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大利亞的二代移民-自帶矛盾體的族群

澳大利亞的二代移民-自帶矛盾體的族群

剛來澳洲時,在一次學生活動上,有位華裔學生說,多年來有一個為難的地方,澳洲人把我當外國人看,中國人把我當澳洲人看。

因為我是在澳洲出生長大的,不會講中文,所以從中國來的人都認為我是個澳洲人。

她代表著一個自帶矛盾體的族群。他們是中國人眼中的ABC,是自己口中調侃的香蕉人。顧名思義,黃皮、白心。在澳洲出生長大,披著華裔的外表,但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與澳洲人並無兩樣。

不會讀寫中文,能聽和說比較簡單的中文。

在悉尼常去的一個健身中心,裡面一位諮詢師是位ABC。她的父母是台灣人,長年忙於做生意,從小到大對她的陪伴比較少。

她常跟我抱怨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她的中文是5歲小孩的水平。她的父母英文又不流利。雙方交流的頻率一直不高,只聊最簡單最基本的一些事情,還經常藉助手機翻譯軟體。

澳洲年輕人都沒有存錢的習慣。有一次,她攢下了半年的錢,買了一個新款iPad,想給媽媽生日送上一份驚喜。

按照澳洲人的特點,收到家人或朋友的禮物是會表現得非常雀躍的。但是她媽媽的反應是,幹嘛給我買這個啊,浪費啊。以後不要花這個錢。

她媽媽只是中式的習慣表達,但她說以後不想再給媽媽買任何禮物。

時間久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讓一個家庭的兩代人矛盾越來越多,互相都不理解對方。現在彼此已經很少講話了。

她父母的真實感受會是什麼呢。與自己語言不通、思維和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的孩子相處,這種鴻溝是他們認為必然的、還是意料之外的。

是父母教育的失誤嗎,這種課題恐怕要請學者專家們分析了。

不過這確實與華裔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培養方式有直接關係。

有的父母不在意孩子會不會中文,順其自然。孩子在澳洲環境中上學和成長,自然而然中文漸漸消失,被英文取而代之。

有的父母是因為偏見故意不跟孩子講中文,一心想讓孩子融入澳洲主流社會,只要英文講得好就可以了,更不要提學習中國文化了。

有的家庭重視孩子的中文學習,課餘時間送孩子上中文課,寒暑假安排去中國的體驗式冬夏令營,會有一些不錯的收穫。

但畢竟大環境是英文語言體系,能夠流利地聽、說、讀、寫中文,這樣的ABC寥寥無幾。在國外這些年,還從來沒有遇到過,中英雙語能力都可以達到母語水平的ABC。

缺乏對語言的學習,文化的缺席也很普遍。

我之前住的社區,有一位ABC鄰居。她說他們家從來不過中國春節,只過聖誕節。

其實,節日作為一種儀式感的存在,是一種共同的記憶和文化的傳承,是家庭可以向孩子們傳遞文化情感的好機會。不是非要華人家庭們「彤庭飛彩旆」般隆重慶祝,但可以給孩子們營造一點中國節日的小氣氛。

令人遺憾的是,不少ABC在成長過程中,對於中國的感情,幾乎為零。不了解,沒有興趣了解,或者不屑於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在問題的背後,是對自己的源與根的陌生,對祖籍國文化和歷史的全面缺失。因為不了解而不認同。

在澳洲中學和大學校園裡,一個常見的情景是,ABC和ABC之間更密切的互動、同在一個朋友圈。因為在澳洲年輕人的眼裡,ABC依然是外國人。這是屬於ABC們的一份尷尬。

有一些ABC在成年以後,有了學中文的熱忱。這時,對關於中國各方面的接觸和學習,源於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好奇,源於對中國經濟驚人發展帶來的無限機會的嚮往,也源於對文化認同感的尋求和渴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洲太平洋房地產 的精彩文章:

「雷神」澳洲豪宅大曝光!
顫抖吧!本周12萬中國人來墨爾本過春節!

TAG:澳洲太平洋房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