑、替換型號、輔食推薦等等都可以通過機器人便捷呈現。語音搜索、便捷下單、一鍵掃碼、會員追蹤等服務,機器人照樣可以完美解決。
機器人的下一個風口,或將出現在日化及個人護理零售行業。
4
體驗與效率,成互聯網落地實體店的最大價值驅動力
在當今社會,消費不只是個體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手段。
更多的是一種自我體驗,一種重新確立的互動關係,一種重塑自我的認知路徑,割裂線上線下的共同之處,就無法完整地把握消費的本質。
強調體驗、強調互動、強調認知,是移動互聯網和實體結合的新零售的明顯特徵。
舉化妝品的例子來講,如在中國實現市場大爆發的面膜品類,很多企業就嘗試利用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提高消費體驗和提升產品效率。
有的企業嘗試開發面具型的面膜產品,在臉部部署感測器檢測敷面過程,以檢測產品功效,並記錄和分析數據。
有的企業嘗試開發私人定製面膜,堅持專膚專治,通過大數據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
還有企業,通過大數據對比可分析,根據消費趨勢和流行指數研發產品,如近期崛起的泥膜產品,通過其優越的清潔效果和毛孔保養及護理定位,獵取消費者歡心。
可以預見的是,廠家品牌跟消費者的連接越來越緊密,廠家品牌最終都必須落地到實體店。
開放性,是互聯網的本質和精髓,也是實體新零售的特質,實體店不再是一個交易的場所,更是一個開放的社區空間,裡面將充斥著互動、認知、信任和快樂。
在這場互聯網落地實體店的大比拼中,誰能最終通過消費者驅動商業模式獲取收益,並使社會影響力最大化,誰就成為最終的贏家。
我是財富哥,社會現象觀察者/日化行業傳媒人士/營銷學科普作者/重度精神中產,明明可以靠才華吃飯,偏偏想靠顏值。感謝各位老闆捧場!
——END——
擊即可查看
※馬雲的新零售樣板店「盒馬」:專營店可以偷學哪幾招?
※一個面膜重度愛好者最終為何拋棄了面膜?
TAG:360化妝品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