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風不度,玉門無關

春風不度,玉門無關

心中有光,腳下有路

人一旦過於天真,就會遇到當頭一棒、眼前一黑的事情。我曾經天真地以為,戈壁灘里的公路筆直,一條道走到黑,連遇上個對頭車都是需要珍惜的緣分,嘉峪關到敦煌不過370公里,油門踩到底,三個小時應該就到了,然後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被自己的如意算盤麻痹了,只帶了一瓶350ML裝的礦泉水。卻完全沒有想到,到敦煌,是19個小時以後的事情了。

在乾旱少雨的地方旅行,最好的事情是天空總是湛藍,風雖然乾燥,但是乾脆透徹,讓人心裡爽快。車到玉門,前方的天空有點奇怪,藍色延伸過去變成帶著土氣的灰黃。想起在家鄉雲南,我是見過這樣的場面的——時不時會遇到東邊日頭西邊雨的情況,路面上界線清晰,一邊乾燥冒火,一邊卻是濕漉漉的。人如果站在鋒線上,可能一半透濕一半晒黑(當然,不想淋雨的話,可以站到會晒黑的那邊去)。前面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

然而並不是。那片灰黃移動很快,沒幾分鐘就蔓延過來包圍了一切,是塵,是土,嗆得讓人無法呼吸;是沙雨,是土雨,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沙塵暴。

太陽很快就看不到了,五六米之外是一片混沌。經過兩次爆胎、連備胎也爆掉的長途班車像條死蛇無法挪動,一車人困在了戈壁灘里。

入夜,戈壁灘冷意浸骨。僅有的一瓶水早已喝完,沒有乾糧,也沒有零食。車上的人們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在黑暗裡沉默。第二天早上八點多鐘,攔了一輛過路車到了敦煌,但見天地一體具為灰色,棉花田跟垃圾堆差不多,綻開的棉花像是才從成噸的水泥里鑽出來,灰頭土臉十分狼狽。敦煌山莊的大堂里鋪滿沙塵,房間雖然關著兩層玻璃窗,到床上一摸還是沙。

長河落日,大漠孤煙?我真是想多了。還是聊聊戈壁灘里的玉門吧。

古時候的玉門是「美玉之門」,相傳酒泉西南的山中盛產美玉,山前之地便是玉門。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延壽縣在酒泉郡西,金山在其東,至玉石障是也,漢遮擄障也。《西域考古錄》說,酒泉西60里有嘉峪關,因產美玉又叫玉石山。玉石山在嘉峪關西北的石關峽,即漢代的玉石障,山上有石門,石門也叫玉門。

現代的玉門無關美玉,是中國的第一座石油之城。

玉門地下有石油,石油的發現和利用甚至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西晉張華在《博物志》有「壽延縣南有石山出泉,縣人謂之石漆」的記載。延壽縣即今天玉門市赤金鎮,正好是玉門老君廟油田的位置。

清同治年間,赤金民眾發現「石漆」可點燈照明、燃火燒炕,便開始採掘,還挖坑築壩防止石油隨洪水湧出。石油衝出的河流,被稱作石油河。

1909年,6個當地人採用土法開採石油,當年產量達到50多噸,不僅在玉門使用,還外銷蘭州、張掖。1921年,中國地質學者謝家榮的《甘肅玉門石油報告》打破了西方對於中國沒有石油的論斷。

年輕時的謝家榮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封鎖中國沿海港口,國民政府開始實施玉門油田建設,增加自有產能。1939年8月11日,玉門老君廟油井噴出第一股石油,那一天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的起點。抗戰時期,玉門油礦共生產原油25萬噸,占國產原油產量的90%。

玉門老君廟油田老一井

1955年,玉門油田所在地設立玉門市,玉門油田和玉門市進入鼎盛時期。1959年,原油產量達到140.62萬噸,佔全國原油總產量的51%。

成也石油,衰也石油。玉門的繁榮來得有多迅猛,衰落就有多迅疾。隨著資源枯竭,玉門市迅速塌縮衰退,而且比其他資源型城市的衰落更為悲涼,蕭條到住宅小區直接荒廢,甚至有住房售價低到一套2元,各種商業設施、服務設施和公共設施縮減至個位數。可惜了。

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搖籃,曾向全國輸出了大量石油人才。大名鼎鼎的「鐵人」王進喜,出生在玉門,成長在玉門,成名在大慶。

玉門在夏至戰國(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為西戎地,秦至漢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21年),為月氏、烏孫國和匈奴地。歷史悠久,留下104處文物古迹,有城址、烽燧、石窟寺、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岩畫,唯獨沒有中國人共同記憶里的「玉門關」。

歷史長河裡,消失的部族不少,延續下來的部族不多。漢民族歷經艱難歲月走到秦漢,遇上了一個壞鄰居——匈奴,不時前來騷擾搶奪。漢初的6個皇帝拿匈奴沒轍,打不了,追不到,只能忍氣吞聲採取和親政策,靠嫁閨女求得一時平安。

有道是,天道循環,出來混遲早要還。大漢朝到了第七個皇帝的時候,終於揚眉吐氣,國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獲得了挺立千秋的自信,漢民族因他的成就而命名。這個偉大的皇帝就是漢武大帝。

漢武帝劉徹霸氣側漏,拋棄了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戰爭。在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下的漢軍所向披靡,大漢疆域擴大到以前的兩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分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據《漢書地理志》載,兩關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

六朝以後,通往西域有了新開闢的北路,玉門關應時東移。東晉《十三州志》記:「漢罷玉門關屯,徙其人於此,故曰玉門縣」。《漢書?食貨志》記載,駐玉門關的軍隊到今赤金堡一帶屯田,開始叫玉門軍,後廢軍化縣,設置了玉門縣。到了唐代,玉門關拆遷至瓜洲晉昌縣(今瓜州縣雙塔一帶)。

現在,一提起玉門關,人人都能背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是唐朝人,他說春風不度的,不是敦煌的漢代玉門關,而是雙塔堡的唐代玉門關。

唐代玉門關在歷史上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和交通要塞,唐軍與北匈奴多次在此大戰,玄奘法師也是經過玉門關到西天取經去的。

自設置以後一千多年,隨著戰略和交通需要,玉門關址經歷了幾次變遷。到北宋仁宗景有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佔領整個河西走廊後,玉門關銷聲匿跡,它的確切地理位置究竟在哪裡,從此未有定論。專家的觀點有多種,多依據唐宋時期的古籍,如《括地誌》《元和郡縣圖志》,敦煌遺書《沙州圖經》《沙州城土鏡》《壽昌縣地境》等,但最有說服力的關城遺址始終未能找到。

1907年,著名的冒險家+考古者+偷運者斯坦因從自己挖到的漢簡內容上判斷,敦煌小方盤城就是玉門關所在地。不過,小方盤城儘管保存完好,但只有區區600平方米,與漢朝最西端關隘的地位實在不相匹配。在玉門關的具體位置尚不能肯定的情況下,小方盤城遺址被暫定為玉門關。

考古學家認為,之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唐玉門關遺址,可能有兩個原因:要麼是千餘年來的風雨侵蝕,唐玉門關早已被毀;要麼是清代修築雙塔堡時利用了唐玉門關的殘址,自然也就找不到了。

雖然現在的人連玉門關在哪裡都搞不清楚,古代的詩人們卻是玉門關的粉絲,尤其以唐代為盛:

——駱賓王《在軍中贈先還知己》:蓬轉俱行役,瓜時獨未還。魂迷金闕路,望斷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胡曾《獨不見》:玉關一自有氛埃,年少從軍竟未回。門外塵凝張樂榭,水邊香滅按歌台。窗殘夜月人何處,簾卷春風燕復來。萬里寂寥音信絕,寸心爭忍不成灰。

——胡曾《玉門關》:西戎不敢過天山,定遠功成白馬閑。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元?張養浩《雙調·沉醉東風》:班定遠飄零玉關,楚靈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黃犬悲,陸機有華亭嘆。張柬之老來遭難。把個蘇子瞻長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懶。

——清?楊昌浚《邊塞詞》:大將西徵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玉門新城

2009年3月,玉門市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轉型城市,開始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媚祖映畫 的精彩文章:

鬼村樂居不甘心

TAG:武媚祖映畫 |