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的「核海軍之父」:從失學少年到海軍上將

美國的「核海軍之父」:從失學少年到海軍上將

原標題:美國的「核海軍之父」:從失學少年到海軍上將


【美軍名將錄第2輯】



海曼·里科弗(Hyman G. Rickover 1900-1986)。美國核動力海軍的奠基者,美國「核海軍之父」。在他領導下,美國在十年間就造出了攻擊核潛艇、戰略核潛艇、核動力航母、核動力巡洋艦及核動力驅逐艦。


海曼·里科弗被認為是「海軍歷史上最重要的軍官之一」。他長期擔任美國海軍核動力局局長和海軍核反應堆部主任。他為海軍服役63年,是美國海軍歷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軍官,擁有將級軍官軍銜29年(1953年至1982年),也是美國之最。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SSN-571)就是他的傑作。


1900年,海曼·里科弗出生在波蘭的一個猶太家庭,1906年為躲避俄國對波蘭猶太人的迫害隨家人移民到美國。由於家境貧寒,他從小學到中學是半工半讀完成的。14到17歲處於失學狀態,是一名全職電報送報員,靠自學完成了高中課程。


18歲時,海曼·里科弗得到一名捷克猶太裔參議員的推薦,經過三輪考試與選拔,幸運進入了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被授予少尉軍銜。22歲時成為一艘驅逐艦最年輕的技術軍官,後來又被選送到哥倫比亞大學進深造,獲得了電氣工程碩士學位。



1946年,美國海軍選拔了一個由5名技術軍官組成的小組前往「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學習核技術,海曼·里科弗上校成為小組負責人。他刻苦學習,很快從一個資深技術軍官變成一位核工程專家和核物理學家。


1948年,海曼·里科弗上校積極向高層建議建造核潛艇。這個主張得到切斯特·尼米茲上將和海軍部長約翰·沙利文的支持。他被任命為國家原子能委員會和海軍船舶局兩個核動力機構的主管,同時兼任核潛艇工程的總工程師。



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SSN-571)在通用動力(GD)電船公司(EB)下水,從此人類進入核海軍時代。圖為現在的「鸚鵡螺」號(SSN-571)博物館。


「鸚鵡螺」號(SSN-571)的駕駛艙,美國「核海軍之父」海曼·里科弗與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


海曼·里科弗在美國海軍內部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性格頑固、暴躁,為人尖酸刻薄,待人冷酷無情,還是一名工作狂。幾乎沒人喜歡他:上級稱他為「老賊」,下級和國防承包商說他是「暴君」。


「他對平庸忍無可忍」,「也不能接受別人愚蠢」,他的一位朋友說:「如果一個人是愚蠢的,里科弗認為他應該死了」。


據「曼哈頓計劃」海軍負責人格羅夫斯中將稱:我們和米爾斯上將都渴望有一個非常堅定的人來領導核潛艇計劃,我們都知道里科弗「不太容易相處」,但我們判斷他是海軍可以信賴的人。事實證明他沒有讓人失望!是他完成了反應堆的小型化和實用化,我們可以把它安裝在一個只有28英尺長(8.54米)的艙段中,這就是所謂的S1W反應堆。


以此反應堆為基礎,他還監督建造了希平港核電站,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電站,於1957年併網發電,開啟了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新時代。



1958年,海曼·里科弗因在核動力項目上的貢獻而獲得國會金質獎章,1959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成為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



1959年6月9日,美國第一艘戰略導彈核潛艇「華盛頓」號(SSBN-598)在通用動力(GD)電船公司(EB)下水。


海曼·里科弗對工作的嚴苛令人髮指,讓屬下和國防承包商疲於應對,第一艘沒有完全合格前,決不造第二艘。在他的安排下,「鸚鵡螺」號(SSN-571)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密集的海試和各種作戰環境下的演習。從全功率橫穿大西洋到探索北極航線,「鸚鵡螺」號都表現出優異的可靠性和無堅不摧的作戰威力。1957年美國海軍決定不再建造常規動力潛艇。

海曼·里科弗對核事業的嚴謹態度收到了豐厚回報:美國海軍至今保持著核反應堆零事故的紀錄,並累計安全回收和處置超過200個核反應堆。與蘇聯海軍14次核反應堆事故形成了鮮明對比。



1963年,63歲的海曼·里科弗不肯退役,當時的海軍作戰部長阿利·伯克上將也需要這樣一個偏執狂和他一起打造一支全核動力艦隊。肯尼迪總統給了海曼·里科弗一個「特許延長任期」。


令人奇怪的是,當了一輩子軍人的海曼·里科弗卻很少穿軍裝,他身穿制服的標準照還是當海軍少將時拍攝的。



1965年7月31日到10月3日,"企業"號(CVN-65)核動力航母、"長灘"號(CGN-9)核動力巡洋艦、"班布里奇"號(DLGN-25)核動力驅逐艦完成了4.8萬公里的不間斷環球航行。


儘管海曼·里科弗經常表現得目中無人,但也有謙遜的一面:當人們稱他為「美國核海軍之父」時,他很嚴肅地說:「真正的核海軍之父應該是當時的海軍部長約翰·沙利文」。



1968年6月22日,「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CVN-68)的龍骨鋪設儀式。當時舷號為「CVAN」代表「攻擊型航母」,後統一改為「CVN」代表「多用途」。


1972年5月13日,「尼米茲」號航母(CVN-68)的下水洗禮儀式。左一為海曼·里科弗,右一為海軍部長約翰·華納。



「尼米茲」號航母(CVN-68)開始海試,坐在艦長椅上的里科弗,其他人只能垂手而立。



1972年8月19日,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舉行核動力驅逐艦「弗吉尼亞」號(DLGN-38)的龍骨鋪設儀式,里科弗與海軍部長約翰·華納及他的女兒(該艦的保薦人)。「弗吉尼亞」號在1975年下水後被重新劃歸為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舷號變更為「CGN-38」。



1977年,里科弗上將與卡特總統親自驗收「洛杉磯」號核潛艇(SSN-688)。卡特總統是合格的潛艇指揮官,當年選拔核潛艇艇長時,里科弗就是卡特的面試官,他領教過里科弗的嚴厲和刻薄。



里科弗1958年就是海軍中將,到1974年才被授予海軍上將。加一顆星居然用了14年!一方面和「老賊」的人緣太差有關,另外他牢牢霸佔住海軍核動力局局長的位子,像狗護食一樣禁止他人染指,而這個機構的基準軍銜就是中將:怪誰?誰讓你既不退休也不換位置呢!


他被授予上將軍銜之後的另一個副產品是:在他離任之後,海軍核動力局局長的基準軍銜也被升格為上將,一方面和這位「老領導」無可取代的地位有關,另一方面核動力事關重大,這個部門必須要有最高軍銜工作才更方便。現在美國的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查德森之前就是核局局長,軍銜就是上將。


里科弗與卡特總統既是校友又是師徒關係。


當然,沒有誰是完美的,所謂「不瘋魔不成活」。里科弗在後期更加頑固,經常與他人的意見相左,這樣一個身居高位的人已成為美國海軍發展的阻礙,到1982年里根政府時,82歲的他被「忍無可忍」的海軍部強制退休。即便如此,他在後期的工作瑕疵也無法替代他之前的卓越貢獻。



1980年,里科弗獲得里根總統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1982年第二次獲得國會金質獎章,兩次獲此殊榮者,在歷史上也只有四人。


1983年,美國海軍將第22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SSN-709 命名為「海曼·里科弗」號,以表彰他對海軍的偉大貢獻,他也成為僅有的幾位在世時即獲得軍艦命名榮譽的海軍將領之一。



「海曼·里科弗」號(SSN-709)於2006年退役,隨後美國海軍再次把第22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命名為「海曼·里科弗」號(SSN-795),計劃於2018年鋪設龍骨。


以他當年的工作搭檔姓名命名的「約翰·華納」號(SSN-785)已經建成服役。



普吉特灣海軍船廠中海曼·里科弗的雕像。這裡就是美國海軍核反應堆安全處置與回收的大本營,位於西海岸華盛頓州的布萊默頓。


1986年7月,海曼·里科弗因腦中風加肺部感染在家中去世,享年86歲。他為美國海軍服役期間經歷了13位總統(從伍德羅·威爾遜到羅納德·里根)。



阿靈頓國家公墓中海曼·里科弗的墓碑:美國核海軍之父、為海軍服役63年。


他最初是一個躲避迫害的逃亡兒童;然後從一名失學少年成長為技術軍官;接著從核物理學家和工程專家演變成「美國核海軍之父」。這樣一個86年的傳奇經歷,實在令人唏噓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工也瘋狂 的精彩文章:

美國海軍的明星戰艦:拍大片、打頭陣、做試驗三不誤
F-35的重要里程碑:義大利總裝已突破十架

TAG:軍工也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