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年困局: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出錯

中年困局: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出錯

堅持一件小事,每天進步一點

最近被刷屏的這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無關營銷、無關雞湯,只有赤裸裸、血淋淋的現實。

我更喜歡這樣的10萬+,社會也更需要這樣直擊事實的描述,好直面慘淡的人生。

人到中年的關鍵詞總逃不了「無奈」,這篇文章剛出來的時候,標題中的「中年」最先映入我的眼帘,之後的內容讓我看到了「無奈」。

小時候,我總是習慣於叫那些五六十歲的老年人為「婆婆」,這習慣一直保持到自己的年齡已過30。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現在我應該叫她們為「阿姨」了,因為,我老了。

現在的我和她們也不過相差20多歲而已。

人老了,人生已然走完一半。卻發現好多事並不如意、好多關係並不融洽。但,已無力改變。

這就是「無奈」。

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說,比如像我這種還沒怎麼在職場里混,也沒取得什麼職業成就的人來說,有一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悲涼——我劍還沒有出鞘呢,怎麼就進入下半場了?上半場我在幹嘛來著?等會兒,可不可以重新開始?

不如我們重新來過?

你確定,再來一次,會比上一次好?

這就是一個全職二寶媽的中年「遐思」。

仔細看這篇文章——當然不是逐字逐句地細讀,有些段落也會跳過。一些感想也先後跳了出來:

1.作者岳父的「倔脾氣」主宰了他的命運

並不是說脾氣倔的人一定會攤上這樣的生死大事,但是總會出現很多狀況。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凡事大意麻痹、盲目樂觀,出事的幾率比小心謹慎的人高很多。

雖然我不欣賞他的性格,但也同情他的遭遇。願逝者安息。

2.如果你的家人是這種性格,如何和他/她相處?

脾氣倔、強勢、小心眼兒、自私、愛告狀...不要說你的親人里誰都沒有這些毛病,總會有一兩個讓你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但你只能忍、只能沉默。就像作者對他的岳父一樣。因為別無他法。其他激烈的做法只會造起事端,令家庭不得安寧。

人到中年,「忍」字當頭。

3.流感這麼厲害,它和抗生素有什麼關係?

這是我一直反覆頭疼的問題,現在的孩子一感冒,醫生就給開抗生素。一咳嗽,就開霧化。

大環境如此,每每讓人嘆息。

孩子生病,每次我都是從最基礎的葯吃起,如果兩三天後不見明顯好轉,家裡人就開始鬧了:這個葯沒用,趕快換一種。要把抗生素加起。

他們的唯一需求是:病趕快好。好得越快越好。卻從不想讓孩子自身的抵抗力起作用。

久而久之,對各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之後,遇上這樣的超級病毒就無路可走了。

所以我盡量堅持我的用藥原則,把老公的責怪,奶奶、外婆的念叨都自動屏蔽。為了孩子更好的抵抗力,這點念叨算不了什麼。

4.遇到醫療大事,冷靜的頭腦非常重要,兼聽則明。

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感冒,不同的醫生可能會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和處方。更何況嚴重的大病?

因為帶孩子看病的次數多了,我逐漸發現了一些醫生看病的「玄機」:有時候他們也無法準確判斷是什麼病症時,會讓病人從常規葯吃起。

比如流感肆虐的時候,盟盟突然感冒了,我們立即帶去醫院診斷,查血象和流感類似,但醫生並沒有指出是否是流感,只是針對他的具體癥狀開了葯,不幾日痊癒。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次到底是不是流感。

再說到盟盟出生那天,我感覺宮縮規律便趕去醫院,急診醫生看了我的病歷後居然讓我回家再等兩三天。

我和我媽當時就覺得不對,要在醫院待著(我們屬於小心謹慎性格的人),我婆婆就抱怨這麼多待產東西帶來了又要拿回去(她屬於比較大意、愛抱怨性格的人),而我老公居然準備執行醫生的意見了(他屬於缺乏經驗,某些時候過於輕信「權威意見」的性格)。

果不其然,就在醫生叫我回家的兩個小時後,我開了兩指,再過一個多小時之後,盟盟就哇哇出生了。

如果當時聽了醫生的「權威」意見,那將會是一場重大的醫療事故——老公放心的開車去上班了,我在家突然發作,急忙趕車或者打的去醫院,結果生在車上。——從家裡慌慌張張趕到醫院、再進產房至少得花一個多小時。

而我是急產,不到一小時就生了。

關鍵時刻,冷靜、理性、全方位判斷非常重要。

5.如果到了插管這一步,到底要不要插?在很可能救不回來的情況下,到底要不要救?

看了這篇文章的實例,才知道插管有多麼痛苦,或許比我理解的還要痛苦。大概所有病人都不願意做這件事,寧死不從。

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文章下評論,他們(應該是指他和老伴兒)早就置生死於度外,到了人生的最後時刻,請孩子讓他們體面、有尊嚴地離開。

也有類似經歷的患者家屬留言,自己的親人也在ICU病房待過,期間他們因為不忍親人的痛苦想要放棄治療,卻被醫院告知:進入ICU之後不能終止治療,因為ICU的原則就是維護基本的生命體征。

眼看親人痛苦和親手阻斷生機,怎樣都是煎熬。

如果是我的親人躺在上面,到底要不要插?我們能不能在進ICU之前就說好?

許多大病的最終結果都是人財兩空,那還要不要救?花光所有積蓄去救一個很可能回不來的人,值不值得?逝者去了,活著的人拿什麼吃飯?

一切都是可怕的設想,不堪設想。

6.如果時光倒回,你還會不會做那個不聽勸告的人?

也許躺在病床上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作者岳父會後悔自己的舉動:光膀子吹風、徒步去醫院。或許他也會把這個後果歸咎於運氣、醫院或者醫生。一切不得而知。

醫療技術在進步,環境污染卻在惡化,醫患關係、醫療環境也亟待改進。越來越多的人類尚不可知、無法治療的超級病毒突然爆發,挑戰著我們脆弱的身體防線。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感覺人類已進入「生化危機」時代,毫無安全感可言。

「平時要多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從一句口號變成了保命法則。

7.既然都要死去,那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從我七歲開始就一直不定期地從腦子裡跳出來,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體驗生命的繁衍、學習社交、生存技能,學會照顧他人、學會奉獻、學會養生,最後學會放棄一切抗爭,等待死亡的來臨?

一切歸於平靜,化作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想想,該怎麼把握當下,好好與人相處吧。尤其是親人,一輩子的血脈相連。

迷濛的媽

期望「文藝」與「育兒」得兼的

全職二寶媽,

不定時更新育兒日常與內心種種。

「迷濛」=姐姐小米+弟弟小盟

目前的願(xiàn)望( shí )是

陪孩子一起學習、長大。

打賞二維碼

(安卓、蘋果通用)

謝謝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濛的媽 的精彩文章:

TAG:迷濛的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