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區分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和「謚號」?

如何區分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和「謚號」?

原標題:如何區分中國歷史上的「廟號」和「謚號」?


中國古代帝王,除了他們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後都有廟號、溢號。


所謂「廟號」,就是帝王的子孫在宗廟祭把他時給他特立的名號。在上古時,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的是同一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接稱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祖時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


所以,商時祭祖時就用每個王生日的天干來稱呼他,不再用地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


如夏、商兩代的王,習慣上就是以廟號相稱的,如夏朝大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謚號」產生於周朝。據說,周公做謚法,每個天子死後,就根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一個代名。譬如,周武王,因為他滅商朝有武功,死後溢地為「武」,後人就不叫他姬發,而叫他周武王了。


這種說法一直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跟著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謚號是一些固定的字,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義。表彰帝王功德的,是美溢;反之則是惡謚。比如,根據謚法,「威強睿德曰武,去禮遠眾曰煬」,因此,漢武帝的「武」就是美謚,隋煬帝的「煬」就是惡謚。



謚法主要有:

「經天緯地日文;威強睿德曰武;


至善聞周曰宣;聖聞周達曰昭;


行義悅民日元;希綱治紀曰平;


辟士服遠曰桓;溫柔好樂曰康;


希義行剛曰景;柔質慈民曰惠;

安民立政曰成;照臨四方曰明;


聰明睿智曰獻;希德執義曰穆;


亂而不損曰靈;去禮遠眾曰煬;


殺戳無辜日厲;恭仁短折曰哀;

在國道優曰感;慈仁短折曰懷」等等。



一般說來,帝王因其地位至高無上,獲得美溢居多,這說明溢號並不完全反映真實事迹。


臣下之謚,由朝廷賜予。如諸葛亮的溢號是「忠武」,歐陽修的謚號是「文忠」。臣子的謚號兩個字的居多。


東漢以後,又出現私謚。私謚不是由朝廷賜予的,而是由儒生們評定的。如陶淵明的私謚是「靖節」。



但是,謚法在秦朝時也曾一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贏政於公元前221年統中國後,認為加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於是下令廢除了謚法,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


直到漢朝,廟號、謚號才恢復過來。如漢武帝,他本名劉徹,廟號「世宗」,謚號「孝武」,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簡稱漢武帝。



那麼,怎麼區分「廟號」和「謚號」呢?


一般說,凡稱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廟號,凡稱某某帝的便是謚號。


但在歷史各階段習慣上的稱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稱「謚號」,如漢光武帝、魏武帝、隋煬帝等等。



唐朝以後,一般都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過在這期間,也有稱謚號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廟號是「玄宗」,謚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這中間關鍵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稱為「唐明皇」。


明朝中葉後,帝王的稱號又有所改變,多數以年號來稱呼。如明朝末年皇帝來由檢,人們都叫他「崇禎」,「崇禎」就是他的年號。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號相稱,如康熙、乾隆、光緒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受萬人擁戴到被千夫所指,王莽到底做錯了什麼?
漢光武帝落魄逃亡,騙吃騙喝也騙得如此英明神武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