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都是小小藝術家?
作為幼兒教育的學習者,在長期與孩子的交往中,小編漸漸明白孩子不同於成人,他們有屬於他們的一套學習方式,他們身上蘊含著巨大的潛力。當然很多父母這裡會想這種潛能可不能浪費了,所以會把孩子送到各種特長班,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真的有起跑線這個東西嗎?
我想說,並沒有。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可是我們總是急於去證明,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武雙全,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今天就以小盆友的繪畫為主題簡單談一談自己對孩子藝術特質的看法。
兒童是否具有藝術潛能?
談到孩子的天性,第一反應便是「孩童式的好奇」,他們一刻不停地探索著,喜歡顏色鮮艷的東西,聽到音樂會手舞足蹈。等到一歲左右,你會發現孩子不管看到什麼都會在上面亂畫,牆壁上都是孩子留下的印記,其實這就是早期的繪畫表現,也就是早期的藝術萌芽。
當然,這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是在藝術表現,他只是覺得很好玩,也就是把這件事當成遊戲,所以也可以說孩子早期的藝術萌芽是在遊戲中形成的。
孩子早期的塗鴉作品
當孩子開始自言自語講述一個自編的故事、開始隨著音樂自由扭動、開始不由自主地哼唱一些兒歌、開始拿著筆走到哪畫到哪時……這意味著他的藝術潛能已表現出來了。當然藝術潛能的表現是有規律的,估計所有的父母都看過孩子早期的塗鴉作品,雜亂無章的線條讓你很不能理解,所以你急著去糾正孩子,讓他按照你的方式畫,從而打亂孩子本身的成長節奏。
作為成人,我們需要體會到:兒童是有藝術潛能的,這種潛能就表現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急於按自己的方式去塑造孩子,學會等待。
繪畫作品《火鍋》,你看懂了嗎?
兒童的作品是否有藝術性?
當小編第一次看到孩子的繪畫作品,下意識地想去弄懂他們畫的是什麼,但還是無法理解他們的世界。但如果你請孩子給你講講,他們會說的頭頭是道,你也會聽的津津有味。原來,孩子的繪畫作品裡都藏著一個屬於他們的故事,而故事是不斷建構的。
繪畫作品《海底世界》
什麼是藝術性?
小編覺得判斷一幅作品是否具有藝術性是看該作品是否有創造性、是否有情感的注入。
有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位父親要他4歲的兒子照著他的「范畫」畫魚,但這個4歲的孩子卻畫了許多歪歪曲曲的小線條。爸爸問他:為什麼不照著我的魚來畫,他的回答是:「你畫的魚是死的,我畫的魚是活的。」他指著一隻金魚缸里的小魚說:「我就畫這條魚,魚游的時候就是一扭一扭的。」他一邊說,一邊扭著身子學魚游的樣子……
大家覺得父親的「魚」和孩子的「魚」哪個具有藝術性呢?父親的魚雖然很像,但卻是機械模仿、沒有生命力的;而孩子的「魚」注入了這個孩子對魚遊動的感受,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力。
回想一下,為什麼小時候喜歡畫畫的我們,長大了卻不會畫了?
原因有很多,在這裡只談其中一點:成人總是拿著「像」或「不像」這一標準來衡量我們,於是我們越來越不敢畫,也越來越不會畫。在孩子的世界中,萬事萬物都和他一樣,是有生命的。他畫的往往不是自己看到的,而是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說優秀的兒童作品是有生命力的。他會把自己的感受用誇張的形式表現出來,給太陽、小花、小草畫上眼睛、淚珠、笑容等。
所以已喪失想像力、感受力的成人們不要再拿這一死板的標準去看待小盆友的作品,或許他畫的越來越像了,但卻丟失了繪畫給我們帶來的最美好的東西——真實的情感、個性化、想像力……
繪畫作品《給獅子刷牙》
我們說兒童是藝術家,是因為兒童與藝術家在創作狀態上都非常專註——專註於自己內心感受的表達;在創作結果上都具有創造性,帶有自己的印記。
畢加索曾說過:我14歲就能畫的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一樣畫畫。所以,尊重孩子的自然流露,那才是他最本真的東西。
孩子作品中的「不開心」和「開心」
如何引導兒童走進美的世界
我們總下意識認為孩子能完整的彈一首曲子、唱一首歌、畫一幅不錯的畫,就具有了藝術能力,其實並不完全是如此。藝術是有生命力的,而現在社會上的部分特長班都只是一種技能培訓,是照貓畫面、照虎畫虎。可能對於我們來說,需要做的很簡單——帶孩子走進大自然、鼓勵孩子觀察體驗不同的生活、讓孩子接觸優秀的藝術作品。
經常我們讓孩子寫作文,孩子會抱怨:「我都沒去過,我怎麼寫呢?」
是啊,與大自然、與生活的脫節,如何才能寫出細緻、真實的世界呢?沒有真正去觀察過、體驗過,如何去很好的表達呢?
大自然中蘊藏著豐富的美的資源,融入其中,常會有說不出的感受,四周的空氣變得更溫柔,眼前的一切變得更甜蜜,似乎與這個世界忘我的融為一體。同樣生活也是如此,不要狹隘的覺得孩子的任務僅僅是學習,所以剝奪他們親自體驗生活的機會。而優秀的藝術作品,我們總覺得那些經典的作品離我們很遠,其實是我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是否應該提供給兒童欣賞名畫的機會?
我們所熟知的藝術家有梵高、畢加索、蒙克、達芬奇等等,很多父母和老師會困惑,一些名畫我們自己都理解不了,孩子他能看懂嗎?
通過實踐發現:孩子們對每幅畫是可以有自己的理解的。
藝術是什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對於小編來說,藝術是一種美,而美是主觀的,美是一種感覺。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幅場景,我們會覺得很美,不由地嘴角上揚,但是卻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美就是說不出個所以然的那種美好,孩子也是如此。
另外有的成人覺得讓孩子欣賞名畫就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點告訴孩子,這樣做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長此以往,孩子會對自己的欣賞能力失去自信,不願意甚至拒絕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
梵高《星月夜》
(圖片來源於網路)
孩子不是像洛克所說是一張白紙,而是一粒種子,他們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世界裡,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實現的,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提供環境和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樣子成長,而不是把他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所以,提供給孩子與名畫對話的機會,讓他們慢慢走進藝術,讓孩子形成一種自信:藝術離我很近,我可以懂。
如何引導孩子欣賞名畫?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能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讓孩子與作品充分暢所欲言;如果願意相信兒童是具有進行藝術欣賞的潛能並加以引導的話,孩子不僅可以理解藝術作品,而作為成人的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受益良多。
具體來說,首先你要明白讓孩子欣賞名畫不是灌輸給他關於這幅畫的權威知識,而是通過一些開放性的提問來引導他走進作品,比如:看了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呢?這裡可能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麼?……
其次,對於孩子的回應,不要用對或者不對來衡量,而是允許你的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理解,因為在此時此刻,那就是他的感覺。隨著他的成長,他會不斷推翻或者豐富自己以前的看法。就像我們看一本書一樣,第一次看可能知道故事的大致內容,第二次看可能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隨著自己的反覆和成長,對書里一些東西的理解會更加深刻,然後把這些東西內化,成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
再次,作為引導孩子成長的我們,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對美的敏感和感受能力,因為一個不懂得美的人在引導孩子積累美感經驗的過程中總是顯得格外擰巴。
去感受、去表達,不管您的孩子是否能成為藝術家,但我相信他對美的感受能力會伴隨其一生。
參考文獻:
孔起英《兒童審美心理研究》
藍劍虹《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邊霞《兒童的藝術與藝術教育》
微博:@耕林童書館
TAG:耕林童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