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車都會泄露隱私?未來汽車將出賣用戶數據

開車都會泄露隱私?未來汽車將出賣用戶數據

騰訊數碼訊(文心)據彭博社網站報道稱,想像一下這種情況:你下班後開車回家,在路上考慮晚餐吃什麼,當在等紅燈時,儀錶板顯示屏會顯示附近一家比薩餅店的廣告:義大利辣香腸餡餅優惠5美元(約合人民幣32元)。

對於汽車顯示廣告,你是感到生氣?還是會愉快地接受這些廣告呢?開發車載廣告軟體的Telenav,相信用戶不會太介意這些廣告。汽車廠商——希望獲取額外收入——也希望如此。

數十年來,汽車製造商一直在車內安裝無線連接並收集用戶數據。但是,新車上的軟體和感測器數量龐大,再加上人工智慧可以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對數據進行篩選,這意味著新的服務和收入來源正在迅速湧現。目前汽車製造商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它們是否可以從所有能夠收集的駕駛員數據中獲利,而又不會疏遠消費者,或者冒來自華盛頓激烈反對的風險。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顧問羅傑·蘭克托特(Roger Lanctot)在數據創收方面與汽車廠商在合作,「汽車廠商意識到,它們正在打響與客戶數據有關的戰爭。與搜索活動沒什麼兩樣,消費者的駕駛行為、地理位置能用來創收。」

蘭克托特表示,汽車製造商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消費者偏好資料庫,資料庫可以匯總並出售給外部供應商用於營銷目的——就像谷歌和Facebook目前所做的一樣。

汽車業高管強調,數據處理將使他們能夠開發更好的駕駛體驗——使汽車能夠預測爆胎、尋找停車位或充電站,或者提醒城市管理人員哪些交叉路口頻繁發生交通事故。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上個月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表示,數據收集甚至有助於保護司機免受犯罪活動侵害。

哈克特在拉斯維加斯發表主題演講時這樣問聽眾,「如果盜賊進入車內,得手後逃跑,你想讓我們知道盜賊的逃竄方向並抓住他嗎?你願意為此作出妥協嗎?」

這不是一個假設性問題。汽車廠商認為,如果他們提供適當的「胡蘿蔔」——打折的汽車保險、加油站優惠券——消費者將心甘情願地共享自己的數據,就像在Facebook上發帖或在谷歌搜索服務中輸入搜索關鍵字一樣。

福特聯網汽車和服務執行總監唐·巴特勒(Don Butler)在拉斯維加斯接受採訪時表示,「好處就是關係的改善,因此,我們更了解用戶,我們更理解用戶,就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巴特勒說,與第三方共享數據(匿名和個性化)的潛力是最大機遇。與大多數汽車業高管一樣,他很快指出,客戶可以選擇加入需要共享信息(例如他們的地理位置或駕駛習慣)的服務。

彭博社表示,當然,並非所有駕駛員都能理解他們放棄的隱私權。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去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研究涉及的從聯網車輛收集數據的13家汽車製造商中,沒有一家的隱私聲明易於理解,大多數公司沒有解釋數據共享和使用行為。

據非營利性組織隱私論壇的未來(Future of Privacy Forum)政策律師勞倫·史密斯(Lauren Smith)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消費者數據和隱私擁有管轄權,但對汽車行業沒有具體的規定。相反,汽車製造商提出了它們自己的一套隱私原則,這些原則得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認可。

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是在覬覦消費者駕駛習慣數據的企業之一。以色列創業公司Otonomo在幫助它們解決如何利用消費者駕駛習慣數據的問題。

Otonomo————有點像數字經紀人——投資者包括全球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Aptiv。它為汽車製造商處理和組織數據,允許司機通過移動應用程序選擇他們想要與哪些公司分享哪些信息,以換取折扣或獎勵。Otonomo周二表示,它已獲得NTT Docomo Ventures 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03萬元)投資。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本·沃爾科夫(Ben Volkow)表示,他們已與包括戴姆勒在內的10家汽車製造商達成合作協議,並有超過75家第三方客戶註冊。

Otonomo的許多潛在數據購買方與汽車製造商談論的相同:保險公司、加油站、城市規劃者和快餐店。但華爾街也在其潛在客戶名單上。

舉幾個例子:探討經濟健康情況的對沖基金,希望匿名收集感測器數據,了解消費者在逛購物中心時是否購買了任何商品,這比當今使用的衛星照片更能準確反映消費者情緒。銀行可能想知道你是否不再開車上班,因為大量人失業可能意味著經濟滑坡即將到來。如果信用卡公司知道消費者的車壞了,它們可能想為消費者提供貸款。

Otonomo首席營銷官莉莎·喬伊·羅斯納(Lisa Joy Rosner)說,「這看起來是未來的事,我們在進行籌劃工作,但目前它們還沒有發生。首個市場與駕駛員體驗、駕駛員效率和便利性有關。」

Telenav是一家矽谷公司,考慮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顯示屏上顯示廣告。它一直在測試借鑒自流媒體音樂服務的「免費增值」模式,以吸引駕駛員分享他們的數據。

假設消費者購買不起嵌入式導航或通過移動應用啟動汽車等新奇特功能,汽車製造商將免費安裝這些功能,只需消費者願意在等紅燈時忍受偶爾彈出的廣告即可。豪華轎車車主無須這樣委屈自己,因為他們支付的更高價格,可能已經包括互聯網連接在內。

Telenav業務發展總監基·唐(Ky Tang)說:「對於豪華車來說,它是車主的避風港,他們在車內不想受到打擾。」唐說,他的研究表明,低檔和中檔車主對於在汽車中觀看廣告以獲得免費服務方面具有「強大的接受能力」。

彭博社稱,這是一種在網路和移動設備上多次得到證明的商業模式。

平均每輛汽車每年可帶來30美元(約合人民幣190元)的彈出式汽車廣告收入,由Telenav和汽車製造商分成。他拒絕透露是否有汽車廠商註冊了剛剛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公布的軟體,但他補充說,Telenav正與多家製造商進行「深入討論」。由於汽車行業的生產周期很長,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廣告才能出現在新車型中。

目前所使用的汽車數據工具的規模要小得多。通用汽車藉助其OnStar禮賓服務率先推出了聯網汽車,它於去年12月向100萬輛汽車發布了一款軟體更新包,引入電子商務系統Marketplace,讓駕駛員在開車時可以訂購咖啡或預訂餐廳——這讓一些安全駕駛倡導者感到懊惱。從更長遠來看,隨著其自動駕駛汽車將於明年上路,通用汽車可能考慮通過收集的交通和停車數據創收。

Xevo是一家軟體公司,為Marketplace提供技術。據它稱,更多汽車廠商將很快推出與通用汽車相似的電子商務功能。Xevo首席執行官丹·吉爾特曼(Dan Gittleman)表示,將星巴克或唐恩都樂引入汽車,可以讓製造商收回它們在遠程信息處理方面投入的部分資金,並與司機建立直接關係,傳統上它們依賴經銷商完成這些任務。

通用汽車戰略副總裁麥克·阿貝爾森(Mike Abelson)表示,如果消費者想要使用這些新的聯網功能,尤其是在駕車或使用打車應用時進行購物,他們將不得不放棄一些隱私。他表示,該公司目前不向第三方出售數據。

他說,「我們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但他補充說:「我不會說永遠不會向第三方出售數據。」

來源:彭博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雷蛇Project Linda:是未來使用計算機的正確姿勢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