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茶記:習茶之趣味

談茶記:習茶之趣味

在朋友圈再次讀到《梁啟超:人要生活在趣味之中》一文,深以為然,聯想到習茶之趣味,我也來談談自己曝背之經驗。

梁先生認為人生的趣味存在於勞作、遊戲、藝術和學問之中,我認為這四者其實是一體的,概而言之便是學問之趣味,如果習茶也是一門學問的話,勞作、遊戲、藝術均在其中,對於勞作我多說兩句,我們去茶區學習是比較艱苦的,而一些茶友只是想走馬觀花一下,有一次,我對於這樣的遊學也是很無語,很有感悟的發了一句,其實習茶是「文明我們的精神,野蠻我們的體魄。」而一切的真學問便在這勞作之間,不在課堂,也不在書齋。

我們習茶便如梁先生之言,做到一下四點才有趣。

一是無所為,我們有的人習茶是為了顯擺,便於在人面前顯示自己也懂茶,能唬住人,如果這是其目標的話,來個速成班,擺個茶席,搞幾個動作,到此附屬風雅足矣。還有的茶友習茶是為了證書,證書到手,習茶便覺無趣了。誠如梁先生之言,要無所為,這樣習茶才有了真意。

二是要不息,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研究習茶這門學問,喝茶要恆飲,習茶須恆心,不用多言了。

三是要深入研究,習茶成為你嗜好的學問,以陸羽先生之教導,便是攻克九個方面的難題,在這九個方面不花工夫,無法談習茶的趣味。

一曰造,造茶便是制茶,涵括了種植以及對原料的認知,陸夫子說「陰采夜焙,非造也。」我曾與制茶的朋友聊這個話題,大部分人的回答是:臣妾做不到啊。只能有時間再一一與諸君述之,造茶之不易。

二曰別,陸子極力反對以「嚼味嗅香」來別茶,別茶便是審評茶葉,而我舉目所視,當今茶人無不在嚼味嗅香別茶,便覺趣味全無了,陸老夫子覺得到底怎樣才算會別茶呢?我姑且以一言以猜之:「不知造,焉知別!」正如佛家之言,不之因哪知果。別茶之難在於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非嚼味嗅香能窺全貌。

三曰器,陸羽先生對茶器以至潔言之,這潔便與素和美緊密相關,均以自然之道統之。對於當今泡茶法,我以為還是回到以紫砂壺作為首要衝泡器合理一些,與陸羽煮茶法更為相承,明代文人「散茶壺泡,開一代茗飲之風。」誠需深思之。

四曰火,陸羽先生認為「膏薪庖炭,非火也。」勁薪活火才是陽氣足的好火,火中有陰陽,火候之論真實不虛,對於入門茶友,我有一言提醒:不要為了方便買微波隨手泡!

五曰水,當今水盲多於文盲,在茶界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陸羽認為乳泉石池慢流才是真水,這一言太精要了,水裡學問之深恐非三天三夜可以說清,但我旗幟鮮明的反對用純凈水泡茶,用純凈水泡茶,其謬深矣!你對自然的探索,僅止於一瓶純凈水,這是多沒趣的一件事!

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均是煮茶法的專業知識,也是對中庸之道的認知,唐煮宋點明泡,都是主流飲茶法,其理是一脈相承的。得心應手,做到沒有多餘的動作,從而達到修養身心的效果,很是不易。

九曰飲,夏興冬廢,非飲也。我曾經小結陸羽飲茶之六字訣,「熱飲、恆飲、適量」盡矣。這六字又有多少人做到了?此外飲茶歷史中產生的茶事更是多不勝數了。

我想習茶這門學問,深入研究這九難,方得習茶之真趣味。

梁啟超先生認為學問之趣味第四是要找朋友,正如王陽明先生之「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

一心苑曾想建立這麼一個朋友圈:窮其一生,一群人一起探討習茶之趣味。在茶趣中,發憤忘食,樂而忘憂。

言不盡意,絮絮叨叨,以此互勉。

藍彬

2018年2曰18日(正月初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三九」時節怎樣喝茶養生?
鳳羽茶之 安吉白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