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傳統文化,交良師益友

學傳統文化,交良師益友

《弟子規》是一部成書於清朝並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目的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它採納《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進行論述,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範。時至今日,《弟子規》依然有著極大的教育意義。

聽蔡老師細講弟子規,幸福人生講座第73輯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看下一句經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人善,即是善』。當大家聽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風範,每個人心中都會生起這種效法之心,是絕對會這樣,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在這幾天當中,一定有人已經做到『愈思勉』,已經學到了,一定有。從諸位朋友的臉上就看得出來有法喜。這個法喜絕對不是念經念出來,而是有落實在生活之中。所以這個道人善很好,因為會讓更多的人得利益。所以現在盧叔叔的名字已經到全中國去了,這也是我落實《弟子規》的結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我們也要非常用心去把這些好的風範記在腦子裡,隨時都可以告訴別人,讓他們都可以得到一個效法的對象,甚至於從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當我們去宣揚別人的過失,對方假如知道了,可能會非常難受,所謂「背後之議」,背後的議論,說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評他這一些不好的言語,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頭裡面去了,時時想著報復你。這都是在意氣用事,這樣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揚人惡』,可能會樹立敵人。十個朋友不嫌多,一個敵人可以給你煩死了。所以我們存心仁厚,不與人起衝突。當假如別人有善我們都不稱揚,別人一有一點小惡馬上就到處傳,這樣不只折損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過,它是影響了團體跟社會的風氣。你看假如每一個人都不講人家的善,都只宣揚人家的惡,那將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人與人將會紛爭不斷。所以我們也要考慮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在影響整體社會的風氣,這個罪過不單是個人,還可能跟整個社會結罪。所以言語不可不慎。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善相勸』。我們之前課程也提到,「善」必須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還有很多的判斷在《了凡四訓》這一本書。當你判斷正確才能夠去勸,不然到時候是非都沒分清楚,那就不見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對別人善的勸告,或者是聽到善的言語行為,他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接受?孔子讚歎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顏淵只要聽到一個善,馬上時時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實。所以只要提到賢德,孔子都會直接說到「有顏回者好學」。對於顏淵這個學生,夫子非常歡喜,也因為他的學習非常紮實,只要老師說過的話、說過的善,他都會時時刻刻不忘去實踐。所以當我們有這樣學習善的態度,自然就能夠『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當官的,我們都稱他是「父母官」,為什麼叫父母官?因為比方說一個縣令,他與整個人民相處得很密切,而且整個縣的教育方針、教育內容都是由縣長在負責,所以他也有責任把他這一縣的人民教育好,能夠「愛民如子」的這種態度,所以也稱為父母官。那當然這一些地方領導人,他也有要落實「善相勸,德皆建」,讓整個社會風氣能夠愈來愈好。那我們現在當官的有沒有這個態度?還是有,我們要隱惡揚善。但是為什麼比例沒有像以前那麼高?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我們錯了,我們也沒有把《弟子規》跟他們講,現在又功利主義這麼熾盛,所以重利輕義。只要他能夠有這個機緣看到《弟子規》,應該會喚醒他那種為官的責任心。

在隋朝時代,有一個讀書人叫辛公義,這個姓比較少。諸位朋友,這個父親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這個名字,他兒子絕對不可能作姦犯科,因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義。他一定全身都是浩然正氣。所以我爸爸給我取這個名字,我不得不有禮貌。當他到了岷州一帶,這個岷州是現在的甘肅,在岷州當刺史,剛好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只要家裡面有人染上疫病就把他拋棄,讓他自生自滅。他去以後覺得太嚴重了,這是孝跟義全喪了。所以他就主動把這一些丟在路旁的生病的人,統統把他接到他的衙門來照顧,也找了很多醫生來治療。等到這些病人恢復健康了,就趕快請他的家人來接回去。接的時候又跟他說:我跟你爸爸都相處這麼久,你看我也沒病。那這一些為人子女的就會覺得很慚愧,都是以德來喚醒這些人民的慚愧心,就趕快把家人接回去奉養,把這個沒有孝義的風氣整個扭轉過來。所以當地的人都稱他為慈母,把他當母親一樣看待。

這個慈母不只挽救了他親人的健康,還挽救了什麼?每一個人的良心。人的良心喪了,縱使還有命在,也是行屍走肉。所以古代的人寧可死也不願意違背道義。我們在這幾天的課程也舉了不少例子,像之前也舉到一個孩子叫庾袞,不願意拋棄他的哥哥,所以自己留下來;村落所有的人都離開了,他獨自照顧哥哥。吉人天相,後來哥哥還身體好了。這確實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善相勸才能德皆建。

『過不規,道兩虧』。假如該規勸的時候不規勸,那我們就失去,比方說當朋友、或者當先生、或者當兒子的本分就沒有盡到。所以這個何時規勸,我們也要抓對時機,還要有正確的方式態度,這我們之前也已經很深入來研究過,在這裡我就不再多說。那當我們都可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很祥和的風氣,又能「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一個團體假如能夠非常的和睦、和諧,這個團體一定會非常興旺。所以我們處眾當中必要以和為貴,然後在該規勸的時候再抓住機會,要「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也要顧及他人的面子。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句經文,一起把它讀一遍: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下一句經文『凡取與,貴分曉』。這個取、與就是比方說家裡、家族在分東西,我們也要視情況而定,當對方比較困難,我們應該多給,自己少拿。當人有這種禮讓的態度出來,那家庭的風氣就會處處體諒,處處相讓,而不會處處相爭。當家庭有這個和氣,確實整個家族都會興旺。但是只要染上爭奪,像我們之前也有提到「居家戒爭訟」,假如因為分不平,到時候告上法院,可能都不會有好的結局,甚至於會有壞的榜樣留給子孫,到時候縱有家財萬貫也會敗喪掉。所以盡量能夠讓,我們就去讓。周朝也因為泰伯跟仲雍把天下讓給了弟弟,讓給了自己的侄子,也能夠造了他們周朝八百年的盛世,也能夠讓全國人民起而效法孝悌的精神。

其實人都很怕讓,覺得讓了以後自己就怎麼樣?沒了。人不能只看眼前,當你一讓,成全了德行,成全了家庭的和睦,而這一讓也積累了自己的福分。當你有這麼多的福分,自然在往後就會有所回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所以人不能隨順煩惱對應事情,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性,要隨順天理、隨順人心去做。所以「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就是當我們不願意別人批評我們、別人侮辱我們,或者別人傷害我們,我們都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們。那我們同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應該去傷害、不應該去批評、不應該去指責他人,用這一分心去體諒別人。

乾隆皇帝有一個聯璧裡面提到「願天下翁姑舍三分愛女之情而愛媳」,愛他的媳婦;「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這一句對聯也很有人生的哲理,給我們很大的省思。我們看第一句,願天下翁姑,是指公公婆婆,因為千古有一個比較難解開的矛盾,叫婆媳之爭。這個婆媳之爭因為沒有讀過《弟子規》,「將加人,先問己」,因為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所以可以用三分愛女兒的這種情對媳婦,那相信絕對不會跟媳婦有衝突。其實這人真的是很奇怪,比方說媽媽很氣她先生很懶惰,都不做家事也不幫忙。她生不生氣?她很氣!但是她也跟她兒子說:你只要把書念好就好了,其它的你什麼都不用管。她還在養出一個會讓另外一個女人氣死的男人,有沒有?「將加人,先問己」。那很多人為什麼對媳婦比較嚴苛?因為她也是熬過來的,可能這個婆婆也對她不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我們曾經窮過,應該看到窮人要倍加的關懷才對!

「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一般有一些男生娶了老婆以後,誰說的話算?所以這個態度有待商榷,因為這太親了以後就會意氣用事,對於他的做法利弊得失很可能都看不清楚。假如聽了老婆的話疏遠了父母,他的敗相已露。因為他的孩子必然學不到孝道。那他這一生再怎麼努力,到最後可能是白忙一場。所以不要用感情來經營人生,往往都會太偏頗。要用什麼?理智來對應。

那現在又常常說什麼IQ、什麼EQ、什麼CQ,還有HQ。這外國的東西,他就是把簡單的東西怎麼樣?他不複雜他沒有版權可以拿。所以其實很多的道理只有一個,講成很多個,我們都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抓回來。什麼是EQ?Daniel Goleman寫的EQ。什麼是EQ?叫情商是吧?情商。IQ叫什麼?智商。這兩個怎麼分?會講甜言蜜語叫情商,是不是?那什麼叫智商?智力很好叫智商。這兩個東西是兩個嗎?比方說有一個男人:我很理智,我要努力賺錢,所以沒什麼時間陪兒子,我要睡在公司。有沒有理智?有沒有?拍著胸脯,我是要為了家庭打拚。好像聽起來很有理智。這哪是理智?理智應該是可以讓人生全面發展。你說這個人感情很豐富,疼兒子疼得要命,什麼事都不讓兒子做,這樣叫情商嗎?愛之足以害之。你的情當中沒有智,那叫濫情;你的智當中沒有情,那叫什麼?那叫薄情。很多企業家事業做得很大,妻子兒女去哪?連妻子跟他say bye-bye,他都搞不清楚妻子為什麼走了,有沒有這種人?因為妻子覺得跟他講講不通。

所以什麼是情?什麼是智?有真情者必有真智,有真智者必有真情,情智不二才是真情真智。所以明明是一個真實的真心,把它講得那麼多,讓我們都不知道往哪一條線拉上去。所以盧叔叔他每一個禮拜再怎麼忙,他都堅持禮拜天一定陪家裡的人吃飯。請問是情商還是智商?對!因為對妻子兒女有真感情、有真理智,他才能夠排除萬難來經營他的家庭。所以我們學習聖賢的這一些道理,這一些做人的態度,才叫真情、真義、真智來過一生。諸位朋友,你覺得我情商好還是智商好?所以我們不要再,還是「依法不依人」,好好的跟著《弟子規》、跟著四書學習,不要再鑽到這些專有名詞去,會跳不出來。「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有這一分理智去體諒別人的感受,就不會強加於人。

我們看下一句『恩欲報,怨欲忘』。這個「恩欲報」,其實當一個人能念念不忘恩德,不忘父母、不忘師長、不忘眾人對他的恩德,他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充實。

溫馨提示

《旭東詞典》自2017年4月1日起,綜藝欄目給大家帶來中國傳統文化精粹,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傳承好家風好家規好家訓,一起傳承發揚優秀正能量,繼承優良傳統,傳播正能量!大家有什麼想法呢?一起在留言區里說說吧!

音頻/正文文字:《聽蔡老師細講弟子規》

本期文章配圖:迎春

編輯:墨跡芬芳

旭東資訊

旭東資訊,讓微友快速掌握身邊的資訊,及時了解國家政策,輕鬆獲取旭東社區各項通知,傳播實用信息,關心百姓生活,給微友提供一個傳播文明,傳遞正能量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旭東詞典 的精彩文章:

2017王健記憶之 「禮樂名邦、絲路通海"菊花藝術節
通海杞麓湖邊,一夜之間開滿紅花!觸目驚心!

TAG:旭東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