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虛擬幣殘酷青春物語:為什麼最初希望改寫金融秩序的比特幣,越來越像割韭菜的金融工具

虛擬幣殘酷青春物語:為什麼最初希望改寫金融秩序的比特幣,越來越像割韭菜的金融工具

村莊邊的深山裡有一條惡龍。春天的時候,這條惡龍都會要求村莊獻祭一個處女,年年如此。總會有勇敢的少年走進山林深處去與惡龍搏鬥,但從未見到這些少年返回。這一年又有一個英雄出發,有人暗暗跟隨。在遍地珠寶的龍穴中,少年與惡龍大戰若干回合,終於抓住一個破綻,將劍刺入惡龍要害殺死惡龍。尾隨之人剛要現身,卻見癱坐在惡龍屍身旁的少年,喘著粗氣舉起手邊的的珠寶,眼睛裡閃爍出貪婪的光芒,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角,變成惡龍。

歷史總是在重複著過去。

密集監管前最後的瘋狂

2018年2月5日,黑色星期一。

道瓊斯指數(DJI)一度大跌1600點,到收盤時下跌1175.21點,跌幅為4.6%,首次出現千點以上跌幅。而股票市場的暴跌似乎也傳染到了虛擬貨幣市場,包括比特幣在內的主要虛擬幣價格繼續走低,其中比特幣價格破 7000 美元,逼近6000美元大關。與去年12月17日達到的高點19666美元相比,比特幣在一個半月內最大跌幅達到69%,已經跌回了三個月前急速拉升前的水平。

頻頻出台的監管政策是這一波大跌的導火索——1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多次發布防範ICO風險提示的文件,進入2月後,中國將對虛擬貨幣境外交易平台網站採取監管措施;在美國,加大監管力度,對虛擬幣交易徵稅幾成定局,數字貨幣交易所Coinbase公司表示將向2017年內超過200筆虛擬貨幣交易、或是交易金額超過2萬美元的客戶寄出1009-K稅表,而美國三大銀行花旗、摩根大通、美國銀行也在近日表示將禁止用其信用卡購買虛擬貨幣;韓國也在近一年內宣布了多項監管措施,作為全球第三大比特幣交易市場,韓國之前比特幣價格一直高於其他市場,但監管不僅導致了比特幣溢價的消失,甚至出現了折價的情況。此外,德國、日本等國家都開始加強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

虛擬幣殘酷青春物語:為什麼最初希望改寫金融秩序的比特幣,越來越像割韭菜的金融工具

(三個月一個輪迴,比特幣價格回到出發點)

再回頭看這三個月,正是世界各國對虛擬幣監管趨嚴的三個月。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叫停ICO為分界線,比特幣等虛擬幣價格曾出現短暫下挫,隨即更多的ICO項目湧入,如貨幣、幣安等主要虛擬幣交易平台積累了數千個ICO項目,為讓項目在時間窗口關閉前上市發行,項目上平台的手續費用也水漲船高到了1000-2000ETH(約100-200萬美元),在「最後一張船票」效應下,幣市不降反升;而隨著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多監管措施的出台,比特幣在12月17日逼近2萬美元後開始急轉直下。

對於監管,幣圈也開始分化出兩種意見:對於短期炒家來說,監管絕對是個壞消息。然而,在一部分堅信虛擬貨幣價值、願意長期投資的人士看來,監管能有望推動虛擬貨幣的合法化,也是讓更多人能夠有機會接觸虛擬幣的重要一步,雖然犧牲了短期利益,但隨著蛋糕的做大,虛擬貨幣的價值在長期會得到體現。

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未來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創造價值的數字貨幣,還是今天接受監管的虛擬貨幣嗎?

數字貨幣:草根與精英的對決

任何「屠龍者」的故事,都是草根革命者與精英執政者的對決。

在數字貨幣的故事裡,比特幣等虛擬幣毫無疑問是以革命者的姿態出現的:在比特幣誕生的2009年初,金融危機正在全球蔓延,甚至在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中,我們可以看到對解決金融危機所做努力的描述(「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比特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也因其去中心化的特質被認為是解決導致金融危機的弊端、改革金融體系問題一種嘗試。但隨著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火熱,越來越多模仿者蹭熱點加入,虛擬幣開始出現「泥沙俱下」的趨勢,尤其在近期發行的不少草根虛擬貨幣白皮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類似「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但我們的貨幣和金融體系仍停留在馬車時代」燃到爆的話語,但除此之外內容卻乏善可陳,而這種行為也在「PPT造車」後被稱為「PPT金融創新」。

而另一方面,被這些「革命者」稱為「停留在馬車時代」的群體並不像這些PPT中想像的那樣落後於時代。無論是虛擬貨幣的監管者、金融政策的制定者還是華爾街的精英們,他們對這一波虛擬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保持敏感,與希望用建立新規則的虛擬貨幣新貴們不同,他們希望用技術手段來解決傳統金融中的問題;儘管他們與「革命者」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相似的結論,但實現的路徑卻是南轅北轍——例如他們承認數字貨幣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這種數字貨幣並不是目前市面上在跑的這些虛擬幣——像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就曾經表示:「我們需要分清法定數字貨幣和數字代幣。各國的態度不完全一致,總體上說比較謹慎,一般將代幣定義為虛擬商品或資產。」

虛擬幣社區希望確定虛擬幣未來的數字貨幣地位,傳統金融社區傾向將虛擬幣定義為資產而非貨幣。這當中有什麼不同?

稍有了解虛擬幣的人可以判斷出,出塊間隔長達十分鐘、並發處理能力僅 6.67 TPS、自帶通縮特性的比特幣並不適合做為在未來世界中使用的貨幣。為此,後來者們對虛擬幣進行了許多改進:從出塊間隔更短、發行量更大、挖礦演算法優化但與比特幣屬性基本相同的萊特幣,到提出「智能合約」概念、改革POW算力浪費改用POW+POS混用的以太坊,以及應用「石墨烯」技術,號稱能達到十萬甚至百萬級別TPS的新一代的虛擬幣們......但這仍然遠遠不夠。

有一點必須明確:世界各國監管政策幾乎都將虛擬幣定義成資產而非貨幣,並不僅僅是為了從火爆的虛擬幣市場中分一點資產利得稅那麼簡單。一套完善的貨幣金融體系遠比一套商品或者證券交易體系複雜,一旦發生失誤就將對整個社會經濟產生毀滅性的後果,如果以「去中心化」作為未來數字貨幣和金融體系的唯一準繩,這種人人負責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人人不負責,在「黑天鵝事件」面前毫無抵抗力。

繼續深究下去,問題可能更多:為維持現代貨幣穩定和基本功能的一套貨幣發行準備金機制,虛擬幣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嗎?「通貨緊縮的危害,遠比溫和的通貨膨脹要大得多」這一寫在經濟學學生教科書里的內容,與多少比特幣信徒去了解和思考過?你能想像連擴容都要吵上幾年,有了協議又被Core團隊反悔推翻,一言不合就分叉的比特幣社區能制訂及時、有效的金融政策么?

虛擬幣殘酷青春物語:為什麼最初希望改寫金融秩序的比特幣,越來越像割韭菜的金融工具

比特幣不行,其他修修補補的虛擬幣同樣不行。

相比之下,將虛擬幣定位為資產相對簡單一些。但既然是資產,就要遵從資產的規則,虛擬幣「革命者」們仍然毫無優勢。

現在再回到這一輪過山車行情的最初啟動階段,從基本面消息看,比特幣大幅上漲主要是受到了比特幣期貨合約啟動計劃的驅動:12月10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上線比特幣期貨交易;12月1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比特幣期貨產品(18日交易),在幣圈對這兩條消息的解讀是一邊倒的看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比特幣價格卻在12月17日短暫達到峰值後急轉直下,開始了一個多月的下跌。

對於華爾街來說,比特幣的期貨與其他他們熟悉的期貨一樣,只是多了一個可以做空的平台;有傳言也稱:在這一波比特幣上漲中,華爾街是重要的推手:他們在4000-5000美元點位開始建倉,借比特幣期貨合約推高比特幣的價格,而在這一波上攻至20000美元的上漲中,比特幣交易量並不大;當比特幣期貨產品開始交易時,華爾街開始轉手做空,一進一出之間,如果再加上槓桿交易,華爾街可以獲得十幾倍的收益。

這一波韭菜還是太嫩。

寄希望變革金融的比特幣,還是變成了金融工具

我們再來回顧2月5日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和幣市的波動情況。

自從2013年,比特幣按收盤價計算的單日價格下跌超過15%(按Coinbase收盤價計算)的日子共有20天(如下圖)。雷鋒網注意到,在很多時候,當比特幣大跌時,股市往往是波瀾不驚甚至微漲;而在這一次的下跌中,金融市場的波動第一次與比特幣比價緊密相關:在道瓊斯指數開盤跳水後,幣市也隨之大幅下跌;在道瓊斯大跌收盤後,幣市表現低迷,大多數虛擬幣跌幅超過20%;在星期二市場信心開始恢復,虛擬貨幣也在開盤前三個小時左右開始醞釀反攻;隨著股市開市低開高走,幣市也隨股市的上揚收復了失地。雖然之前比特幣也曾經有過多次過山車般的劇烈波動,但與道瓊斯指數的「神同步」還是第一回。

虛擬幣殘酷青春物語:為什麼最初希望改寫金融秩序的比特幣,越來越像割韭菜的金融工具

數據來源:Google Finance、Coinbase,雷鋒網整理

奇怪,比特幣什麼時候需要看金融市場眼色了?

按中本聰信徒的設想,如果比特幣是思考如何解決金融危機問題的產物和變革現有金融體制的弊病的良藥,那比特幣的一些特質應該是與現行的金融機制能互補甚至是能起到避險作用的:影響比特幣價格變動的,是和影響股市價格變動完全不同的東西,當貨幣機制崩潰、股市下跌的時候,正是虛擬貨幣橫空出世,力挽狂瀾的時候。可惜的是,虛擬貨幣仍未被廣泛接受,這種「力挽狂瀾」的場景也遲遲沒有到來,反而是此前漲跌自成體系的比特幣,在越來越多的監管措施出台後,如同被套馬索套住的野馬,開始體現出越來越多的受金融市場影響的痕迹。

據雷鋒網對比特幣價格波動與道瓊斯指數的對比分析,從整個比特幣歷史價格的波動看與股市在統計學上並不相關,但近三個月來,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與道瓊斯指數間開始呈現出一種弱的正相關性(見下圖,R=0.3244,在統計學上,相關係數R在0.3-0.5之間被認為弱相關)。

虛擬幣殘酷青春物語:為什麼最初希望改寫金融秩序的比特幣,越來越像割韭菜的金融工具

數據來源:Google Finance、Coinbase,雷鋒網整理

這或許是某種巧合,或許是因為股票投資者和股票投資者逐步重合的結果,但也或許是華爾街影響比特幣市場的傳言的一個佐證:當一個新興市場與傳統市場的相似性越大,華爾街精英們越有可能忽視技術因素髮起降維攻擊,將你拉到和他們同一水平線上,在他們熟悉的領域用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擊敗你(非貶義)。

就像NBA球迷們熟悉的那句話 ——

「未來是你的,但現在是我的。」

區塊鏈3.0的故事,仍在繼續

並不是說虛擬幣一無是處,或者將全軍覆沒。

作為虛擬幣1.0時代的代表,比特幣是有價值的:雖然不能像貨幣一樣普遍使用,但幣圈已經普遍認同了比特幣的保值的作用。在未來比特幣將成為類似黃金一樣的投資品,而比特幣背後所吸引的全世界絕大多數POW挖礦算力的成本投入,也可以給比特幣的保值功能加多了一份心理安慰。

虛擬幣2.0時代的代表以太幣也是有價值的:以太坊「智能合約」概念的提出和相關的生態建設,實現了將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場景從貨幣擴展到數字化應用,為虛擬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指明了價值變現的道路。雖然目前基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應用仍存在不少問題,但隨著技術以及生態系統的完善,作為價值交換中間物的以太幣,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往後則從虛擬幣2.0時代過渡到區塊鏈3.0時代:這一時代的重要特徵將是貨幣支付手段及金融功能的淡化和與實際應用場景捆綁的進一步延伸。目前對於區塊鏈3.0仍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對區塊鏈3.0的未來應用也還在探索之中,代表則是EOS、Telegram等新一代的區塊鏈基礎建設者;但這一波的革命者如果想取得成功,唯一的出路是提高自己的技術含量,杜絕不切合實際的空想和口號,踏踏實實去改良某個場景應用中的實際問題,而不是試圖一下子去顛覆某個行業,否則就會像在金融領域一樣,讓華爾街分分鐘教你做人。

從這樣的評判標準看,目前市面上的上千種虛擬貨幣,能有多少能夠存活到3.0時代的繁榮仍然為未可知。據某區塊鏈基礎技術平台公司創始人向AI金融評論爆料,他們分析了目前市面上的上百種虛擬幣的代碼,發現很多虛擬貨幣代碼是無法運行的。儘管如此,許多虛擬幣只要定期發布技術更新公告,就能跟隨比特幣和以太坊享受虛擬幣高速增長的紅利。

從科技發展的歷史看,一項新技術在發展之初總是在短期內被高估,但是在長期又被低估。區塊鏈技術也是如此,從某種意義說,正是在1.0時代我們對作為區塊鏈應用的唯一場景即數字貨幣影響的高估,以及有心無意之下對人們對財富渴求心理的利用,使得行業對虛擬幣產生了諸多不切實際的想像,也造成了現在「千幣競流」的瘋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世界各國採取手段限制ICO、促進區塊鏈技術,正是希望引導人們對新技術本質的正確認識,將撈一把就走的投機分子清理出場,才能給專註於技術者以更好的發展空間和環境。

回到開頭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是,第一代的屠龍勇士化為惡龍,但也許是他的良知尚存,也許是他害怕無意中的吐息會將財寶付之一炬……總之,他不再噴吐火焰,但不噴火的龍依然暴虐的飛翔在天空。接下來,第二代勇士殺了龍變作無翼的龍。無翼的龍依然撕咬無辜的人。於是第三代勇士殺了龍,變作無翼無牙的龍。接著是爪子,鱗片、尾巴……這與虛擬幣和區塊鏈技術的一代代演變又何其相似。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那些屠龍的勇士總會變成惡龍呢?

答案或許很殘酷:在任何一個充滿革命氣息故事的開端,人們需要的是惡龍,並不需要真正的屠龍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OKEx推出「市商計劃」
遠望資本田鴻飛:從幣圈、鏈圈到網圈,談區塊鏈的大浪淘沙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