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學指導:早產治療需權衡利弊

醫學指導:早產治療需權衡利弊

醫學指導/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王宗瑤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足37周間分娩者。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體重1000—2499克。據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王宗瑤介紹,目前國內早產佔分娩總數的5%—15%。約15%的早產兒死於新生兒期。

早產有幾種類型

1.自發性早產

最常見,約佔早產的45%。自發性早產的高危因素包括:早產史、妊娠間隔短於18個月或大於5年、早孕期有先兆流產、宮內感染、細菌性陰道病、牙周病、不良生活習慣、貧困和低教育人群、孕期高強度勞動、子宮過度膨脹及胎盤因素等,近年發現某些免疫調節基因異常可能與自發性早產有關。

2.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

病因與高危因素包括: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史、體重指數(BMI)

3.治療性早產

由於母體或胎兒的健康原因不允許繼續妊娠,在未足37周時採取引產或剖宮產終止妊娠,即為治療性早產。終止妊娠的常見指征有:子癇前期、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羊水過少或過多、胎盤早剝、妊娠合併症、前置胎盤出血、其他不明原因產前出血、血型不合溶血以及胎兒先天缺陷等。

早產可以預測

早產的預測有重要意義:對有自發性早產高危因素的孕婦24周以後定期預測,有助於評估早產的風險,及時處理;對20周以後宮縮異常頻繁的孕婦,通過預測可以判斷是否需要使用宮縮抑製劑,避免過度用藥。

預測早產的方法有:陰道超聲檢查:宮頸長度

臨床表現及診斷

早產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子宮收縮,最初為不規則宮縮,常伴有少許陰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後可發展為規則宮縮,其過程與足月臨產相似。宮頸管先逐漸消退,然後擴張。臨床上,早產可分為先兆早產和早產臨床兩個階段:

1.先兆早產指有規則或不規則宮縮,伴有宮頸管的進行性縮短。

2.早產臨產需符合下列條件:出現規則宮縮(20分鐘≥4次,或60分鐘≥8次),伴有宮頸的進行性改變;宮頸擴張1厘米以上;宮頸展平80%。

診斷早產一般並不困難,但應與妊娠晚期出現的生理性子宮收縮相區別。生理性子宮收縮一般不規則、無痛感,且不伴有宮頸管縮短和宮口擴張等改變。

定期產檢可預防早產

1.定期產前檢查,積極治療泌尿道、生殖道感染,孕晚期節制性生活,以免胎膜早破。對早產高危孕婦,應定期行風險評估,及時處理。

2.加強對高危妊娠的管理,積極治療妊娠合併症及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減少治療性早產率,提高治療性早產的新生兒生存率。

3.已明確宮頸功能不全者,應於妊娠14—18周行宮頸環扎術。

4.對懷疑宮頸功能不全,尤其是孕中、晚期宮頸縮短者,可選用黃體酮陰道製劑置陰或行宮頸環扎術。

早產治療盡量保胎至34周

治療原則:若胎膜完整,在母胎情況允許時盡量保胎至34周。

1.卧床休息。

2.使用促胎肺成熟藥物。

3.使用抑制宮縮藥物治療。

4.對有生殖道感染者要控制感染治療。

5.終止早產的指征:宮縮進行性增強,經過治療無法控制者;有宮內感染者;衡量母胎利弊,繼續妊娠對母胎的危害大於胎肺成熟對胎兒的好處;孕周已達34周,如無母胎併發症,應停用抗早產葯,順其自然,不必干預,只需密切監測胎兒情況即可。

6.分娩期處理。大部分早產兒可經陰道分娩,對早產胎位異常者,在權衡新生兒存活利弊基礎上,可考慮剖宮產。

醫生簡介

王宗瑤 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10年,熟練掌握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及計劃生育四術,擅長早產、胎膜早破、延期妊娠、羊水過少等病理產科的處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高危妊娠疾病的處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江日報 的精彩文章:

還在集五福?先來張全家福吧!
陽東一市場海鮮檔攤位漲租近500元 30多名檔主休息

TAG:陽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